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春节联欢晚会上,魔术师刘谦的表演吸引了亿万观众,在国内掀起了一股魔术热。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乐于动手动脑,魔术成为了他们课余时间津津乐道的话题。魔术,这看似玄妙、神秘的艺术,其实它的背后蕴藏着许多科学原理。因此,我尝试着将魔术引入科学课堂,在轻松活泼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力、观察力、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一、设计思路通过剖析魔术与数学原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神奇作用和无穷乐趣并逐渐热爱数学.在魔术解密的过程中,利用字母表示数去解决一般性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关注问题中的变量和不变量,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从而学会应用数学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  相似文献   

3.
冯红军 《物理教学探讨》2002,20(9):F003-F003
世界魔术大师大卫·科波菲尔不久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陆续作了几十场精彩表演。他表演的魔术《隐遁火车》、《人体飘浮》、《分身换体术》等 ,惊险、独特、扑朔迷离、带有戏剧性和哲理性。他巧妙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表演艺术 ,构思新颖 ,使魔术更富新意 ,更具震憾力 ,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 ,在中国的演出获得了空前的成功。魔术俗称“变戏法” ,具有广泛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如果我们能在物理教学中演示一些小魔术 ,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开发学生智力 ,拓展学生思维 ,具有很大益处。对我…  相似文献   

4.
魔术,俗称戏法,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对魔术充满着迷信与神秘感,认为魔术师是上帝派来的使者,或是具有超自然能力的人;有的则认为魔术表演是魔术师与魔鬼在做  相似文献   

5.
将数学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创编成数学魔术,通过数学魔术进行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欣赏魔术时感受到数学的神奇,探秘魔术时学习思维方法,表演魔术时培养思维能力,从而有兴趣、愿意去探究数学,实现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带孩子们外出活动时随处可见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的鲜花,他们对色彩很感兴趣,同时对大自然中美丽的花朵也是情有独钟。自春晚过后,刘谦表演的魔术便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热点话题,孩子们也经常讨论着神奇的魔术表演,有的甚至跃跃欲试尝试着表演简单的魔术。为了将以上两点有机结合,根据大班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水平,我设计了本活动。  相似文献   

7.
怎样让科学课“好上”又“好学”呢?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刘谦的魔术表演让我找到了灵感。我尝试将魔术引入科学课堂,在轻松活泼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8.
小魔术     
今天,我可糗了,把爷爷奶奶逗得哈哈大笑,这都是因为一个小魔术。 晚上,大伯和哥哥来吃饭,我心想:哈哈,不妨趁他们都在,表演一个小魔术给他们看看。我越想心里头越乐,就大声对他们说:“今天我要表演一个小魔术给你们看。”大家听了很高兴。  相似文献   

9.
欺骗大脑     
芳芳 《孩子天地》2013,(6):24-25
是真是假任何魔术看起来都像是打破了自然法则,诸如让物体消失或读出别人的思想。有些人坚信魔术的真实,就像他们相信鬼魂真的存在一样。一些宗教利用以魔术为基础的巫术去迷惑信徒。但我们大部分人都清楚魔术不过是一种欺骗的手段,即使我们不知道那是如何做到的。但是,魔术  相似文献   

10.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一个人语文能力发展的一个小小的阶段,而堵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是他们语义能力终生发展的源泉。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落脚点是在学生主动学习中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跟种子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师能做到的,只是给他们适当的条件和照料,让他们自己成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1.
苏立乾 《学周刊C版》2011,(1):165-165
实验是物理课的根本所在,在物理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通过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因此实验是物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有效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那么,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跟以前有何不同呢?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听觉艺术,也是一门表演艺术。音乐课堂不仅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因此学生在音乐考核时,可适当地安排音乐表演这一项目,让学生通过表演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以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准确地表现出来。而学生的表演水平除了跟他们的音乐素质有关外,还跟他们心理素质的差异有着很大的联系。许多学生不仅音乐基础较差,而且他们的心理素质也很差,自卑和胆怯总是影响着他们的音乐表演水平,甚至阻碍着他们学习上的成功。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获得成功,找到自信呢?在初一年级第一学期的一堂音乐表演考核…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非常重要,不可忽视。尤其是学困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跟别人的交流能力特别差,有待提高。笔者认为,造成学困生口语交际能力差与学习困难的根源除先天的智力因素和后天的知识基础薄弱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自卑心态造成的。要想转化学困生的语言学习,就必须调适好他们的自卑心态。  相似文献   

