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知道,"好老师"是个很古老的话题,但在我心里,它永远新鲜,再读千遍也不厌倦。新鲜,源于不间断的"刺激",源于一提及"好老师",便一股脑儿涌到眼前的那一幅幅拨动人心的画面——2008年"十一",我参加了一个特殊的师生聚会:老师已年逾古稀,学生比他也小不了几岁,且是一水儿的女士(原是  相似文献   

2.
"五一"7天的假期很快过去了,又回到了熟悉的校园.一下车,学生像小鸟一样扑向我.一边大声地问着"孙老师好",一边围着我叽叽喳喳.呵,我一下子又找到了做老师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正读过马老师的"求学记",我颇有感慨。马老师的求学之旅有好老师的引领,我也一样,我的成长也离不开马老师的引领。马老师是我心中的"好"老师。"什么是好?孜孜不倦是好,一丝不苟是好,无私奉献也是好……而在我看来,好老师,就是能在学生身上找到自己影子的老师。"我把这  相似文献   

4.
<正>当高三进入二轮复习时,学生的知识框架已经建构好,各种解题的方法也都接触过.平时教师在讲解时,会一题多解,也会多题一解.在笔者连续四年的高三数学教学中,每一届学生都会提出同一个问题:老师,我在做题时,怎样才能很快决定用最好的方法.我总是鼓励他们:平时要多尝试,多总结归纳,用心去"捂",方能达到"出招"必胜!话虽然是这么说的,但是学生的"招数"还是源于老师的指导.在二轮复习中,我一直  相似文献   

5.
批阅学生的周记,有一篇文章的题目一下子吸引了我:"老师,冷静!"老师怎么不冷静了?好奇心促使我急切地看了下去。文章写了这样一件事:夜自修的时候,值班老师边看班边改着学生的作业,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的火气越来越大,学生一个个被叫到前边"面批",说一句"做的什么作业",  相似文献   

6.
正走进李虹霞老师的"幸福教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周布置成的"书的海洋",学生随时浸润在书香墨韵中。墙壁文化、横梁文化中不仅有他们的作文、照片,还有他们的书法作品。教室里的每一处精心布置的主角都是学生,到处散发着他们成长的味道,渗透着老师的教育智慧和对学生的爱意。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的第二张脸"——那一幅幅优秀的书法作品。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李春旺老师在谈到书写时经常动情地说:我们写的字就像我们的第二张脸。这句话道  相似文献   

7.
“圈套”     
"大家好,我就是你们的新老师,我姓刘,以后你们就叫我刘老师吧!"开学第一天,学校就给了我们一个巨大的惊喜。新老师,哇!不会吧?新老师!真新鲜,但愿这个新来的刘老师,可以管我们松一点。谁知,事与愿违。这新老师还没来几天,就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的不一般。她精通"兵法",一个个"圈套",把我们"耍"得团团转。简直就是管学生的"穆桂英"!不信,我举一个例子,你就知道刘老师的"厉害"了。  相似文献   

8.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源于学生多彩生活中的感悟识字思维也必然是丰富的. 在一次教学中,当我举起识字卡片,让学生认读"休息"的"休"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有一次我去公园玩,累了,就倚着一棵树歇息,此时的我和树相依"造型",多像这个"休息"的"休"呀!孩子天真的话语,让这个会意字惟妙惟肖,更让全班学生记住了这个字.  相似文献   

9.
徐倩 《辅导员》2012,(12):87
时光荏苒,一个学期的工作又将结束,这个学期是我担任教育教学管理者的第一个学期,真正是新手上路。边学边干,边思考边实践,行动总比观望好,思考总比依赖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老师们创设轻松高效的工作氛围,体验教育路上的收获和快乐。反思工作思路,我提炼为一串数字"1+3+3+3",与朋友们共享。一个中心——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孔子日:"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也隐含着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是在儿童时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习惯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潜意识行为,对人生、事业、生  相似文献   

10.
新学期,我当了五(1)班的班主任. 开学后,我立即对每一名学生进行考察,以便按照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 我发现班上一名女生表现得比较特殊,她名叫小燕子,是一名转校生,她的特殊表现是见到老师就非常拘谨.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她见到老师后不像别的学生那样热情大方地问候一声"老师好",或说一声"老师再见",而是低下头紧走几步,尽量避免与老师正面接触.  相似文献   

11.
我有过与毛老师相似的经历,不同的是,我面对的是五年级的学生。那是在开学初学习第一课《海上日出》时,课堂上,我让学生根据自已的理解画一幅日出图。十分钟后,一幅幅画交了上来,我边领学生品读课文边把日出图依顺序贴于黑板,可在贴的过程中,我发现色彩鲜艳的圆圆  相似文献   

