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武术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型去适应这个时代的特征。从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的视角,分析中国武术在当代必须做出转型选择的内在原因为竞技武术、传统武术、学校武术、艺术武术、武术研究、武术人才培养、武术国际化等的困境,外在原因为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软实力增长及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的需要等。在此基础上思考中国武术转型发展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冲突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严峻的挑战,以武术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面临外来文化的渗透和挤压,全球化也为中国学习国外体育文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以中国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的发展作为研究对象,立足当前文化全球化背景,通过对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冲突进行解析,提出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共生的建议,以实现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和谐发展,旨在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提出新的建议。研究认为:应正确处理武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中华武术要不断进行创新与发展;坚持“和而不同”的武术文化发展战略,旨在为中华武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以形成中国武术大发展、大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文化学、审美学、社会学、体育学的研究视角,对处于消费社会背景下的中国武术的发展问题展开讨论.研究认为:“体育化”的武术与“艺术化”的武术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分别以“竞技”和“审美”作为各自的导向;面对文化的变迁和消费的转型,可以以“艺术化”的武术作为中国武术回归大众生活的“出场”方式,以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使得中国武术能够逐渐融入到大众日常生活,回归大众主流文化,进而实现中国武术在当代社会的复兴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摘要:学校作为中国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域,一直备受学者关注。本文以我国学校武术教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历史研究法等探源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形成模式,梳理学校武术教育百年的演进逻辑,并对学校武术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学理上的反思,以期为今后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提供借鉴。研究认为:我国学校武术教育是一种“后发内生”的发展模式;其百年的演进逻辑表现为:从“武体分离”到“以武入体”的“体育化”演进;从“强种卫国”到“文化传承”的民族主义演进;从“由拳入操”到“段位入校”的“套路化”演进;从“以武强身”到“武以成人”的“身体化”演进。学校武术教育“体育化”的发展逻辑使其丧失了自主性独立发展的生存空间;学校武术教育“套路化”演进消解了武术作为传统文化载体和技击表征的意义;学校武术教育应当承担起武术“拳种”传承的功能,实现对学生“武以成人”的终极教化。  相似文献   

5.
对北京奥运会后中国武术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京奥运会虽没有使中国武术真正实现全球内体育化的梦想,但却给予了中国武术史无前例的殊荣。后奥运会时代,将以何种良策推进中国武术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命题。深化竞技武术、放眼武术文化、回归大众武术、加强武术教育、开拓武术养生是后奥运武术发展的整体框图。  相似文献   

6.
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国武术发展之路屡屡受挫,其定位偏差是根本原因。以文化同源论视角论证武术是人类格斗文化的组成部分,从形式逻辑学的视角以技术为标准对武术概念进行划分,进而总结武术发展不利的两大原因:偏离“技击”的发展导向让武术在技术、规则等领域严重滞后,而文化中心主义思想带来的武术定位偏差导致武术与人类格斗文化渐行渐远。指出,武术发展应抛弃文化中心主义,客观评价武术的地位;弱化民族主义情结,加强技术、文化交流;提倡科学实证主义,进行技术梳理及科学验证;科学实施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武术发展切实可行的突破点在于,确立“点”的发展模式,散手、跤术、擒拿、手搏是中国武术发展的突破口;鼓励创新,加强改革;抛开狭隘的竞技体育观,走商业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摘要:在中西方体育文化中,就“搏斗技击”本身而能上升为艺术乃至哲学的层面,武术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以武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征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哲学、艺术学基本理论,对武术发展的全貌从技、艺、道三层面进行系统阐释。研究认为:中国武术以“技”为根基,形成攻防搏斗的遁形内隐;中国武术以“艺”为演绎,表达一种艺术的展示和审美的诉求;中国武术以“道”为理想,体悟一种对“天道”的认知和“人道”的践行。通过对三层面的梳理和深究,发现技、艺、道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即化技为艺、技艺双修是中国武术技术发展的内在必然;艺通于道、艺与道合是中国武术精神境界的完美转换;道由技生、技道合一是中国武术本体发展的自由超越。  相似文献   

