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采用常规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对29例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结果显示:87%患者功能恢复正常,10%患者功能基本恢复,3%患者功能恢复不明显。同时指出膝关节损伤后的治疗和康复,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有很好的效果,损伤后的功能恢复与膝关节损伤部位、损伤程度、治疗手段及康复训练的时机有关。  相似文献   

2.
体能康复训练是通过运动训练的方式达到康复训练的目的。在篮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后,如何采取与专项相适应的训练方式成为体能康复的关键所在,尤其是要符合篮球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在伤病恢复期间通过体能康复训练有助于运动员伤病的快速康复;体能康复训练能够增加踝关节本体感觉、力量、灵活性与稳定性,提升专项运动表现力,并能够有效预防踝关节的二次损伤;在体能康复训练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康复评估测试,达到科学实施体能康复训练手段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运动体能康复训练是结合康复医学与体能训练的理念和方法,针对有运动损伤的运动员和运动爱好者,在伤病恢复期(康复期)通过康复医疗与体能训练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其受伤部位恢复正常运动功能,并在此基础上维持、恢复运动员的竞技体能,使其能顺利返回训练场和赛场进行正常的训练和比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武术套路运动员膝关节髌骨软化症的康复训练的方法;方法:对12名膝关节髌骨软化症的武术套路运动员进行康复功能评估,并制定6周的康复体能训练计划,分阶段进行评估;结果:通过6周的康复体能训练,患膝关节髌骨软化症的运动员的膝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提高.结论:通过康复训练提高了膝关节的稳定性,改善髌骨活动力线,可缓解髌骨软化症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中国女排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能康复攻关服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封旭华 《体育科研》2008,29(6):56-59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跟踪调查等方法,从体能和康复训练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对排球项目特征、排球体能的定义与结构要素、体能的作用、训练方法、影响排球体能的权重因素及康复理念、康复手段进行研究。中国女排历来重视体能训练和伤病的康复工作,目前中国女子排球队的教练及医生的团队组成非常合理,对女子排球的项目特点的认识清晰到位,体能和康复训练因人制宜,中国女排的体能和康复正逐步科学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师膝关节损伤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体育教师是膝关节损伤的高发人群,且以髌骨劳损居多,分析原因并提出康复治疗的手段方法。  相似文献   

7.
陶胜国 《精武》2013,(35):7-8
观察盘坐对大学生运动员膝关节内佣副韧带损伤康复疗效。方法:将52例膝关节内例副韧带损伤大学生运动员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前期均采用针刺、推拿、TDP灯照射等方法进行治疗,待症状好转后,均进行15天的康复训练,实验组26例采用盘坐法康复,对照组26倒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康复治疗。结果:实验组改良Lysholmscale评分积分值98.89,对照组分值8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盘坐较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对膝关节内佣副韧带损伤彻底康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运动员的多数慢性劳损和急性伤多与体能有关。如很多伤病一般出现在接近训练结束的时候,这与体能消耗及精神注意力下降有关。另外,一旦某一环节下降,往往会引起别的环节代偿性的动作,使得动作变形。例如:跳远运动员的膝关节在起跳时往往会减少膝关节的屈膝缓冲动作而使膝关节的冲撞力加重,同时,为减轻膝关节的负担往往会用髋和腰来代偿而造成新的劳损.康复体能训练中要注重薄环节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9.
体能康复训练的价值和功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方灿 《体育科研》2011,32(4):27-29
体能康复训练是以体能训练方法为手段去解决和康复运动功能障碍的一门综合学科。体能康复的价值及功能在于如何让"问题"运动员从一般体能训练街接专项运动训练,如何在教练员和医生之间工作上的一个空白区上发挥作用,这往往是我们运动员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和衔接的地方。体能康复训练是结合体能训练和康复训练二者的一门新兴的应用性学科,它的特点是以体能训练方法为介入手段,结合康复医学的基础知识为支撑点,再根据运动专项的需要而帮助运动员恢复身体的运动机能水平,协调发展运动素质。体能康复训练的关键是必须介入运动训练的过程,同时,亦参与运动员的恢复治疗中,从中了解运动员伤病对训练的反映,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10.
余欢  黄长明 《精武》2013,(23):15-17
目的:本研究运用平衡板和动静态平衡仪在正常的康复治疗过程中进行平衡性训练,通过观察时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后平衡能力恢复的效果差异,旨在寻找一种在运动训练或教学中适当、可行的膝关节康复训练方法,亦可为普通人群膝关节康复提供一种新的无器械训练方法的参考。方法:本文运用实验研究的方法,以陕西省女足运动员单倜膝关节内饲剐韧带损伤患者18人为研究对象,将她们随机分为A,B,C三担,每组6人。实验前用膝关节站立稳定性测试对三组受试者进行膝关节平衡能力评定,然后进行为期4周的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期间,A组除进行正常的康复治疗外,在实验者的监督下利用平衡板进行平衡性训练;B组除进行正常的康复治疗外,在实验者的监督下利用动静态平衡仪进行平衡性训练,C组进行正常的康复治疗。实验结束后再次测试所有受试者的膝关节站立稳定性,对膝关节平衡能力进行评定。用SPSSforWindows17.0统计软件对所测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组内比较:康复治疗前各姐伤佣膝关节平衡能力均此健佣差,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经过4周的康复治疗后A组和B组伤佣膝关节平衡能力均有非常显著提高,C组伤佣膝关节平衡能力虽有提高,但无显著性变化,伤倜与健佣相比,膝关节平衡能力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蛆间比较:A组和B组与C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膝关节内佣副韧带损伤后,膝关节平衡能力明显下降。(2)膝关节平衡板训练和膝关节动静态平衡仪训练均能提高伤佣膝关节的平衡能力,它们之间无显著性差异。(3)不做任何针对性训练,膝关节平衡能力也有所提高,但在相同的时间内,其提高效果远不如膝关节平衡板训练和膝关节动静态平衡仪训练明显。(4)无器械的膝关节平衡板训练更具方便实用,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