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杂技,是通过背景和高难度形体动作、技巧来引起观众美感的一种艺术,也是被世界各地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法律上,与舞蹈、戏曲、戏剧类似,杂技作品与杂技作品的表演都是受到著作权法保护的;不过,在严格意义上讲,作者对杂技作品所拥有的是一种著作权,而表演者对作品的演绎、表演等创造性劳动所拥有的是一种邻接权,也即是表  相似文献   

2.
提起杂技艺术,人们脑海中会映现出各种不同的情境。顶缸,转碟,钢丝,飞人……来自国内国外的不同形态的演出,带给人不同的印象。而唯一相同的便是在杂技表演中人们所能获得的惊奇感受,或视觉上的满足。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杂技艺术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如今的杂技艺术,注重艺术创作中的设计美感,注重新元素的加入与整合,调整细节的设计与表现,力求在沿袭技艺的同时更能体现出差异化。在将这一伟大的文化遗产得到传承的同时,实现改进与创新。一、融入设计美感中国杂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枝奇葩,有着3600多年的悠久历史,同时它又是一门开拓创新、精彩纷呈的时代艺术。早在原始社会中国便有了杂技的雏形。原始社会的生产本领如攀缘、口技,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工具如"飞去来器",原始的神话传说"轩辕皇帝驯兽"等,都表明中国的杂技艺术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3.
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有通衢大道,有崎岖小径,也有未曾踏过的不毛之地!冰上杂技,这一中国崭新的杂技艺术样式,是首创者黑龙江省冰尚杂技舞蹈演艺制作有限公司在前无古人的前提下,披荆斩棘,历尽艰辛,独辟出来的一条蹊径,他们在新辟的土地上,用果敢种下树种,用努力浇灌树苗,用智慧注入养料,为中国杂技的百花阋平添了一派盎然生机。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的杂技艺术承接传统,拓展未来,既能为观众带来观感刺激,更能为欣赏者提供美的享受。无论从杂技的内容含量、形式美感,还是特有的艺术属性来看,都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因此,充分发挥杂技艺术的美育功能是对杂技艺术理论建设新的思考点。本文主要分析杂技艺术的美育价值是从哪些方面彰显的,为探究如何更好地实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杂技道具的科技化备受关注,也逐步成为杂技追求创新与技艺提升的另一突破口。道具科技化创新的全部意义是推动杂技技巧和杂技艺术的发展,借助道具科学的功能设计增加杂技技艺舞台展现力,提高技艺水平,丰富节目形式。多年来,笔者和多位国内知名编导、道具师交流、合作,对杂技道具科技化创新形成了一些认识和理解。一、道具科技化创新面临的困境一些传统的杂技道具样式陈旧,工艺粗鄙,功能单一,不能很好地配合演员的技艺展示。  相似文献   

6.
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为杂技艺术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杂技艺术正逐步走向规范化,但还存在市场经营意识淡薄,用人机制不活,资金匮乏,杂技艺术的创新不够等问题。随着全球文化产业高速发展,杂技艺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通过着力打造杂技品牌,增强创新意识,探寻杂技商演市场新路径,打造正规杂技艺术管理的职业团队,改革创新教育体制和模式等措施,一定能够实现杂技艺术发展新跨越,中国杂技必将迎束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杂技艺术的发展开启了一个变革时代,之所以我称之为是一个变革的时代,那是因为从那时开始,中国的杂技艺术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那就是中国杂技不再像过去那样以纯粹展现杂技技艺为主体,而是以多样化的手段吸收、借鉴国内外的优秀文化艺术,吸收音乐、舞蹈等姊妹艺术语言,特别是戏剧元素在杂技创作中的运用,形成具有戏剧特性的杂技晚会,使杂技晚会有了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杂技有着三千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杂技艺术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一的杂技艺术.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较早地走向世界.杂技也从此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9.
从现代杂技艺术及其发展的趋势中,我们看到了杂技艺术的高精尖及式样上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在纵向继承与横向交流中不断地丰富、创新,扩大了表现手段,不仅展示了杂技艺术质的飞跃、量的倍增、花样的丰富多彩,而且反映了杂技艺术随着时代人文心理结构的复杂变化而迅速变化发展的客观事实。这里就现代杂技艺术的发展基点作些浅析。  相似文献   

