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教育平等是教育的社会理想和教育政策所追求的目标,是“人人平等”理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延伸。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绝对的教育平等是不存在的。现实中对教育平等的追求离不开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离不开教育代价的付出,离不开对平等与效益的权衡。因此,我们应当联系社会发展水平、教育代价和教育效益来理性理解和推进教育平等,达到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状态,促进教育平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会行动的理想类型是韦伯社会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它不是一种理想或目的,而是研究社会现象、社会行动的一种概念性工具,是一种方法。韦伯把社会行动分为四种理想类型,即目的理性行动、价值理性行动、情感行动和传统行动,并且认为目的理性行动是社会行动发展的方向。科学合理的理解韦伯理想类型的含义、社会行动的类型以及社会行动的发展方向,对于理解当代中国人经济社会行动,探索构建中国人经济社会行动的路径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理想人格是对人格模式的理想化设计。它是社会和个人共同追求的人生价值目标。任何社会都需要有超越眼前功利境界的理想和人格追求,这是社会和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存在和发展的需要。理想人格是一个社会、一种文化为人们设计的最值得向往的人格典范,是人格所应达到的最佳境界。一个社会具有人格追求,才会是充满生机活力、蓬勃繁荣的社会;一个人具有理想人格追求,才会成为奋发有为、自强不息、以天下为己任的好公民。这就是所谓国有国格、人有人格  相似文献   

4.
人的全面发展是未来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一种价值目标,是未来理想社会中理想人格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社会公平问题是一个现实性很强的研究论题。社会公平本质上是一种平衡关系,不仅是一种现实的引导机制,同时也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理念,对现实有一种理想统摄。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分析社会公平存在的基础,可以发现这一客观基础在于人类保全生命、解决冲突、协调利益的需要,其深层根源在于社会公平是人的不懈的精神价值追求,是人的自我解放、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而人的未定化则为这种追求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6.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的社会理想和目标追求,是"人人平等"理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延展.目前,我国已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初始发展阶段,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开始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但无可讳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面对不同社会阶层共存的现状,绝对的机会均等是不存在的.因此,我们应当联系国情来理性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力求达到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基本平衡状态,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平等、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摸清大学生关于共产主义理想的思想状况,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理想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前不久,我们对低年级部分同学(100人)采用问卷与座谈相结合的形式就此进行了一次调查。现将这一调查的结果分析如下: 一、基本状况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认识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有49.44%的学生对实现共产主义充满信心,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她的实现是由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他们表示愿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的另类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面对现实,实事求是——“素质教育”有一个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超越初级阶段,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从教育发展看,“素质教育”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是一种教育的理想,是教育工作者理想的追求;然而,我们现在  相似文献   

9.
和谐是一种美,是人类社会活动永不止息的完善、理想追求,也是一种社会的和个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和谐的课堂社会是师生得以实现其存在价值的课堂社会。具体说来,“和谐”在课堂社会中的体现主要在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理想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信仰,是人们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审视当代中学生的理想现状,发现存在着理想迷乱、物质至上等价值误区,必须呼唤理想信念的重塑。可依循三点基本要求:客观实在,坚持执着;正确取舍。志存高远;努力进取,心存敬畏。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早期的用世思想包括:以天下为已任的志士仁人思想,做造时势英雄的思想,以及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的公仆思想。其中,公仆思想是其早期用世思想的基本内核。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在建设,尤其要重在理想建设。培养有理想的人,其哲学根据在于:有理想是人作为人的本质特征。个人理想不能脱离社会集体的支持。它实现的现实可能性取决于是否反映和符合现实必然性。共同理想也不否定个人理想。现阶段中国的共同理想是“决议”所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有:竞争与协作的统一、效率与公平的统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等等。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是一个在中西文化中都曾有所体现的社会目标,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和实现的可能。这种新型社会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等多种社会特征。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如何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是全社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卓有成效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教育者要以自信和正己为前提,坚定自身的理想与信念;要以认清两大社会制度本质为重点,强化教育对象的理想信念意识;要以"三观"教育为核心,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者。  相似文献   

15.
校园化属于化的范畴。化在塑造个体的社会人格,树立个体的社会理想,培养个体的社会意识,明确个体的社会角色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校园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为全体学生未来走向杜会塑造健全的人格。为此,校园化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载体与通道、时间与空间、方式与方法上实现全面的互动。  相似文献   

16.
《东方大同学案》是一部以悲天悯人的情思,执中鉴西的方式,融中西社会理想为一体,以农村建设为路径选择寻求理想社会的学术著作。它根据现代文明发展重新解读儒家大同思想,从学术上探讨传统理想向现代的转化,以形上的意境从一个侧面提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选择。  相似文献   

17.
高校志愿者参与大型节事的动机主要有理想奉献动机、自我提高动机、归属动机、走出常规动机、回报社会动机、社会责任动机、功利利益动机、消磨时光动机。其中,志愿者所处的年级及是否隶属于某个志愿者组织对志愿者参与动机没有影响,专业差别会导致志愿者在理想奉献动机上有显著差异,性别差异导致志愿者在理想奉献动机和自我提高动机上有显著差异,志愿者是否参与过其他志愿活动或是否有过志愿服务经历会导致志愿者在理想奉献动机、自我提高动机、走出常规动机、归属动机、回报社会动机、消磨时间动机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老子虽未对人的本质作系统深入的探讨,但《老子》一书对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人及其理想人格作了划分和描述,隐含着老子的社会政治理想。在这个社会中,圣人是兼具内省与外王双重品格在形而上之道的指导下行无为之治的最高统治者;士是把形而上的圣人之道转换为形而下之德作用于具体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推动者;而居于社会主体的百姓则复归于淳朴、自适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期,大学生出现价值观片面与扭曲的现象,缺乏高尚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这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梦"的蓝图的实现极为不利。而作为审美教育发展的当代形态的生态美育在高校的实施,能让大学生树立起生态中和的理想精神,将生态中和的理想精神贯彻到多重关系之中,树立起生态整生观念,形成多重价值整生的价值观,克服现代性造成的种种异化,把生态中和的理想贯彻到生命的全程全域,让大学生真正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两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梦实现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20.
沂蒙山区作为中国革命老区,诞生了著名的沂蒙文化。沂蒙文化包括沂蒙历史文化、沂蒙革命文化和沂蒙现代文化,是在乡土社会中孕育、成长起来的,熟人社会、家的伸缩性能、居民的政治理想等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及特点是沂蒙文化生长的土壤。不了解这样的乡土社会,就不了解中国,不了解沂蒙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