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8 毫秒
1.
心理教育与教育转轨陈红香1.心理教育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催化剂心理素质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地运用多种途径及手段,从学生心理实际出发,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其心理素质的各个层面进行积极的教育与所需的指导,从而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促使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后进生作为现代“教育病理”的最明显的征兆之一 ,已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大社会问题。后进生过去有 ,现在有 ,将来还会有。帮助每个孩子成功 ,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愿望。因此 ,了解对后进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心理方式 ,是十分必要的。人的认识总是带有情感色彩的 ,情感在思想交流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思想沟通的心理基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感情融洽 ,心心相印 ,彼此能深刻地理解对方的思想 ,就会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心理效应。而如果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情感上存在隔阂 ,存在对立情绪 ,就难以理解对方的…  相似文献   

3.
一、系统化整体素质教育的概念学校德育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受教育者) ,德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思想及行为施加教育影响 ,通过受教育者自身的实践内化外部环境影响 ,逐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是处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 ,他们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及社会实践中都产生各种思想活动和心理感受 ,并且相互影响着。因而 ,学校的德育工作着眼点就不仅仅局限在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而更重要的就是不能忽视“学生—学校”、“学生—社会”、“学生—家庭”这个整体上。学生群体中的素质教育系统 ,我以为应包括以下…  相似文献   

4.
主体间性形势与政策教育遵循“主体—客体—主体”范式,其各主体是平等的,通过对话、沟通、理解、互动形成一种和谐交往关系,教育过程各主体互惠互利.目前我国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还存在教育者主体弱化、受教育者主体空场、客体媒介缺失等问题,必须培养受教育者主体性、提升教育者的主体性、发挥客体的媒介作用来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学校教育面临的新的研究课题。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从人的思维本质和认知过程的规律来看,人接受知识的效果与外界刺激对他心理上所作用的“力”的效果密切相关。如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代表力的两极,“心理力作用”就可形象地表述为两极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力。如何利用心理作用力,是高校教育与管理中值得研究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试对此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远距离开放教育与整个教育界一样,都提出了要转变教育思想,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方向转变,强调“要贯彻方便学生的原则”、“要适合成人的特点”、“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要以自学为主”等等。无疑,这些观点体现了现代教育重视受教育者主体作用的思想。重视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必将进一步促进远距离开放教育的发展。本文提出的问题是:在重视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同时,必须重视和发展教育者的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7.
“隐性教育”是指在中学思想政治工作中 ,教育者不直接向被教育者提出教育的目的和要求 ,而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 ,凭借一定的载体 ,通过渐进的、潜移默化式的教育方式、手段或途径 ,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良好的思想品德熏陶。“隐性教育”又不同于一般教育的特质 ,它不具有强制性 ,不直接向学生提出教育目标 ,不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 ,能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高尚的情操 ,因而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中学思想政治工作中 ,教育者要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 ,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 ,教育者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关心学生…  相似文献   

8.
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边互动的活动。教育者要想实现自己的教育目的,必须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需要,包括了解学生的生活、心理状况,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绪,日常生活需要和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对学生心理的准确把握有效地调节教育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受教育”是一个人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必须要经历的。但是,教育不应当仅仅是教育者向被教育者灌输知识,这只是最初级的教育;教育的更高形式是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领悟、感受知识,让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这其中最好的方式是让孩子亲自去经历和体验。  相似文献   

10.
任何形式的教育都应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生命的相互沟通、人格的相互对话,都必须建立在平等、理解、尊重的基础之上。德育尤其如此。具体地说,道德教育需要教育者重视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要用真诚的态度与爱心去和他们交流。在这样的前提下,改变以知识传授和空洞说教为主的陈旧模式,带领学生走入生活、走向社会,在生动鲜活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提升道德理念。在这个过程中,榜样的力量,教育者自身的人格力量,也至关重要。情感沟通:青少年道德成长的桥梁情感沟通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粘合剂和催化剂。生命个体从道德认知到道德意志、道德行动…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涉及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方面“人”的工作,只有进行双向的交流与平等的沟通,形成 双方的积极互动,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认为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使他们的心灵由于劳动的幸福而充满欢乐。”说到学生的幸福,就不能不说教师的幸福。“因为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  相似文献   

13.
实施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要求教育者应具备进行素质教育的能力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要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转变观念,确立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与个性发展教育和谐统一的现代教育,因此转变思想应着重两方面:以德育人是大根本,因材施教乃总法则。转变观念,首先要牢牢确立学生发展的观念,紧紧抓住“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三大“要义”,把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全部移到人的发展上来,让每一个受教育者各方面的潜能和智慧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培养,让每一个人的个性特点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第二,要牢牢确立学生主体观念。  相似文献   

14.
在思想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客观上,总是存在着心理距离,它决定着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以影响的程度.对于教育者来说,在教育过程中,往往习惯于采取一种“远距离的硬性教育”,这种教育,可以通过教育者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达到某种教育效果,但往往很难从心理上、情感上、理智上解决问题。在学生看来,这样的班主任与他们隔着一条很深的鸿沟,隔着一堵很高的围墙。  相似文献   

15.
雅思贝尔斯说:“没有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己天分中沉睡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教育来唤醒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曾经未能意识到的一切,通过教育的唤醒,如今能够意识到了,这就是教育的意识唤醒功能。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从外部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受教育者“懂了”或者说“会了”教育者所传授的内容,对教育者而言,称为教育者唤醒了受教育者的意识;对受教育者而言,称为受教育者的意识得以觉醒。  相似文献   

16.
我国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重“社会”轻“个人”的教育方针,与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全面和谐发展要求的矛盾,表现出当前我国教育中存在的人的缺失。在此,就教育活动过程中不仅要突出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也要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不断易位,使学生在教育中得到全面、自由、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任何教育,总是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的双边活动过程。也包括教育者(主体)通过受教育者(客体)实施教育的过程,也包括受教育者(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本身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自我教育过程。“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这说明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注意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既含有目的、内容、制度、方法等方面的因素,又有学前教育、初等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的层次,它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整体系统。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向受教育者传授人类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活动,目的性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以其身心的活动来引起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按照一定的方向发展。所谓“教”就是引导,所谓“不教”就是以学生群体为主体,注重其独立性,发挥其主动性而开展的教学活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育活动是人(教育者)与人(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以育人为中心的领域,要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愉快、和谐和高尚,作为教育者就必须注重自身形象的运用,要象对待教案和教案设计一样,着意给学生一个适度的、  相似文献   

20.
历史观是一个人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历史教育也是一个人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在素质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特别是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从学校、家庭到社会,从教育思想到教学实践,从教育者到受教育者,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已经积淀形成“轻视历史”的恶性网络。这就对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如何改变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我认为构筑以“学生活动”为核心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初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