10.
2021年3月19日,由河南周口市委宣传部、周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周口市文化馆、项城市文化馆承办的周末公益剧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的家乡我的县”2021年全市文化馆联盟文艺精品展演活动项城市文化馆专场演出在周口人民会堂激情上演。余家杂技——项城市杂技艺术学校受邀参演。学员杜健康、杜永康出演节目《力量》,在传统的对手形体力量表演中注入了鲜明的艺术元素,通过更多高难度的动作组合,将人体美感与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1.
历史悠久的杂技艺术,诞生于民间,是平民百姓的艺术。解放后,国有杂技艺术团体将这一"草根艺术"推上了舞台。改革开放以来.杂技艺术在国际杂技赛场上多次捧回最高奖牌,在国际上夺取的奖牌较其它艺术门类要多。据文化部统计,中国的杂技团体每年可为国家创汇一亿美元以上。文化部的一位  相似文献   

12.
杂技艺术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发展,到今天,在市场经济的挑战面前,杂技的创新问题引起了杂技艺术工作者的普遍关注。但笔者认为提高杂技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也应该引起广大杂技艺术工作者的重视,并深入研究,以便使杂技艺术更加健康繁荣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获第九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第八次理论作品奖银奖)四、杂技剧的创作思维具有东西方文化叠印的魅力中国杂技艺术以活跃的创新思维、勇于探索的艺术精神,创造了一大批在国际国内屡获殊荣、具有极高艺术含量和观赏价值的作品。《时空之旅》则更是集中了中国杂技节目的经典表演,塑造出梦幻的奇异舞台,引领观众穿越中国杂技的探险历程,力破重重关阻,而带领观众进入杂技艺术  相似文献   

14.
杂技是中国的传统艺术,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进程,这一古老的艺术门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可以说杂技艺术的发展,与提高杂技表演艺术和创造性休戚相关。  相似文献   

15.
我国杂技艺术是伴随着人们社会生产生活而产生的,其可溯之源虽久,可载之史却甚少,对杂技艺术的系统梳理与理论研究则更少。新中国成立后,在旧社会不登大雅之堂的杂技艺术获得了新生,杂技艺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杂技节目在国内外一些大型赛事中屡获佳绩,为中华艺术赢得了世界声誉,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杂技艺术和杂技团体被称为“东方艺术的瑰宝、民族艺术的奇葩、美丽友好的使者”。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杂技是一门古老又创新的艺术,传承和发展是杂技艺术生命力的根源。当前,我国的杂技艺术正处在突飞猛进、高速向前的发展阶段,杂技艺术的发展变革需要我们不断推陈出新,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观众观赏水平的提高、艺术表演市场的繁荣、表演竞争的激烈需要我们提供更丰富多样、更与时俱进的杂技表演。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第四届中国杂技艺术节在河南濮阳举办。本届艺术节上,杂技剧首次被大规模纳入展演,成为真正的"重头戏"。这一全新举措与近年来全国杂技剧创作的发展态势相呼应,传递出国家对杂技剧的肯定和重视。杂技剧是当代杂技人的创新,是进入新世纪后诞生的全新艺术样式。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笔者与全国杂技同仁共同见证了杂技剧的最新发展成果,在此将对中国杂技剧的观察与思考作以分享。  相似文献   

18.
所谓差异化的杂技艺术产品,是指其在特色、内容、形式、道具、表现等各个方面具有独创性和独特性的作品。在当前文化“走出去”战略深入实施、杂技艺术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形势下,同质化的杂技艺术产品越来越难以满足观众多层次、多样性需要。突破传统杂技仅靠发展高难技艺不够、打造差异化的杂技艺术产品,已然成为推动文化“走出去”的迫切需要。黑龙江省杂技团在传统杂技的基础上,结合花样滑冰以及冰舞、冰上芭蕾等艺术,创新打造了冰上杂技艺术产品,冰上杂技将为“文化走出去”提供“成功模板”。  相似文献   

19.
创作与训练     
一、创新与构思 不论哪门艺术,想要适应现代人的欣赏要求,就要不断创新。杂技这门艺术在我国已有三千年的发展历史了,通过一代又一代的杂技前辈们的创新与发展,中国杂技不仅在国际赛场上荣获一块又一块的奖牌。还代表着中华文化艺术出访世界很多国家,让世界观众了解了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杂技人,想要继承和发展杂技艺术,用杂技艺术的肢体语言向世界观众展现了中华民族欣欣向荣的精神,就是要不断创新,成功创新。  相似文献   

20.
中国杂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三千多年的历史传承中,杂技艺术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渐式微,反而日臻完善,愈显生机勃勃。新中国成立以来,杂技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第一个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的艺术品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杂技艺术走出国门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