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传统中国自秦汉以降所通行的君主专制政体,通常被冠以"儒表法里"之定位。以新制度主义观之,所谓法里,即是指法家设计的郡县制、官僚制、成文法制、户籍制等制度,构成了君主专制的正式制度框架;所谓儒表,则是指君主专制以儒家思想作为意识形态基础。法家设计的正式制度框架与儒家意识形态相耦合,便构成了君主专制"儒表法里"的制度体系。这一制度体系在中国传统时期表现出极强的"路径依赖"特征,只是到了近代才为其他模式的政治制度体系所取代。  相似文献   

2.
由于地理因素、化传统等方面的影响,东西方明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不论从产生背景、延续过程上看,还是从历史作用及发展趋势上看,中古晚期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与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不是殊途同归,而是貌合神离,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3.
落后的生产方式,保守的政治化和悠久的历史传统,是中国君主专制制度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相继传入中国,在此基础上,进步的民族资产阶级推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但中国政治民主化任务的完成,仍有待于封建势力的彻底清除和国民政治化素质的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4.
毕凤芹 《新高考》2009,(9):23-26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史的核心内容,不全面理解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就无法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然而一旦涉及到具体的问题,如什么是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它们开始出现于哪个朝代,具体表现如何,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的关系如何,大家往往很少能说清楚。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走了一条和西方不同的道路。中国君主专制制度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严密控制人身,君主专制制度通过官僚制度得以实现,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日趋加强。古代中国封闭的地理环境、农耕自然经济与宗法社会和中国化的宗教促进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探索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君主专制制度的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君主专制制度。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历史必修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四课讲到:“清朝统治者继承明制,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顶峰。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这种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绝对君主专制.又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伴随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鼎盛和衰落而形成、完善与强化。作为本土资源,其中大量经验教训对于完善我国现代的监察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明代女官制度之机构完备。明太祖朱元璋将女官制度纳入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并作为强化君权的措施。它对于禁女宠、贬外戚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1911年10月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君主专制制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研究孙中山的近代化思想与反封建的关系入手,探讨了孙中山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其局限性,进而肯定孙中山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提出实现中国近代化途径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有求必应     
《历史学习》2005,(11):47-48
尊敬的编辑老师,您好。感谢您推出有求必应栏目。现泣血求告:以下三道题究竟应当怎样理解?明建立以后,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君主专制的封建统治。据此回答:1.明朝加强中央集权最突出的特点是A.设锦衣卫,开创了特务机构统治B.加强君权,形成了君主专制统治C.废除丞相,避免了君权相权的矛盾D.八股取士,加强了思想文化的控制此题答案为C,可其他资料也有选A的,我觉得A是开创不是更特殊吗?2.明朝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最突出的是A.废除丞相B.设锦衣卫、东厂、西厂C.八股取士D.编练禁军,由皇帝控制答案是B,可我们用的人教版却在废丞相的…  相似文献   

12.
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教学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两个专业名词,一旦讨论中国古代政治的特点,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绕开的两个重要名词。然而,一旦涉及具体问题,如,什么是中央集权、什么是君主专制,二者开始出现于哪个朝代,具体表现是什么,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的关系如何?则往  相似文献   

13.
孙吴养兵制度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系统地讨论了孙吴的养兵制度。对养兵制与世袭领兵制的关系,将领养兵的现实与实质、方法与途径,以及养兵制度对孙吴政权产生的影响,等等,作了适当的分析、辨证。同时,对世袭领兵制也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世袭领兵制不仅仅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义务,它依然属于君主专制的范畴。  相似文献   

14.
伊凡四世的行政革新主要包括加冕、成立"重臣拉达"和确立衙门制度等三大举措。其中,沙皇制度和衙门制度的确立对俄罗斯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此为发端,俄罗斯逐渐走上君主专制道路。  相似文献   

15.
清嘉庆道光时期官场全面腐败,从根本上讲,是君主专制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封建文化结下的恶果,是权力缺乏有效制约和监督,官场缺乏选贤任能、优胜劣汰的制度保障的结果,根本原因是制度问题,可以说是一种制度性腐败.  相似文献   

16.
西欧君主专制制度是从封建国家向资产阶级国家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政治形态,它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16世纪初,欧洲的封建制度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益发展,开始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这个时期,封建贵族趋于没落,市民(资产阶级前身)兴起,两上阶级势均力敌。在他们的相互对抗和冲突中,君主充当了仲裁者的角色,君主利用市民打击封建割据势力,并从市民处得到财政的支持。专制王权与市民的发展最终建立起君主专制制度。  相似文献   

17.
张莹莹 《文教资料》2011,(12):112-114
监察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政府行政系统内部的自我监控机构,良好的行政监察制度有助于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虽根植于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但其中一些较为先进和有效的监察意识和监察理念却仍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这对于提高当前政府的执政能力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检校”任官的办法萌芽于南北朝后期而初创于隋代,适用于中央及地方州(郡)等各级行政机构中,且在地方机构中更为常见.它是封建君主在任用官吏时采用的灵活通变的做法,也在更深层上反映出封建君主专制强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晚清覆亡后,中国思想文化界、教育界在经过"五四"激烈反传统潮流洗礼后,逐渐形成一种倾向,认为君主专制是近代中国社会落后、无法实行制度更新的罪魁,遂将社会转型与君主专制视为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进而将君主专制一棒子打死,缺乏历史的分析态度。事实上,从世界各国的转型实践来看,君主专制与近代社会转型并没有必然的正相关或负相关的关系,关键在于统治者的作为。晚清政府的失败,究其原因,政事不足远大于政体不良。  相似文献   

20.
高建国 《新高考》2007,(1):37-40
【考点指津】1.归纳袁世凯独裁统治的主要表现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袁世凯篡夺辛亥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