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Q诞生记     
《阿Q正传》(见高中《语》教材第五册)是鲁迅先生最名的作品.被誉为“现代中国小说中唯一享有国际盛誉的作品”(美国学夏志清语)。无人不晓的主人公阿Q是鲁迅以惊人的艺术才华塑造出来的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是《现代汉语词典》唯一收入的小说人物词条。在世界各国出版的百科全书和辞书中.都可以查到《阿Q正传》的条目和有关阿Q的评语。阿Q是说不尽、谈不完的典型人物。关于阿Q的诞生,说来还挺有趣的呢。  相似文献   

2.
朱永芳 《语文天地》2011,(10):60-62
《阿Q正传》以其深邃的思想、娴熟的技巧、独特的风格赢得世人的喜爱和赞赏,被誉为“现代中国小说中唯一享有国际盛誉的作品”(美国学者夏志清语)。大名鼎鼎的阿Q不仅是中国现代小说人物画廊里的精品,还是揭示人类普遍心理弱点的精神典型。阿Q和一切不朽的文学典型一样,是说不尽、谈不完的。  相似文献   

3.
小说人物     
《现代语文》2005,(6):12-12
小说是文学宝库中弥足珍贵的一份财富,小说人物是这份财富中最熠熠闪光的部分。《水浒传》里,一百单八将形象各异,栩栩如生;《阿Q正传》问世后,阿Q成了“精神胜利法”的代名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中《语》第一册有专章论及掌握和使用工具书。《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辞海》《辞源》等,都是适合中学生使用的工具书。其中《现代汉语词典》比《新华字典》收的词条多,而且对每一词条的读音、意义和用法都作了解释;它又比《辞海》《辞源》规模小得多,用起来方便,最为适用。笔以为,中学生宜通读《现代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是享誉世界的名,它所塑造的“阿Q”已经成为社会共名,成为原型人物。除了阿Q之外,小说中还有一个人物可以说也是赫赫有名,这就是“假洋鬼子”钱大少爷。  相似文献   

6.
朱永芳 《教书育人》2004,(12):60-60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最名的作品,被誉为“现代中国小说中唯一享有国际盛誉的作品”(美国学夏志清语)。关于阿Q的诞生,说来还挺有趣的呢。  相似文献   

7.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中篇小说。小说以暴露丑恶为基点 ,描摹出一系列丑陋的人物 ,留给我们的是极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词典》是社会公认的中型辞书的精品,但也存在一些细微瑕疵。本文从词义、语法和表述等方面,对新版《现代汉语词典》九个词条提出质疑,目的是希望这部词典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9.
阿Q是鲁迅小说《阿Q正传》的主人公,在中国是个响当当的人物。阿Q一生未娶妻,虽有过一场恋爱风波,但结果还是不了了之。阿Q在调戏了小尼姑之后,小尼姑骂他会“断子绝孙”,但据说,《阿Q正传》一经发表,就不断地有人对号入座,说鲁迅就是在骂他云云。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比较《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好”字释义的异同,通过分析两部词典中“好”字义项收录、义项分合、词性标注以及所收词条等,指出产生差异的原因以及释义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对释义理论、语义学研究和词典编纂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 本文选取了影响较大的《观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概测》),《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缩印本以下简称《规范词典》),《新华字典》(以下简称德动)三部辞书,从中搜集了大量花名进行花名释义的比较研究。以《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花名词条为基础,概代汉语规范词典》和撕华字典》在此基础上与之相比较,  相似文献   

12.
“惟一”和“唯一”问:在表示“单单,只”这一意义时可以不可以用“唯一”?读者马文强答:《现代汉语词典》词条中只有“惟一”而没有“唯一”,而只说“惟”表示“单单,只”这一意义的词条有时也作“唯”。但是,实际使用的情况与《现代汉语词典》的规定并不相符,在表示“单单,只”这一意义时,绝大多数人使用“唯一”而不用“惟一”。有人曾运用微机自动检索系统对1978年~1996年共19年的《人民日报》使用“惟一”和“唯一”的情况进行词频统计,结果是:“惟一”仅仅出现了8次,而“唯一”却出现了12577次。实际上…  相似文献   

13.
朱永芳 《语文天地》2011,(19):60-62
《阿Q正传》以其深邃的思想、娴熟的技巧、独特的风格赢得世人的喜爱和赞赏,被誉为"现代中国小说中唯一享有国际盛誉的作品"(美国学者夏志清语)。大名鼎鼎的阿Q不仅是中国现代小说人物画廊里的精品,还是揭示人类普遍心理弱点的精神典型。阿Q和  相似文献   

14.
运用语词典收词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用性原则,对《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和1996年版的H母和Q母词条进行比较,既对1996年版增删的一些词语进行了肯定,又指出了其在收词方面的一些失误。主张词典的收词应根据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情势,不断吸收一些有价值的运用广泛的新词语,淘汰一些过时的不常用的旧词语,以充分发挥《现代汉语词典》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这篇讲述亲情故事的文章篇幅不长,情节却很吸引人,这和作者巧妙的构思是分不开的。她开篇即说自己非常想得到一本属于自己的《现代汉语词典》.但由于父母收入不高,这个心愿便成了奢望,为后文埋下了伏笔。试想,如果“我”不是那么渴望得到《现代汉语词典》,或者买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对家里来说并不算难事,那么后面“两本《现代汉语词典》”的故事便无法展开,文章要表现的亲情也就不会那么感人了。  相似文献   

16.
道具,是“演剧或摄制电影电视片时表演用的器物,如桌子、椅子等叫大道具,纸烟、茶杯等叫小道具”(《现代汉语词典》第259页)。可人们往往把小说中的有关器物也称为道具。这些器物虽然不在小说三要素之列,却对刻画人物、表现主题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鲁迅先生小说中的小道具的配备,就体现了他独具的匠心。  相似文献   

17.
赵吉文 《课外阅读》2011,(10):319-319
鲁迅先生一生写作600万字,其中著作500万字,辑校和书信100万字。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鲁迅的小说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鲁迅先生学习西方小说结构经济、灵便、多样的优点,打破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单一的形式,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态。称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之父,也不过份。鲁迅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文学大家,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殿堂塑造了第一批永垂不朽的典型形象,如阿Q、闰土、祥林嫂、吕纬甫、子君、孔乙己、四铭等。曾经收入初中语文课本的有《孔乙己》、《社戏》、《故乡》、《药》、《一件小事》、《阿Q正传》、《祝福》等。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及初中学生实际,要学好鲁迅的文章,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18.
王德彰先生在《“侧目”不可乱用》一(载《咬嚼字》2004年8期)中引用《现代汉语词典》对“侧目”的释义和沙汀小说《淘金记》中的例子,指出《燕赵都市报》的一篇报道对“侧目”的使用属于“乱用”。笔读后不敢苟同,在此提出管见.以就教于王先生.  相似文献   

19.
《孔乙己》《祝福》《阿Q正传》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这些作品所刻画的主要人物孔乙己、祥林嫂和阿Q尽管形象不同,性格各异,但深入思考后,不难发现他们身上有一些共性:孔乙己、祥林嫂、阿Q是鲁迅先生精心雕琢的一组“多余人”群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1—7版外来词中的化学类词目为研究对象,分析《现代汉语词典》在收词方面的变化。《现代汉语词典》对外来化学类词目的处理相对稳定,但其中有机化合物类词目的变化较为显著。《现代汉语词典》收词处理遵循系统性原则、通用性原则、稳定性原则与规范性原则。针对外来化学类词条在收词立目方面存在的不足,应继续提高收词的层级性,同时加强收词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