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平面假设,对纯弯曲条件下3层材料组成的层合梁的纯弯曲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应用电测技术对2组不同材料组成的层合梁分别进行了测试。通过对测试点应变的理论值和实际实验测试值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实验方法和理论解的正确性。对层合梁的实验测试和理论分析不仅适用于实际工程研究,同时也可作为材料力学中纯弯曲实验的扩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心轴和复合材料概念的认识,具有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运用电测技术和有限元计算,完成了双金属层合梁的试件制备、弯曲正应力的测试和数值分析.测得的弯曲正应力值与有限元的计算结果非常接近.研究结果表明,在单层梁的纯弯曲实验中引入层合梁的弯曲正应力测试分析,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意义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用弹性力学的精确方法,证明直梁弯曲时,按纯弯曲推导出的正应力公式,应用到更一般情况的横力弯曲时,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精度可以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材料力学直梁弯曲正应力实验的介绍,分析了所用三种测试仪器的特点,重点介绍了智能仪表在该实验中的应用,说明了智能仪表的应用使实验技术发生了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5.
在基础力学实验教学中,弯扭组合变形实验的弯曲切应力测量误差较大,主要原因是三轴应变花±45°方向应变片敏感栅中心偏离被测点而引起了附加弯曲正应力。为提高弯曲切应力测量精度,详细讨论了几种受正应力影响小的实验测试方案,包括粘贴反向应变花、利用弯曲应变消去正应力影响、粘贴更换方向的双轴应变花。并就第二种方案,利用实验室现有设备对弯曲切应力重新测量,得到测量误差仅为0.215%,充分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弯曲是梁变形的基本形式之一。本文论述了梁纯弯曲时变形的条件,由此导出梁变形的基本公式,用直接发法及梁的变形条件,梁挠曲线变形连续条件推导梁弯曲时的挠曲线议程及转角 。并举实例挠曲线方程与转角方程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弯扭组合实验中弯曲切应力的测量误差较大,对圆筒弯扭组合实验装置中的应变花布置方式进行了调整,重新设计了弯曲切应力和扭转切应力的实验方案,并增加了测量附加弯曲正应力的实验内容,从而增添了实验的思考性和难度,加深了学生对应力状态分析和电测组桥原理及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教学作为当今教学改革中大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能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开展材料力学研究性教学,要采用启发式设问、创设情境、相互讨论和动手实验等模式,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相似文献   

9.
从四个方面分析比较了应力、应变“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变化与特点,直观而定量地表述了两个“中性层”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支各种支承下,受轴向力N作用的平面弯曲梁振动频率的求解,找到了弯曲振动频率与轴向力N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弯曲部分长度较大的U形零件弯曲成型后易箍紧在凸模上不易取件的问题,详细介绍了铰链挂板U形制件的弯曲工艺性和模具设计方案,将弯曲凸模设计成固定凸模和可动凸模的两体结构,很好地解决了成型后取件难的问题,提高了零件精度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强度均匀分布的平行光束照射局域上(下)弯曲液面时,其反射光场及该反射光场经透镜后的透射光场的分布特点,发现上弯曲液面的反射光场为椭圆形暗场,下弯曲液面的反射光场为星形亮斑。而它们的透射光场恰好类似于对方的反射光场。对这些特点的形成进行了讨论,同时对上弯曲液面的反射光场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3.
在本文中,功的互等法(RTM)被推广应用于求解基于Reissner理论的厚矩形板的弯曲问题,得到了在任意一点作用集中荷载矩形厚板弯曲问题的解析解,并给出了具有实价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牛顿环应力变形难以测量的问题,利用ANSYS有限元法精确计算牛顿环光学玻璃中心变形量及应力值,得到牛顿环变形云图及等效应力云图。对于牛顿环结构中螺钉加力引起的应力变形情况,设计了一种5螺钉固定的牛顿环优化模型,应用ANSYS有限元法验证了优化模型的可行性及准确性,减小了应力变形引起的牛顿环测量误差。应用仿真变形量快速测量光学玻璃弯曲刚度值,在光学测量领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仿真结果表明,优化模型中心变形量及应力值测量误差均有较大幅度的减小,加载载荷在12.5~40 N、60~70 N范围内可作为ANSYS有限元仿真计算光学玻璃弯曲刚度值的最佳应力区间。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功的互等定理应用于形状、大小和材料均相同又处于真实状态的两个薄板系统之间,得出了纵横载荷联合作用下弯曲薄板的功的互等定理,并给出了简洁的数学表达式。该式既可以用于横向载荷作用下弯曲薄板问题的求解,又可以用于薄板稳定问题的求解。定理推导过程中没有对薄板的形状和边界条件加以限制,因而使该定理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分析实验测量薄壁圆筒弯扭组合实验中弯曲切应变产生较大误差的原因,提出新的实验测量方案,用新的测量方案测得的实验数据与理论数据相比较,验证新实验方案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直梁弯曲是工程力学中杆件变形的形式之一,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着重要解决建立起直梁弯曲的概念、明确直梁弯曲的强度条件、掌握直梁强度的计算方法及提高直梁弯曲强度的方法等问题.本文对其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型航空发动机性能的提升,转子的热弯曲的危害日益突显,成为新型发动机的主要危害之一.本文从发动机转子热弯曲的概念入手,介绍热弯曲现象及其带来的危害,分析热弯曲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各发动机制造厂商给出的不同解决方法,及各种方法所带来的问题.通过机队实际运行数据,利用故障树分析法,重点对PW1100G发动机所引发故障的概率进行计算,结合故障状态分析(FHA)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现有解决方法存在隐患,并探讨几种可能的改进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等温线弯曲变形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问题。等温线的弯曲,反映弯曲区域等温线的数值与周边地区的差异,或大或小。等温线为何会发生弯曲变形,说明影响温度的因素是多样的,除太阳辐射外(如果只受太阳辐射影响,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还受众多相关要素的影响。影响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如下:  相似文献   

20.
通过直观形象教学,解决直梁弯曲教学中的三个问题:1.建立起直梁弯曲的概念;2.明确直梁弯曲的强度条件;3.掌握直梁强度的计算方法及提高直梁弯曲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