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从波兰钢琴家、作曲家肖邦的生平、创作背景、创作道路入手,对肖邦的钢琴音乐进行了全面介绍以及生动地诠释。本文首先介绍了肖邦的艺术创作道路,包括他早期的富有浓厚波兰民族风格和色彩的创作以及成熟期创作中充满悲愤、热情的英雄气概和略带幻想的特色。其次,介绍了肖邦的各种不同体裁的钢琴音乐作品。最后,从音乐的基本要素——旋律、和声、节奏以及钢琴踏板法中论述了肖邦钢琴音乐作品的精彩演绎。  相似文献   

2.
肖邦与李斯特的钢琴音乐创作,在浪漫主义音乐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他们的钢琴作品,结构大胆创新,和声极度发展。各自在注入了浓郁的民族气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创作风格,把钢琴音乐推向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峰巅。  相似文献   

3.
钢琴音乐自进入中国以来就开始与中国音乐文化融合,尽管钢琴音乐在中国发展的时间短暂,但表现出其独有的音乐特性.对不同地区音乐特点,代表性作曲家钢琴作品,以及不同区域风格钢琴作品演奏方式进行了剖析.音乐所呈现出的区域性特征,从地理环境、历史沿革、人文背景、音乐形态等方面,由浅入深地分析中国钢琴作品中存在的区域性划分及区域性风格的形成及发展,并从音色、指触、踏板三个方面探索其演奏诠释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钢琴音乐在中国艺术行业占据着重要地位。在钢琴创作方面只有融入中国民族元素,才能发挥出中国自己的特色,拥有自己的风格。本文通过分析钢琴创作与教学中民族性音乐元素的应用,分析了民族音乐元素在钢琴创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肖邦创作钢琴叙事曲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形成的,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波兰民间诗歌“杜马”、声乐叙事曲以及密茨凯维奇的叙事诗。肖邦的叙事曲具有戏剧性和交响性的特征.是一种具有史诗性和戏剧性的大型乐曲。波兰民族史诗和民间传说与叙事曲的内容情感表现有着直接的联系。肖邦的叙事曲表现了波兰人民的悲愤情绪和争取民族独立自由的热情,倾述了肖邦怀念祖国、眷恋亲人的感情,体现了悲壮的英雄气概和热情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创作技法上,旋律富有民族特色,节奏灵活多变,速度自由不拘,广泛采用混合曲式结构,和声织体大胆新颖且具有严谨的逻辑性与艺术想象力。肖邦的叙事曲无论在内容精神的表现方面,还是在音乐创作技法方面.都鲜明地体现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6.
印象主义是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以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为代表的音乐流派。他综合了印象主义画家和印象主义诗人的创作特征,探索出朦胧印象的创作特点,形成了独具特征的音乐语汇,创立了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本文旨在研究德彪西在声乐、钢琴以及管弦乐创作方面的特点和风格。  相似文献   

7.
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套曲可以说是他标志性的一首奏鸣曲作品。不论是作品的布局还是反应的思想内容,都体现出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在浪漫主义时期这个奏鸣曲套曲体裁受冷落的静寂时代,肖邦将自己的作品与对祖国的眷恋之情紧密结合起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相似文献   

8.
肖邦玛祖卡音乐具有浓厚的民间风格和作曲家炽热的情感,本文从作品结构构成情况;材料的组成特点、结构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肖邦玛祖卡音乐的一些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9.
叶娟 《阅读》2014,(35):17-17
<正>有一次,一位富豪举行盛大的宴会,邀请了许多客人,也邀请了肖邦赴宴。宴会结束时,那位脑满肠肥的绅士指指肖邦,又指指钢琴,让肖邦演奏一曲,作为餐后的水果。肖邦恍然大悟,这富豪请他来赴宴,不过是为了这个目的——供有钱人娱乐。他感到自己受到了污辱,便以讥讽的口气说:"原来先生请我来吃饭是有代价的。不过,我吃得很少。"说着,他从衣袋里取出一叠钞票往桌上一甩:"给你,这是我的饭费!"说完,肖邦昂首阔步地走了出  相似文献   

