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林桂平 《历史学习》2005,(10):12-17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Ⅲ)中的第三个专题,该专题的内容标准是“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的相关知识点是近年来高考文综和历史单科试卷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我们需要对现有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历程从鸦片战争后至新中…  相似文献   

2.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学术界的大事,对近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很大的影响。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必然性的认识,只有从近代中国社会演变的视角来分析,才能看到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为新文化运动兴起准备了“领导力量”、“思想资源”、“政治条件”、“受众群体”等前提,如此才能进一步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近代中国社会之间具有历史联系和逻辑联系,并进而科学地、历史地分析和评估新文化运动所达到的水平及其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人教版必修3的第16课,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三民主义思想”共同构筑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知识脉络,而思想解放运动发展至新文化运动阶段,其注重反思的特点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严复科学民主思想议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复的科学观内涵丰富,包括了狭义科学、广义科学、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精神等 几个不同层面的深刻理解。严复对近代民主思想理论同样作过诸多的介绍和阐发,涉及到天赋 人权论、民权说、平等自由说、法制建设学说、社会进化论等方面,其理论视野之开阔非当时人所 能望其项背。更可贵的是,严复用自己的语言较早提出并阐述了科学与民主并举的思想,成为五 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民主两面大旗的先驱。严复关于科学、民主以及科学与民主并举的思 想,表现了他在近代新学方面的高深造诣,标志着国人对科学、民主认识的新高度,为中国近代新 文化的形成奠基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5.
“五四”新文化运动发起了一场以“科学”、“民主”和“新文学”为武器的思想革命,向传统文化和封建礼教发起猛烈的攻击,把国人从封建礼教的缧绁中解救出来,唤醒民众的民主自由意识、近代科学行为观念和思想方式,开启人们思想解放之蒙,为国人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奠定了基础,为国人的“现代化”创造了条件,从而客观上推动了中华民族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思想界逐渐出现了主张向西方学习的潮流,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以“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为标志,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学习中,既要重点了解维新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也要了解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历程中的主要贡献及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点,还要学会对重要历史现象、历史事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新文化运动》是岳麓版历史必修3第22课。本课重点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即“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里涉及了几个概念:民主、科学、新旧道德、新旧文学,只有深入理解这些概念,才可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探究其影响。那么怎样才能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呢?我们可以按下面的知识结构图去做  相似文献   

8.
【整体构思】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近代英国诞生了牛顿、达尔文等科学巨匠,最早开始了工业革命,这离不开英国在民主追求中的不懈努力。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高中阶段应加强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发挥历史学科塑造人...  相似文献   

9.
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这次运动是近代中国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潮流。其中,新文化战士所致力探索的思想文化观,为汇合历史的舛错多姿的时论,传播适合中国社会需要的新思潮开辟了道路,也给后人提供了文化选择与建构的若干历史借鉴。本文主要论述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李大钊对传统的封建思想文化观念的变革与取向。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历史上一共经历了三次大的文化高潮,第一次西周——春秋战国——两汉时期、第二次隋唐——两宋时期、第三次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至今。五四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华夏文明转型期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下的涅槃重生动力,其蕴含的爱国主义、科学民主、思想解放等文化内涵,在新时代得以续接、重构、融入到"中西马我"政治文化内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计划、中国梦的实现以及习近平青年观,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期重要的发展创新体现。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走进颐和园,创造新教育”是我校(注:此处指北京市十一学校,下文同)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一个课例。本课寓学习于实地游览,采用问题式教学方式.通过师生、生生的对话,力图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兴衰史和文化价值,体验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认识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创造,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特别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文章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第四子目“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为例,阐述在教学中按照“情境创设—问题引领—史料研读—历史解释—深度拓展”的流程进行问题情境设计,并围绕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分析与解释形成新文化运动的大概念,彰显历史学科的科学性与人文性。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首先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自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近代历史上中华文明遭到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国在与西方工业国家竞争中的落后衰败、被动挨打。因此,"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在讲授近现代历史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历史事件、历史运动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具体来说,在教学中要向学生讲清楚如何看待中华文明到了近代开始落后于西方文明,近代史上西方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如何认识西学东渐潮流,以及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否定等四个方面的相关内容。这将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相似文献   

14.
“德先生”与“赛先生”是我国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的口号,“德先生”号召民主,“赛先生”号召科学。诞生于几十年后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宣传科学、号召民主,不仅与代表传统文化的“孔先生”有着不解之缘,也与“德先生”与“赛先生”有着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5.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人教社版)关于新文化运动是这样描述的: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这个结论在中学教材中似乎已经成为“铁定”。王奇生先生在其《革命的反革命》一书中,以反思的眼光对近代以来的革命话语进行了诠释。  相似文献   

16.
语言文字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我国历来就有“文以载道”的教学传统。对传统文化的“扬”(即继承)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个性,探究民族特性沉淀的过程,继承民族优秀传统,重塑民族精神;对传统文化的“弃”(即批判)主要包括:继承和发扬“五四”新文化运动传统,批判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性糟粕,构建“民主”、“科学”、“和谐”的民族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7.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义务教材十一册《自然》第19课《卵石的形成》一课的教学中,我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取舍部分内容,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变从前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在教学过程中,力求突出科学课程标准理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实验为载体,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想象,做到了“老课新上”,即在老教材的教学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流程为:卵石的成因;认识岩石的风化过程,同时进行验证性实验;指导学生认识河水的搬运作用;指导学生认识磨圆的作用,并进行验证性实…  相似文献   

18.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深刻的含义与深远的意义集中在它的文化方面.它有着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在中国大地上树起了"科学"(science)与"民主"(Dernocracy)的大旗,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第一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系统而深刻地批判,第一次在中国文化中艰难地实践着"破"与"立"的哲学,第一次在当时的中国实现了彻底地思想解放.从这个层面上讲,新文化运动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斯文化运动也有着其自身的局限性,严重点说,对中国文化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将略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兴起,而详谈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以笔者仅有的学识从现代化的角度评判此次运动.  相似文献   

19.
近代以来我国教育战线思想解放和改革创新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宏观上说,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面对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猛烈轰击和以“科学、民主”为核心的西方现代文化的强烈挑战,为实现“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孔子儒学教育理想的精华,使之与现代化相结合,以中西文化为基础创建中华民族新教育”的伟大目标,我国教育战线已经经历了两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和与之相适应的两次高等教育的划时代变革。“从科举到学堂”是20世纪初我国教育战线经历的第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和与之相适应的一次高等教育的划时代变革,促使西方大学理念在近代中国的广泛传播,为我国效法西方建立和发展近、现代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拨乱反正’到‘三个面向’”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战线经历的第二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和与之相适应的又一次高等教育的划时代变革,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念取得了重大进展。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我国大学走上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道路。“从‘三个代表’到‘科学发展’”是21世纪初我国教育战线正在进行的第三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和与之相适应的具有根本意义的教育变革和大学创新,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以人为本自主创新和谐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观为指导,坚持“育人是大学之本”、“科学是大学之根”和“文化是大学之魂”三位一体的大学哲学观,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以中西文化为基础创建中华民族新教育”的伟大目标,开辟我国高等教育和大学更加光辉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全盘西化论”泛指现代中国一切主张彻底改造传统文化、全盘或从根本上接受现代西方以科学和民主为主要内涵的文化思潮,它在促进民族觉醒和文化转型方面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但其历史功绩和现实意义在理论和方法上存在着种种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