14.
仔细观察周围的学生,你会发现信息技术能力强的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并不是仅靠信息技术课堂上所学,跟他们交流你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同学、老师、家长都可以是他们的学习助手,各种教材、杂志都是他学习的参谋,他们对电脑有着超乎寻常的兴趣,经常痴迷于其中,为了一两个技术难题,他们可能废寝忘食、整天为之着迷。一旦问题攻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可见信息技术教学在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方面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5.
我从教三十多年以来,自好研究魔术,每到"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我都要表演几招魔术,小朋友们特别喜欢,他们都称我为"魔术老师".特别是在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刘谦的魔术大出风采,迅速在国内引起了一股魔术热,连小学生也对魔术大感兴趣.魔术,它不仅与学生的好奇、好玩、好动以及无忧无虑的年龄特征完全契合,能够让他们喜欢上科学课,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的烦恼.魔术,这看似玄妙神秘的艺术,其背后是蕴藏着科学原理的.如果把课本中的一些知识以魔术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不仅能够让学生对身边的事物有更清楚、更深刻的认识,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力、观察力.寓科学教育于魔术中,让学生认识神奇的科学现象、获得科学知识,也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这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魔术中体验到科学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9的倍数》是在教学《倍数和因数》单元后开发的一节数学魔术课,旨在表演魔术、揭秘魔术、创编魔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模型思想,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数理化》2007,(7):58-58
想知道子女的文采好还是数学强,不妨拿尺量一量他们的手指长度,英国巴斯大学(University of Bath)最新研究显示,儿童的数学和语言能力。跟食指和无名指的长度“显然”有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魔术俱乐部     
写给初学者初学魔术从哪里学起呢?魔术种类很多,从场面大小来分,有大型魔术、中型魔术、小型魔术;从形式来分,有道具、手法、数学、物理、化学、光学等类。魔术虽然形式种类众多,但对一般初学者来说,大多还是从小魔术入门为好,比如先学道具小魔术,然后再学手法小魔术,因为这两种小魔术是魔术的基础,特别是手法小魔术,又是一切魔术基础的基础。很多读者是自学魔术,缺少别人的指点。这也不要紧。当你懂得一套魔术表演方法之后,可以对着镜子自练自看,练到自己看不出毛病,说明基本上掌握了技巧:然后可变给家里人看或变给同学们看,如果一变就被他们识破了,那么你的技艺还没到家,就得针对缺点下一番纠正的工夫。然后再稍稍扩大你的观众,不断改进演技,你的水平自然而然会逐步提高的。  相似文献   

19.
说话是写话的基础.我们通常指导学生写作文时会跟学生说.你怎么说就怎么写.学生如果能把话说好了.对于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有很大的帮助。这些年来我十分注重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0.
在基于知识为主的物理教材中,阿基米德定律是不需要探究的。在人教版教材中,用弹簧称先测出物体重力,再在水中测出视重,两者相减得出浮力。采用溢水杯,测出排出的水的重力,结果二者相等,就给出阿基米德定律。其实这个实验本质上是验证性实验,学生只需要按部就班的跟老师做一遍。新课程为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在复杂的情景中排除其他因素,猜想出浮力的大小跟排开的水的质量有关,然后用各种方法去验证他们的想法,找到数学规律。因此,作为教师,只有设计有探究价值的实验才能催生学生的猜想,帮助他们建构处于内隐状态的程序性知识,即探究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