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藏科技》2005,(3):60-61
作物缺硼,可以通过施用硼肥得到补充,使作物生长正常。施用硼肥的方法一般有施基肥、追肥和种肥3种。(1)施基肥,即在种植作物以前将肥料施人土壤中,供给作物整个生长发育期的需要。(2)追肥,即在作物生长到一定高度,给作物施用硼肥。追肥有两种方法:一是喷施,即将硼肥溶化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  相似文献   

2.
路铨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273-273,139
我国好多地区土壤缺磷,施用磷肥增产效果显著,磷肥合理施用与土壤有效磷含量水平、土壤PH、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水分状况;与作物本身特性;与轮作换茬等栽培措施;与氮肥及其他肥料的配合施用以及正确的磷肥施用技术等关系密切,生产中应该结合上述条件合理施用。  相似文献   

3.
“希林索”砂粒硅肥是一种土壤中固有的天然矿物肥,不仅自身有益于作物生长,而且还可以调节作物在不同阶段对氮、磷、钾等其它元素的营养需求,在其它元素施用过量时有抑制供给作用,可以改善农作物果实的色香味等感观效果,在本质上改善作物的营养成分。”希林索”硅肥砂粒状,其有效硅SiO2≥20%,有效钙CaO≥30%,水分含量≤3.0%。使用方法:作基肥与化肥混合施用,深度15~20cm。  相似文献   

4.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是农业增产的重要基础。在作物所需的养分中,氮、磷、钾三种养分需要比较多。研究表明,每生产100公斤小麦需吸收氮3.0公斤、磷(P_2O_5)1.5公斤、钾(K_2O)3.5公斤,每生产100公斤玉米需吸收氮、磷(P_2O_5)、钾(K_2O)分别为2.8公斤、1.2公斤、2.5公斤,每生产100公斤稻谷至少需吸收氮2.0公斤、磷(P_2O_5)1公斤、钾(K_2O)2公斤。土壤中可供作物吸收的有效含量却又比较少,作物生产状况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积肥如积粮”,“春天肥满坑,秋后粮满仓。”肥料能给农作物提供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并可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但这并不是说肥多了粮食就会收得多,还要看肥料是否用得适当。要“按土施肥”,即根据不同的土壤、不同的作物施用不同的肥料。氮、磷、钾等各种肥料要适当配合,不仅要多施肥,还要讲究施肥方法,以提高肥效,确保农业稳产高产。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由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硅、铁、硫、硼、锰、铜、锌、钼等几十种元素所组成,其中对碳、氢、氧的需求量极大。但是三者从不感到缺乏,这是因为氢、氧这二个元素互相结合便成为水,以雨雪的形式或人为方法经常降落在上壤中,根系就能不断汲取,满足植物体内包括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对氢和氧的需要。碳的  相似文献   

6.
肥料是现代农业生产中投入最大的一类农业生产资料.约占农业生产总投入的二分之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IFO)估计.肥料在农产品增产中的作用占40%~60%。可见解决好肥料的生产及施用问题事关重大。肥料的概念最早形成于184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的“植物矿质营养学说”和“养分归还学说”。根据李比希的农业化学思想.国际肥料工业协会(IFIA)将肥料定义为(1)能供给土壤养分满足作物高产需要;(2)补偿因植物收获、淋失和气态挥发所造成的土壤养分损失(3)能维持和改善土壤肥力状况的农用生产资料。这一定义从肥料的使用价值上说明了肥料应具备的功能属性。  相似文献   

7.
《内江科技》2001,(2):36-36
大棚内科学地施肥方法是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蔬菜产量的关键措施。可采用下述方法: ①增施有机肥料 最好是施用纤维素含量较多(即碳氮比高)的有机肥,可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8.
不磨自碎     
利用冶金工厂的副产品——炉渣生产肥料,不仅可以降低钢铁的成本、改善冶金工厂的环境卫生,而且为农业增产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炉渣中约含有40%的钙,所以特别适用于酸性土壤,它可以降低土壤的酸度。此外,它还含有一定数量的磷、镁、铜、锰等(为植物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因此它就成了一种很好的肥料。苏联乌拉尔农业科学研究所,在中乌拉尔(酸性灰壤地区)用炉渣作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施过炉渣肥料的地里,小麦、黑麦、马铃薯、甘蓝和甜菜的产量比一般增加了50%。然而,利用炉渣肥田必须把它研磨成粉末才能奏  相似文献   

9.
李超 《今日科苑》2009,(18):141-14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根据土壤测试结果、田间试验、作物需肥规律、农业生产要求等,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中量元素、微量元素等肥料数量与配比,并在适宜时间,采用适宜方法施用的科学施肥方法。测土配方施肥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措施,认真做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做到科学施肥、合理施肥,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0.
稀土是近年来我国首创并重点推广的一种新型元素肥料,简称稀土微肥或硝酸稀土。在大棚蔬菜上施用,可以促进光合作用,增强植株抗逆性,提高秧苗对棚内低温、高温、弱光等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促进蔬菜的优质、早熟和高产。  相似文献   

