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基础知识思维导图本节重点内容是伏安法测量导体的电阻.在测量电阻时需要使用间接法,即我们通过测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再应用欧姆定律的实验原理,计算出导体的电阻值的方法.中考中除直接考查伏安法测量电阻外,可能还会出现使用其他方法测量电阻.二、重点难点突破1.什么是伏安法伏安法:用电压表测出某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再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电路的电流,我们就能根据欧姆定律公式求出这段电路的电阻.  相似文献   

2.
张建民 《物理教师》2003,24(10):63-63
我们知道在电学实验中,利用伏安法测量某一导体的电阻是这一部分的重点,也是难点.这个实验不仅把电学中恒定电流中的各部分知识得到了综合运用,而且,后面测定金属电阻率和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这两个实验也是伏安法测电阻的进一步的应用. 在本实验中,由于电压表和电流表都不是理想电表,所以,在实验中,电流表要分压、电压表要分流,这样就会对我们的测量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要消除这种误差的影响,就必须消除电压表、电流  相似文献   

3.
王守壮 《物理教师》2005,26(7):32-32
用伏安法测电阻是中学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实验,是测量电阻的一种基本实验方法.实验电路有两种:图1为电流表的内接法,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由Rx=UI得到的Rx的测量值总大于其真实值,待测电阻越小,测量误差越大.图1图2图2为电流表的外接法,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得待测电阻Rx的测  相似文献   

4.
1.伏安法测电阻测量的基本原理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强度I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导体的电阻R=U/I。若能测得U、I的值,即可由上式计算出导体的电阻R。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分为内接法和外接法两种,电路如图1所示。内接法:安培表测的是真实电流,而伏特表测得的电压是Rx与安培表串联后的总电压,大于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故电阻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实质上测的是串联电路(Rx与安培表串联)的总电阻。若要减小误差,安培表的分压作用应尽量小,故待测电阻应远大于安培表的内阻,即大电阻用内接法。外接法:伏特表测的是真实电压,而安培表测得的电流大于流过待测电阻的电流,是并联电路的总电流,故电阻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若要减小误差,伏特表的分流作用应尽量减小,故待测电阻应远小于伏特表的内阻,即小电阻用外接法。如果未知电阻的阻值大概范围不知道,可采用试触法进行选择,电路如图2所示。将伏特表一端断开,分别与a、b两点接触,观察两表的变化情况,让变化大的表测量真实值,即安培表变化大用内接法,伏特表变化大用外接法。如果待测电阻的阻值大概可知,那么可将其与RA、Rv的比值进行比较。若Rx/RARx/RV,则Rx相当于大电阻,...  相似文献   

5.
1.伏安法测电阻测量的基本原理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强度I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导体的电阻R=U/I。若能测得U、I的值,即可由上式计算出导体的电阻R。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分为内接法和外接法两种,电路如图1所示。内接法:安培表测的是真实电流,而伏特表测得的电压是Rx与安培表串联后的总电压,大于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故电阻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实质上测的是串联电路(Rx与安培表串联)的总电阻。若要减小误差,安培表的分压作用应尽量小,故待测电阻应远大于安培表的内阻,即大电阻用内接法。外接法:伏特表测的是真实电压,而安培表测得的电流大于流过待测电阻的电流,是并联电路的总电流,故电阻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若要减小误差,伏特表的分流作用应尽量减小,故待测电阻应远小于伏特表的内阻,即小电阻用外接法。如果未知电阻的阻值大概范围不知道,可采用试触法进行选择,电路如图2所示。将伏特表一端断开,分别与a、b两点接触,观察两表的变化情况,让变化大的表测量真实值,即安培表变化大用内接法,伏特表变化大用外接法。如果待测电阻的阻值大概可知,那么可将其与RA、Rv的比值进行比较。若Rx/RARx/RV,则Rx相当于大电阻,...  相似文献   

6.
利用 Power Point可以形象直观地解决电学实验中的实物连接问题 .例题 如图 1所示 ,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中 ,金属导线长约 0 .8m,直径小于 1mm,电阻在 5Ω左右 ,金线导线绕成螺线管状 ,如图中的所示待测电阻 .试把图中所给的器材连成用伏安法测量待测电阻的合适电路 .图中电流表的量程为 0 .6 A,内阻接近 1Ω ;电压表的量程为 3V,内阻为几千欧 ;电源的电动势为 6 V;变阻器的阻值为 0~ 2 0 Ω.在开关闭合前 ,变阻器的滑动触点应处于正确位置 .图 1一、制作实物图实物图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进行制作 :1 .用 Word中的绘图工具进行绘制 ,但…  相似文献   

7.
蔡洌群 《物理教师》2000,21(1):19-20
1“导体的电阻跟温度有关”的演示实验 “导体的电阻跟温度有关系.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但也有少数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在初三物理课本p.85中提出的结论,并安排有一演示实验,就是用钨丝跟电流表、开关、小灯泡串联后接入电源,再用酒精灯给钨丝加热,观察加热前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从而说明这一结论.这一实验器材个体多,装置麻烦,而且只能说明结论的前半部分.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关系,我对课本中“导体的电阻跟温度有关”的演示实验作如下改进,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将小灯泡L和去掉玻璃…  相似文献   

