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一新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不少新生对陌生的大学生活感到不适应。分析大一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探索心理适应的途径,对做好大学生心理适应教育工作、构建和谐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校新生作为一个心理问题较突出的群体正受到社会和学校的广泛关注,针对当前新生存在的问题,高校应通过加强入学教育、心理预防以及学生自我心理调节,更好地帮助大一新生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  相似文献   

3.
加强在校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也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前提条件.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更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将来的职业需要.结合目前医学类高职院校大一新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一些解决心理问题的对策,便于大学新生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的校园生活.  相似文献   

4.
大一新生心理特点浅析与干预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了解大一新生的心理特点,为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和采取必要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对近两年通过新生座谈会、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大一新生主要存在学习和生活环境变化带来的心理适应不良、学习方式和方法变化带来的心理适应不良、生活方式变化带来的心理适应不良和人际交往变化带来的心理适应不良等心理特点.结论: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引导和教育学生学会适应、积极转变、加强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等是有效改善大一新生心理冲突、缓解心理压力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5.
大一新生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春娱 《文教资料》2009,(19):182-184
大一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问题也有着鲜明的特点.本文在分析大一新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应对这一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作为心理高危的一个群体,大一新生的心理状况越来越受到重视。调查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的模糊与困惑、生活目标的缺失、学习上的不适应和人际关系障碍。造成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学生本身的生理特点和性格特征,更主要的是外部环境的变化。高校应尽快认识到对新生进行心理辅导与教育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的求助意识,并建立全方位的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7.
“心理断乳”的问题在各高校大一新生中普遍存在.面对这一问题,文章从“心理适应”的概念出发,揭示开展大一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研究的价值,结合实际挖掘出影响新生心理适应高低的各种因素,继而从高校和学生两大方面提出促使新生心理适应水平提高的对策,以切实可行的方案推进高校大一新生融入大学环境.  相似文献   

8.
新生适应问题是许多学校新生心理教育的重点,为了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为加强对外语院校学生心理方面的引导,促进新生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外语院校学生工作的开展,我们针对外语院校的大一新生自我认识、自我管理、学习心态、面对挫折心理和人际关系状况及产生的原因等方面作了问卷调查,并分析了外语类院校的新生的心理问题存在的特殊原因,同时,根据调查的结果部分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校新生因面对新环境所带来的对学习和生活的种种不适应,而导致出现心理问题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本文就大一新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自我调节方式和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加以分析,以期望提高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耐挫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众多诱因导致大学生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心理失衡与心理障碍已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大一新生处于学习、生活适应与转型的关键时期,是高校心理弱势群体的高发人群,因此,正视并重视新生中心理弱势群体问题,分析心理弱势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积极有效的帮助对策,是促进心理弱势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每年的九月,是各大高校的开学季。大一新生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踏进学校的大门。然而,面对生活、学习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大部分的大一新生不能很好适应,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影响到其生活学习。本文就大一新生常见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及如何应对做简单论述,目的在于引起社会各界及学校、家长的重视,帮助大一新生很好地度过大学适应期,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12.
“大一现象”主要表现为新生对全新环境的不适应,学习缺乏目的性和方向性,心理上的挫折感和孤独感。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大学新生难以适应全新的环境,不能及时完成学习方式上的转变,缺乏多种自身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相对较弱。针对“大一现象”,在对新生进行适应性教育时,应注意使入学教育内容系统化、完善化,引导新生正确认识大学环境和自我,关心新生生活,提高其自理能力,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通过心理教育提高新生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大一新生入学就面临很多方面的适应问题,其中心理适应最为关键,本文从新生主要心理矛盾入手,探讨了新生心理不适的原因,归纳了学生心理自我调适的方法,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心理适应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高素质人才,他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近几年来,大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尤其是大一新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及人际关系的改变表现出不适应乃至出现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生活与学习。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大一新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状况,分析大学新生心理冲突的原因,并提出心理调适的几条对策。目的就是帮助大学新生顺利度过大一阶段的心理调适期,更好地完成大学学业。  相似文献   

16.
大一新生步入高校校园后,面临着新的学习生活.由于大学生自身和诸多客观方面的原因,他们有些人在心理上不适应新的环境.从大学新生入学心理的问题入手,分析其心理上产生不适应的表现及原因,加强班主任进行心理教育的方法,对促使新大学生的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大学新生适应期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秀 《文教资料》2007,(23):62-64
有资料显示:在我国80年代中期,23.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同时低年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是许多高校心理咨询的高峰人群。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交往、自我角色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许多大学新生表现出不适应,甚至出现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有效的疏导和调适,建立健全各种调节机制,寻找多种心理教育的载体,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是为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编制的大学生精神健康调查表.我校于2009级新生入学之初将其作为被试做了该项调查,研究数据表明在大一新生中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占整体被试的6.3%,在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背景下,对这部分学生采取适合的心理干预、做出科学的教育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不同年级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年级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问题带有年级的特点.大一是高校适应的困惑期;大二是心理问题的多发期;大三是情感的冲突期;大四是择业求职的盲目期.要解决不同年级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开展课程化课堂教育;确立能力课外训练系统,进行活动化课程培训;构建心理辅导咨询系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训练;建立健康教育的网络系统,指导学生自助开展活动等.  相似文献   

20.
大一新生进入大学之后,面临许多新变化。如果不能很好适应,会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如环境地位的变化带来的自我意识的矛盾和混乱,专业学习不适、人际关系不良、生活方式的不适应以及经济负担的压力等带来的问题。因此,学校要加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新生心理素质;学生也要掌握适当的方法,学会自我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