12.
正在幼儿园里老师和小朋友经常会玩一个叫做"请你照我这样做"的游戏,具体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老师和孩子们对面坐(站)着,老师一边说"请你照我这样做",一边做出各种动作或造型,如拍手、抓痒、看书、吃饭、洗脸、弹琴,又或者是各种动物造型等,然后孩子们一边说"我就照你这样做",一边学着老师做出相同的  相似文献   

13.
读了武老师的这则案例,我感慨良多! 首先,我对武老师的教育智慧感佩不 已;其次,我又对武老师的反思结论不敢苟 同。 在突发的课堂事件面前,武老师没有因 为学生对老师权威的冒犯而大发雷霆,没有 因此而对学生冷嘲热讽,而是顺势引导,"以 子之矛,攻子之盾",不但巧妙地化解了"危 机",而且让学生从中受到了教育。由此而言, 武老师不但是一位尊重学生人格的好老师, 而且是一位善于利用课堂"矛盾"、"生成"教 育资源的高手。  相似文献   

14.
課堂教学中的板书,现在有两种做法:一种是老师事前把課上需要板书的內容写好在小黑板(或卡片)上,到讲課时就把它挂出来;另一种是老师在課堂上边讲边板书。我觉得后一种做法比前一种好。因为第一,当着学生的面板书,老师的一笔一划学生都看得很清楚,有利于学生掌握字形的結构和笔順;第二,一边分析,一边板书,老师在书写时,学生有一  相似文献   

15.
万老师:您好!我是一位"英语头痛狂",那一个个英语单词,好似和我生来无缘。要么是不会读,要么是不会写,脑子里根本无法留住这些"异国语言",上课也听不进去。万老师,您说我究竟该怎么办呢?小学生学英语有什么好办法吗?您可一定要教教我呀!您的学生:叶嘉奇  相似文献   

16.
正开学第一天,刚走出校门口,便听到一位一年级的小学生很失望地对她妈妈说:"今天老师不认识我,也不记得我的名字。"她妈妈安慰道:"学生多,时间长了就好了。"孩子伤心地叹了一声气说:"唉,我真的希望老师最先记住我的名字。"听到这里,我受到了很大震动,是啊,学生都希望得到新老师的重视,认为被老师记住名字就是得到了青睐。其实,不记得学生的名字,对老师来讲也会带来很多尴尬:面对那么多的新面孔,无法很快叫出学生的名字,只能这位同学、那位同  相似文献   

17.
我的“必胜法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老播音,我有一套"必胜法宝",大家听好了:播音员,首先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良好的记忆能力。记得去年,老师派我到南通市,参加一次演讲比赛,只有一天的准备时间。情急之下,我用了"边读边背,逐句解决,各个击破,总体回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学教琐忆     
当教师就得学"教",学不好"教",怎么教好学生呢.我当教师是半路出家,也不知道怎么教,上课就是一个劲儿的讲.后来才知道教学还要讲究教学方法,教法好,效果就好.我就学起教来.向谁学?向书上学,向老师们学,还向我的学生学.学生能教老师教法吗?能.我有些教法就是学生教我的.我们成天与学生打交道,只要不把学生当容器来"灌",而把他们看成是学习的实践者,虚心向其请教,认真总结他们的学习经验,并依照改革教学,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不过,学生不会直截了当教你教法,而要我们做有心人,去发现,去"自学".五十年代初,有一次领学生去锄谷苗.农村老师事先告诉我怎样区分苗和草.他讲得清清楚楚,  相似文献   

19.
我爱倾听她娓娓道来的一个个有趣故事,爱欣赏她勾勒描绘的一幅幅隽永图画,爱体会她精心营造的一片片动人天地!但是在参加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之前,我和她不过是"萍水相逢"罢了。月黑见渔灯"季雯婕,你最近不是很忙吧?"老师一脸狡黠地问道。我一想到自己最近整天"游手好闲",便点了点头。"那你有空就多翻翻古诗文方面的  相似文献   

20.
一、让学生争当"小老师",做个好学生 学习<燕子>时,学生说:假如我是作者,我要写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学习这一课,我觉得应该把书读熟背会,要喜欢上燕子.在学习生字词时,学生说:让我来告诉你吧,"偶尔"的意思是……我来考考王艺同学:"生趣"的意思是什么?我想请教朱真宇同学:"小圆晕"是什么?朗读第三自然段,学生说:我还想读这一自然段.有的说:朱楚妍同学"还有"这个词读得好,换气时,语气也调整得轻快了.有的说:老师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最后四个字一日气读出来,读得好.对学生的精彩发言,我情不自禁地带头鼓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