8.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在常温下每个导体的电阻有一个确定的数值。如何通过实验测量它的阻值呢?下面总结了六种测电阻的方法,供大家参考。一、伏安法1.测量器材:一个电池组、一个开关、导线若干、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流表、一个电压表和待测电阻Rx。  相似文献   

9.
欧姆定律是电学,乃至整个物理学中最重要的电学定律之一,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是贯穿整个电学的主线.本章的内容很丰富,在实验方面有:研究电流、电压跟电阻的关系,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以及测量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实验;在理论方面有: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欧姆定律,以及欧姆定律作为伏安法测电阻的依据,应用欧姆定律推导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和各个电阻的关系.一、欧姆定律的实验思想和方法欧姆定律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在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即控制电阻不变,得到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控制导体两…  相似文献   

10.
测导体 (或用电器 )的电阻 ,既是大纲要求的重点实验 ,又是各地中考及相关测试中的热点 .本文从近年各地中考试题中选择几例既源于又有别于“伏安法测电阻”的问题进行分析 ,供大家参考 .  一、依据电路图描述测量方法例 1 有一阻值已看不清楚的电阻Rx,要测出它的阻值 .某同学利用手边的电池组、电流表、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0 和若干导线 ,设计了一种用多种方法测量Rx 的电路 ,如图 1 .请你分析一下该电路能用哪些方法测出Rx 的阻值 ?简述你的办法 ,并写出对应的Rx 的表达式 .(2 0 0 1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题 )图 1方法 1 :①闭合…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电压表或电流表测定导体电阻的实验设计题大体有改接电表测量、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测量、改变开关位置测量这三大类型 .而使用单刀双掷开关进行的测量 ,则可以使实验操作更加简便 .例 1 如图 1所示 ,甲是一单刀双掷开关的实物图 ,它的符号如图乙所示 .图丙是单刀双掷开关对电路控制作用的一个实例 ,当S与“1”接触时 ,灯泡L1发光 ;当S与“2”接触时 ,灯泡L2 发光 .图 1现有如下器材 :一个电源 (两极间电压不变 ,但电压数值未知 ) ,一个电阻箱 (用R0 表示 ) ,一个待测电阻(用Rx 表示 ) ,一个电压表 (最大量程大于电源两极间…  相似文献   

12.
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的9年级《物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多次出现利用电压表测量导体两端电压,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导体的电流的电路,仔细揣摩教材中出现的电路图,不管是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还是利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测量小电灯的功率,甚至推导串联电路总电阻的电路图,均无一例外地运用了电流表外接的电路.  相似文献   

13.
伏安法测电阻是指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I,根据R=U/I求出被测电阻的阻值.实验中除了需要测量仪器电压表、电流表外,还要用到待测电阻、开关、导线以及保护电路和改变电阻两端电压达到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滑动变阻器.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在我们实际进行操作时,我们完全可以以此为模型,进行适当的变换,对待测电阻的阻值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14.
教材中传统经典的实验历经多年的沉淀与传承,得到了广大物理教师的认可和喜爱.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不断对实验进行改进.文中分析了"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的不足,对导体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同时改变以及温度的改变对导体电阻的影响进行了创新改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在常温下每个导体的电阻有一个确定的数值.如何通过实验测量它的阻值呢?下面总结了四种测电阻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伏安法  相似文献   

16.
伏安法测金属电阻实验是中学阶段的基本实验,初中阶段有伏安法测电阻、研究导体电阻跟导体材料、长度、粗细的关系,高中阶段有测导体的电阻率等.在实验操作时使用的待测金属的电阻如果很小的话,实验结果及现象往往不太理想.问题出现在哪?又该如何改进呢?  相似文献   

17.
高二物理学生实验十: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在不考虑仪表电阻影响时,测出两组I、U数据,E′、r′分别为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则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相似文献   

18.
孙燕 《中学理科》2006,(8):63-64
从1995年到2006年,全国高考与部分省市高考物理试卷中,以设计实验形式考查电阻测量的原理和方法的试题就有50多个,涉及定值电阻、电压表电阻、电流表电阻、电源内阻的测量形式。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是依据欧姆定律数学表达式的变形R—U/I测量电阻大小的。只要测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及此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便可以计算导体的电阻值,也就是伏安法。测量电阻的电路如下图。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电学实验中,测量导体电阻的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它在中考中出现的频率是很高的,同学们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不仅要掌握测量电阻的基本方法,而且要掌握一些非常规的测电阻的方法,这对培养我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启迪发散思维,提高设计实验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归纳出测量电阻的七种方法,以供同学们分享.  相似文献   

20.
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I=UR . 同学们在学习欧姆定律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欧姆定律是实验定律.通过实验括出“成正比”、“成反比”的两个关,是有前提条件的.实验的条件和结论: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电成正比;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跟电阻成反比. (2) 欧姆定律数学表达式I=UR ,反了在一段电路中I、U、R三者之间的量关系,对它的理解应为:“导体中的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也就是说,电、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必须是对同一体、同一电路的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