11.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没有足够的养分,作物生长就会受到影响,我们必须重视引导农民合理施肥。当前,农村存在的施肥问题主要有:忽视钾肥、微肥的施用,有机肥施用不足,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施肥时节不合理等等。 这些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解决施肥问题已不容忽视。 一、普遍忽视钾肥问题是影响农业增产  相似文献   

12.
蔬菜是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因而许多农民为了获得更高的产量往往过量地施入有机肥和化肥,造成土壤养分过量积累,使蔬菜发生生理障碍。现将大棚、温室内栽培蔬菜常见的生理病害表现介绍如下:一、黄瓜。1.叶脉间黄化。原因是过量施磷肥引起锌素缺乏。2.叶脉间黄白化。  相似文献   

13.
《西藏科技》2005,(5):59-59
大棚蔬菜是在特定环境中的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方式。施肥方法不同,不仅影响肥料的利用率,而且还影响着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有机肥施用对中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在农业生产上,尤其是稻、麦等大田作物生产上施用率却较低。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拥有肥料施用的决策权,明确稻麦轮作区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及关键影响因素对促进有机肥在大田作物的施用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江苏省稻麦轮作区4县(区)392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与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了农户在稻麦轮作农田施用有机肥的影响因素及其层次结构。结果表明: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对有机肥的了解程度、对长期大量低效施用化肥造成环境污染的认识、购买肥料时考虑对土壤无害、饲养家禽及农业部门针对农业施肥技术进行指导等因素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有正向影响,购买肥料时考虑价格和省工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有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对8个因素进行深层分析,形成了“一路径,三驱动”的层次结构,并提出了相应的有机肥推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试验目的涂层缓控释肥技术是中科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所的一项专利技术,是对氮、磷、钾分别进行涂层后。然后根椐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和当地地力基础进行配比不同含量的作物专用肥。肥料经过涂层后,可以起到控氮缓释、促磷增效、防钾淋失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通过在我县施用棉花涂层一次肥(也称涂  相似文献   

16.
滴灌是一种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具有省水、节能、适应性强等特点,同时由于它灌水时可兼施肥,起到节约肥料、提高肥效,促进作物优质高产的效果.通过淳化县大棚蔬菜种植中滴灌的应用,证明滴灌技术在大棚蔬菜种植中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7.
氮肥     
我们一般叫的肥田粉,化学上叫“硫酸铔”,其中主要是含的“氮”肥。此外人畜粪尿和油枯,也是含氮肥较多的,这几种肥料,都能给作物补充氮肥,作用一样,只是成分上有多有少。氮肥的主要作用,是使作物的基秆和枝叶生长得壮大,如果缺乏氮肥,作物叶子常会发黄,长得矮小,所以要作物正常的发育,需要施用多量的氮肥。但是使用氮肥过多或者施用时期不适常,就能使茎、叶生长得多,又脆弱,水稻、小麦等作物,就容易倒伏,还容易遭受病虫害。肥田粉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兑水,就是一斤肥田粉,兑水一挑。一种是混合在土壤里,就是一份的肥田粉,混入十份(就是十倍)的土。就水稻说,普通的一亩田用二十斤到三十斤,可分两次  相似文献   

18.
有机蔬菜是指在种植过程中完全不施用人工合成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的蔬菜,为人们提供真正无污染、纯天然、高质量的健康蔬菜.种植时要注意的有:选择适宜栽培地点、选择适宜作物和品种、科学安排种植茬口、合理施用有机肥、加强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9.
在鄂西北地区,通过对龙须草的生长规律及其吸收氮、磷、钾养分的特性研究表明:在缺肥的土壤上种植龙须草,其氮、磷、钾肥的施用时期有3次,第1次是春季萌发生长期,第2次是生殖生长基本终止开始转入营养生长旺盛期,第3次是营养生长旺盛期的最后1个生长高峰期初期。氮肥和钾肥的施用,第1次用量应少,第2次用量应多,第3次可根据植株后期的生长情况而定;而磷肥则应早施,可作基肥第1次施肥时1次性大量施用。  相似文献   

20.
徐祖祥 《科技通报》2009,25(4):456-459
通过荣宝土壤消毒剂在西兰花、宝塔花菜、大白菜上施用的对比试验,其结果表明,施用荣宝土壤消毒剂,西兰花产量比对照产量提高51.6%,增效44.3%;宝塔花菜产量比对照产量提高21.3%,增效15.5%;大白菜产量比对照产量提高24.1%,增效16.4%.荣宝土壤消毒剂对设施大棚种植的作物效果更好,具有防止土传病危害和治理土壤障碍因子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