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刊讯章善玉报道:日前,武警江苏边防总队2006年党委扩大会上宣布:军报新闻函授学员、江苏镇江边防检查站士官报道员费伯俊被评为“优秀报道员”,这是他连续第四年被上级评为“优秀报道员”。费伯俊同志曾先后4次参加了军报新闻函授学习,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学员”。去年,他在军内外报刊电台发表新闻稿件220多篇(幅),为其所在部队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作出了重要贡献。费伯俊获“四连冠”  相似文献   

2.
我从1983年开始写稿。采写什么样的稿件容易被报纸、电台采用呢?我采写的标准是:宣传贯彻党的政策、替人民说话和对发展生产有利。结果,县广播站用稿四百多篇,上级新闻单位采用一百多篇,连续三年被评为地、县模范通讯员。有一次,我下乡搞调查时,发现邢岗乡冯寨村缝纫专业户张长明,举办家庭缝纫学习班,每期每人交学费十二元,已办三期,共收学费三百多元,该乡工商所的人说他是“剥削”,罚他六十元钱。这是不符合政策的,我就  相似文献   

3.
1983年10月,我高中毕业不久,从豫东平原入伍来到东海前哨的一个小岛上。两年多来,我利用业余时间写稿,先后被新闻单位采用七十八篇,连续被评为优秀报道员。1984年初春,上级把我从连队抽到团机关搞报道。一个月写了几十篇稿子,都是泥牛入海——有去无回。一次师里一位报道员到我们单位采访的稿件,不久就在报上登出来了。我想,发生在自己单位的事,我怎么没发现呢?这就是差距。“别人写的能见报,我也一定要见报!”于是,我从新华书店买来《新闻采访与写作》、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我是老山前线一位初学新闻报道的普通战士。一年前我还是一个新闻写作的“门外汉”,自从1987年订闭《新闻知识》刊物以来,我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一年来,我利用战斗间隙采写的新闻稿件先后被《解放军报》、《战友报》、《文山报》等报刊,电台采用了26篇。用稿率达到80%以上,被上级先后两次评为“优秀战士报道员”,在团最近召开的战评总  相似文献   

5.
我原在部队就从事宣传工作,1987年转业到西安市灞桥区计划生育委员会仍然干宣传教育工作,之后又调到区委宣传部。近几年来,我采写的新闻报道稿件被全国、省、市级的报刊、广播电视采用的达数百篇,其中有多篇在全国、省、市获奖,我也多次被各新闻单位评为优秀通讯员,去年初还受到区委、区政府通报表彰奖励,被省委宣传部等部门评为先进个人。实践使我深感采写新闻稿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6.
我从1989年开始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十多年来,不断地有稿件见诸于报端,年年被上级和新闻单位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和优秀通讯员,并先后3次荣立三等功。我从多年从事写作实践中领悟到:要想稿件被采用,就必须在提高稿件质量上下功夫。我开始搞报道时曾认为报社用稿都是靠关系,稿子写得再好与编辑没关系也难以采用。带着这一想法,我连夜加班加点采写了几十篇稿件满怀信心地送到解放军报社,绵田们看到我大老远送来很多稿件,为之深受感动,便认真审阅每一篇稿件,但结果因质量不高和“产销不对路’俪未被选上。一位编辑审阅完我写的稿件…  相似文献   

7.
十多年来,我利用业余时间采写800多篇稿件,其中有十五篇被省、市级新闻单位评为一等奖、二等奖或好稿、优质稿。回顾十多年写稿实践,我的体会是,要想不断进取,必须坚持“四学”。  相似文献   

8.
李同良,这位农民出身的通讯员,二十多年前从高梁地里往新闻门槛迈步的时候,并不见其身上有特殊的“新闻细胞”,他写新闻十年之久,报纸上没被采用过一篇。然而,功夫不负苦心人。磨砺十年之后,一九七三年八月他终于在河南日报上发表了第一篇稿件,特别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仿佛突然生出了“新闻细胞”,有了特殊的新闻敏感,仅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河南日报的头题位置,就先后发表了他写的三十多篇新闻稿件。他同光明日报记者合写的消息《联产到户科学吃香》被评为1980年全国好新闻作品;他写的通讯《栽树就是栽富》被人民日报评为优秀新闻作品,荣获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报道:“感谢部队的培养教育,也感谢新闻报道,让我拥有了新的就业机会……”今年1月2日,武警湖南总队二支队政治处就收到刚刚退伍不久的报道员张钢的来信,小张在信中欣喜地告诉队领导和战友:经过自己的一番努力,现已顺利受聘于《河源晚报》社,当上了一名政法记者。张钢2001年底入伍,曾是武警湖南总队二支队政治处报道员。服役期间,他认真学习新闻业务,笔耕不辍,先后两次参加了解放军报社新闻函授学习,并被评为“优秀学员”,累计在中央、省市20多家媒体上发表稿件260余篇,其中有11篇稿件被评为优质稿件。因报道成绩突出,小张连续两年被…  相似文献   

10.
我对新闻开始感兴趣的时候,是连队的一名文书。在参加军报函授之前,我的指导老师就是报纸。学会读报,让我懂得了什么叫新闻;善于读报,使我的业余爱好变成了个人特长;坚持读报,使我收获颇丰,先后在军内外报刊发表稿件图片100多篇(幅),多次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4次立功。学会读报。让初学新闻写作的我尝到了甜头。  相似文献   