10.
音乐人类学主张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来研究,音乐人类学理念和多元文化音乐现实际上在不断地影响钢琴教育及其创作与演奏风格的民族化和多元化.将音乐人类学和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观引入我国的高等钢琴教育中,表现中国文化元素,体现民族性和多元文化性.目前,强化学生多元音乐文化观是我国高等钢琴教学的重点,而钢琴教师树立“知识多样性”或“文化多元化”的理念,提高其专业素质,是培养多元化音乐人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维拉·洛勃斯是20世纪巴西最伟大的作曲家,也是第一位世界闻名的南美作曲家。他的创作是他个人的宏伟意愿以及在生活中饱经沧桑的结果。文章从分析他的生活背景以及音乐创作生涯着手,力求展现他在钢琴作品领域中所展现的独特的巴西风情,从而深入肯定他在致力于巴西民族音乐创作上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论述了钢琴演奏中的技巧以及记忆乐谱的方法。在钢琴演奏的领域中,要求在知识和审美的基础上,巧妙地使技巧和情感结合,充分发挥演奏者的再创造能力。换句话说,不仅要求演奏者具有敏锐独到的眼光,更重要的是有表达这种能力的演奏技巧。演奏的记忆则需要运用理性的分析手法,即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分析手法。  相似文献   

13.
德彪西的音乐是在古典和浪漫主义音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独特的风格形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发展成熟。德彪西独创的风格被西方音乐史概括为印象主义音乐,并称他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者。德彪西的音乐表现为旋律简短零碎,结构自由模糊,和声色彩斑斓,织体纤细精巧,配器细腻透明,力度层次渐变,音色丰富多变等特点。他打破了西欧几百年来的传统模式,创造了一种朦胧、飘逸、空幻、透明、幽静、纤细、优美、雅致的音乐音响,他的音乐给后代作曲家以启示,为20世纪的音乐发展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集作曲家、钢琴演奏家、指挥家于一身,是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并开浪漫时期音乐先河的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在他带有一定自传性质并被称为西方音乐“圣经新约”的32首钢琴奏鸣曲中,奏鸣曲式得以发展且到顶峰,这些奏鸣曲的价值及贡献体现在不仅将钢琴的表现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对钢琴艺术史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奏鸣曲(Op.10.No.1)结构严谨,内容丰富且具戏剧性,通过学习,不仅可了解、学习维也纳古典音乐的结构特征和风格特点,同时也为弹奏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艺术精品大都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内涵丰富,形式讲究,精雕细刻,不露刀痕,仿佛是自然流露,浑然天成。二是经得起艺术的品味,艺术语言的推敲和时间的考验。中国早期专业音乐创作作品钢琴曲《牧童短笛》就是以"中国风味钢琴曲"的成功写作,一举成为了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史上由早期的探索进入到真正艺术创作阶段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始于20世纪初,20世纪10~20年代为初创时期,其创作技法简单,结构短小,基本表现为歌曲加伴奏的形式;20世纪30~40年代为发展成熟时期,创作技法逐步提高,旋律清晰优雅,织体结构简洁,民族特点突出;20世纪50年代为繁荣时期,专业创作群体形成,作品数量质量大大提高,民族风格鲜明;20世纪60~70年代,以民歌和民族器乐为原形的钢琴改编曲大量出现,改编曲风格基本形成;20世纪80年代以后,钢琴音乐创作出现多元化的特点,探索新技法、体现新风格成为这一时期创作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17.
舒伯特歌曲的创作特色主要表现在:1.精神情感上独特的艺术个性的自由展现,强调对个人情感的表达;2.通过作品表现对本民族历史文化和民间音乐的强烈兴趣;3.在音乐手法上借用文学里的意境来描绘作品;4.通过钢琴给歌曲的伴奏部分赋予了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18.
谭盾作为当今华人在国际乐坛上的领军人物之一,他所创作的《八幅水彩画的回忆》大胆的融合了中西方音乐创作手法,使作品独特、新颖。对此,本文就谭盾钢琴作品《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的创作技法与演奏技巧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认为,音乐已经摆脱了物质材料的空间性和物质性,所以就比绘画更自由。黑格尔的艺术衰亡论是不符合事实的,也是违反辩证法的。黑格尔既对正在兴起的积极浪漫主义音乐缺乏敏感,又不能接受现实主义文艺中批判现实主义的因素,应该说,这是他美学思想上的保守和唯心主义辩证法的不彻底性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20.
认知手、脑、心理状态之关系达到对钢琴演奏水平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琴教育在现代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是今后音乐普及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钢琴练习过程中,人们往往是从手指训练刺激神经和对应脑半球的生理学的角度来理解、体会钢琴演奏技巧,只有通过对手、脑、心理状态客观深入的认识,挖掘三者之间的联系并将其运用到钢琴练习中才能达到对钢琴演奏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