8.
武术历来是体育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原始社会时期,武术教育是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以言传身教传授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学校中出现了以射、御为主要内容的武术教育。中华民国及国民政府时期,则正式置设了武术课程,并有了专业设置。新中国成立后,武术课程有了大发展,不仅成为体育院校的必修课,而且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近现代我国学校武术文化教育价值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近现代以来,我国学校体育中的武术文化教育价值演进历程。认为,二十世纪中国武术文化教育价值的演进,经历了价值轻视、价值再认识、价值偏离,和新中国武术文化教育价值的继承与发展,共四个阶段。当前学校体育改革中,武术的文化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精神文明建设价值、传统文化教育价值、促进身心健康价值、实现终身体育价值等四个方面。实现“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是新世纪中国学校武术文化教育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武术:国学教育的一种品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采用文化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以中国武术品牌为研究对象,从国学教育的立场研究中国武术在国学教育中的品牌价值.指出在国学教育成为文化反哺而流行的当下,面对现代社会讲求品牌效应,而中国武术又在体育品牌下进退维谷的局面,通过对国学教育与品牌的关系、中国武术与国学教育品牌、奥林匹克与中国武术的相互关系分析研究,得出中国武术独特的品牌效应将为国学教育添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也为武术的发展求得了最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楚辞之所以能够长久流传,除本身优秀和政治环境这两个原因之外,还因为上层建筑具有历史继承性、人生本身具有双重欲求性、知识分子具有人文追求性.  相似文献   

12.
烹饪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烹饪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式面点近年来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和喜欢,各种面食小吃店如雨后春笋遍布大街小巷,成为人们饮食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由于产品原因,存在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因此,中式面点发展要走创新之路才能长足发展,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从制作面点的皮坯、馅心两个方面入手,探析面点创新的路径,供同行或面点爱好者借鉴。  相似文献   

13.
教育与教育研究是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特殊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研究就是教育对人的生命意义的体悟,是教育(研究)的应有意蕴。在当今教育研究范式变革的特殊历史时期,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新”出现的教育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历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长是幼儿园本位课程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人物 ,园长在领导本位课程发展时 ,必须考量并尊重幼儿园原有的文化脉络 ,透过有计划地进行各种活动或策略 ,有效地发展本位课程  相似文献   

15.
网络对青少年同一性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普及的网络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带来的影响成为我国教育界备受关注的课题。从同一性形成的角度分析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满足学生归属需要、建立维护网络人际正常交往的法规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地球不是一个严格的惯性参照系,由于地球的自转,以它为参照系的物体将受到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当物体运动时,一般还将受到科里奥利力的作用。因此将影响其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目前教材和文献中关于电容定义的两点分歧,所得结论对电容有关内容的教学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分析中使用的是导体系的部分电容理论,分析过程表明该理论是分析电容有关问题的一个有力而简捷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人为的报刊分等,身份歧视,约稿限制,地域歧视,研究局限,经济因素等原因,使得偏远地区地方高校教师发表论文困难。需要从改变学术评价,争取各级科研项目,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办好本校学报等多面进行改进,努力提高稿件的采用率。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高师教育实习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高师教育实习政策经历了继承清末政策、学习美国经验到探索适合本国师范教育实际的、三个过程的曲折阶段。总的来讲,高师教育实习政策内涵不断发展,高师教育实习政策、内容越来越具体、可行,高师教育实习政策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已由精英高等教育阶段迈入大众高等教育阶段。然而人们在热衷谈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对大众化进程中的精英高等教育关注不足。笔者在重新认识精英高等教育的基础上提出:要进一步发展我国精英高等教育,高等学校应分层、分类发展;适当控制研究型大学的规模;政府要加大对精英高等教育的投入;研究型大学应享有更大的自治权和学术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