11.
山东某预备役高炮团组建仅一年多时间 ,在被上级评为“先进团级党委”和“先进预备役部队”的同时 ,新闻报道工作也取得了另人瞩目的成绩 ,先后在军地各新闻媒体发稿100余篇 ,被省军区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谈及此事 ,该团官兵自豪地说 :“我们有一位善于为新闻报道工作铺路搭桥的‘懂行’政委”。该预备役团政委于海江曾多年从事宣传工作 ,在20多年的军旅生活中 ,他结合工作撰写了许多典型事迹材料和反映部队建设的稿件 ,新闻作品多次在各级报社组织的评选中获奖 ,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通讯员”。新闻工作的亲身体验使他深知…  相似文献   

12.
从1974年以来,我一直是个业余通讯员,坚持利用工作之余,采写了上千篇新闻稿件,其中大部分被县以上新闻单位采用,有些稿件还被中央级报刊、电台采用。我曾多次被上级主管部门和新闻单位评为优秀通讯员,去年8月初被宝鸡报招聘为合同记者。回顾我10多年的写稿实践,最深刻的体会是:要熟悉生活,热爱生活。一、要熟悉自己周围,特别是本村,本单位的人和事,这是对通讯员起码的要求。我的工作地点在岐星村,在这里工作9年时间,对村上的人和事,历史和现状,先进和后进的,都比较熟悉。干部群众中都有我的好朋友,是  相似文献   

13.
他带着庄稼人所特有的憨厚、质朴,带着牛一般的韧劲和勤劳,带着泥土的馨香,从田野里向我们新闻队伍走来。他就是湖北省老河口市仙人渡镇被乡亲们誉为“土记者”的新闻干事易丰伟。今年28岁的易丰伟,在新闻写作十年间,全国有37家新闻单位采用了他写的各类新闻稿件400多篇,其中28篇被报刊、电台、电视台头版头条采用,11篇被编辑部配发了短评或编者按;他被4家新闻单位聘为特约记者和特约通讯员;有4篇稿件被评为全国、  相似文献   

14.
掰指算来,我从事业余写稿已有11个年头了。每当我那一篇篇带着农村田野新风的稿件,在报刊、电台被采用时,饱尝的酸、甜、苦、辣,令人感慨万干。十多年来,我靠勤学多练、勤钻多看、勤跑多采、勤动多思.先后被中、省、市新闻单位采用稿件1200多篇.并有16篇稿件在征文中获奖。连续十年被韩城市委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利用开会发现新闻作为乡镇通讯员,参加各种会议时间比较多.这就要善于利用开会时间发现新闻线索。有一次.我参加乡上召开的“计划生育工作现场会”,得知重阳村妇女主任温淑芳,坚持20多年从事计划生育工诈,对工作认…  相似文献   

15.
熟知沈阳军区某装甲团政治处报道员、四级士官潘洪伟的人,喜欢用“啄木鸟”的雅号来形容他对新闻报道工作的不懈追求。他自1996年从事新闻报道工作至今,正是靠着像“啄木鸟”一样的钻劲与韧劲先后在军内外新闻媒体上发表稿件600余篇。所在单位连年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他个人连年被集团军通报表彰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个人”,荣立三等功3次。由他采制的《一张汇款单引出的爱兵真情》曾在第十二届全军优秀电视军事节目评比中被评为新闻类长消息一等奖。(一)在不少人看来,潘洪伟就是个搞新闻的料,要不然他怎么会有那么多稿件被…  相似文献   

16.
我从一九八一年做常州市太滆乡通讯员以来,先后被上级新闻单位录用稿件二百二十多篇,没有一篇失实。我的做法是:一、耳闻还要目睹。我采写稿件时,总要对报道的人和事进行一番分析,踏看现场后再发稿。前年夏天,湖星村一位渔  相似文献   

17.
一次,我有幸目睹了山东省宁津县人武部副部长王汝恒的作品剪贴:“哇!厚厚七大本!”一数,竟有数百篇新闻稿件,其中近20篇作品在军内外报刊上获奖。在惊羡和敬佩的同时,我也从中找到了他奋斗的足迹,发现了他获得丰硕果实的答案:只要敢于拼搏,就会有所成功。从在政工科当干事至今,人们给他总结了“三勤”即脑勤、腿勤、笔勤,就凭这股勤劲儿,10多年来,他年均在各类报刊电台发表新闻稿件和内部文章60多篇,连续多年被《山东国防报》、《黄河民兵》等6家报刊电台评为优秀通讯员,连年被军分区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和优秀政工…  相似文献   

18.
说来我“爬格子”已四、五年了。这些年,我在报刊电台发表水利建设方面的稿子达100多篇,其中有两篇稿件在省、市水利好新闻评选中获奖,还多次被市委宣传部和省、市水利部门评为优秀通讯员.每当我翻看剪贴本和这些荣誉证书时,从内心感激伴随我4年的好伙伴——《新闻爱好者》。  相似文献   

19.
当年,焦裕禄为治理兰考栽下的第一棵泡桐,随着年轮的扩展已长成参天大树,被兰考人称为“焦桐”。我这篇文中的主人公“栗家五兄弟”就成长在这棵树下。他们致力于党的新闻事业,尝尽了辛酸苦辣终有收获:五年来,他们采写的新闻稿件被中央和省市报刊、电台采用1800多篇,并被县、市新闻单位连年评为先进、优秀通讯员。鲁迅说过:“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多少年来,这句话激励着无数奋发有为的青年,同样也鼓舞着老大栗志启。他脱下“国防绿”回到家乡后被分配到县机械厂工作,厂领导得知他在部队是个“笔杆子”,就把采写新闻的任务交给了他。从此以  相似文献   

20.
入伍20年,发表了1000多篇200多万字的各类新闻稿件、学术章和学作品,7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个人。他就是沈阳军区某仓库政治处主任洪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