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乙酸(1-二茂铁基乙基)酯1与二甲胺反应制备出N,N-二甲基-1-二茂铁乙胺2,收率74%.在正丁基锂/乙醚的反应体系中,化合物2进一步与二苯基氯化磷反应,制备出N,N-二甲基-1-(2-二苯膦基)二茂铁乙胺3,收率18%.化合物3的结构经1H NMR和31P NMR进行了表征,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合成机理.  相似文献   

2.
采用NaBH4/CaC12的还原体系将乙酰基二茂铁还原为1-二茂铁基乙醇。探讨NaBH4、CaC12的用量及反应时间对还原产物收率的影响,得到将乙酰基二茂铁还原的较为理想条件:甲醇为溶剂,投料按FcCOCH3:NaBH4:CaC12=1:3:2,碱性条件下回流1.5 h,1-二茂铁基乙醇的收率达87.5%。  相似文献   

3.
双环戊二烯与一个亚铁离子形成夹心状分子结构赋予二茂铁许多优良性能。二茂铁基聚合物制备工艺成为了二茂铁及其衍生物研究的热点,其制备的功能材料可应用于电化学、光学材料以及生物材料等多个领域。对近年来二茂铁基聚合物的制备、性能以及应用等方面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以2,6-二氯嘌呤和四乙酰核糖为原料,经缩合反应制备中间体2,6-二氯嘌呤-2',3',5'-三乙酰基核苷,再脱乙酰保护基合成2,6-二氯嘌呤核苷.主要研究了在中性条件下,以二丁基氧化锡为催化剂脱除乙酰基的方法,该反应具有条件温和,易操作,后处理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以吡唑、3,6-二氯哒嗪、金属钠为原料,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经两步合成了3,6-二(1-吡唑基)哒嗪,收率93%。  相似文献   

6.
荷正电的二茂铁阳离子静电吸附到末端荷负电的3-巯基丙酸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表面,制备二茂铁-3-巯基丙酸膜电极(Fc-MPA/Au CME).红外光谱和交流阻抗谱证实膜的形成.对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在-0.2-0.5V(vs.SCE)间CV曲线上有一对稳定、可逆的氧化还原峰,Epa=0.168V,Epc=0.117V,对应Fc的氧化还原反应.峰电流与扫速的平方根在低扫速范围内成线性关系,表示膜内电子传递过程受扩散控制,计时库仑法计算膜内电子传递系数D为1.01×10-7cm2/s.膜电极对酸性溶液中的抗坏血酸(AA)有明显的电催化氧化作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测定其氧化峰电流与AA的浓度在8.0×10-6-8.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5,检测限2.0×10-6mol/L.该电极用于维生素C片剂中AA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在室温固相条件下,以氢氧化钠和碳酸钾混合碱为催化剂,用研磨法使芳醛与二乙酰基二茂铁反应合成3种新型二茂铁基双查尔酮,产物未见文献报道,该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无污染,产率较高,产物易分离和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新型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茂铁为原料,以无水三氯化铝为催化剂,合成呋喃甲酰基二茂铁、丙酰基二茂铁,并在此基础上合成了新的二茂铁衍生物二茂铁呋喃甲醇、(R)-二茂铁丙胺,其结构经过IR、1H-NMR法进行了确定.  相似文献   

9.
从二茂铁出发经过酰化、还原、酯化、季铵化四步反应合成出一个新型的具有大空间位阻的1-(1-二茂铁基乙基)-3-金刚基-1-咪唑碘盐配体,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HRMS进行了表征,结构正确,为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10.
采用活性基团拼接法将二茂铁基引入到α-氨基磷酸酯的分子中合成一系列新型的含二茂铁基的α-氨基膦酸酯衍生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1H NMR,13C NMR进行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二茂铁亚胺环金属化合物二茂铁亚胺环钯、环汞的研究及应用,对二茂铁亚胺环金属化合物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推荐一个综合化学新实验—乙酰二茂铁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质研究。以二茂铁为原料,与乙酰氯进行傅-克酰基化反应得到乙酰基二茂铁,然后运用循环伏安法测试它的电化学性质。该实验将有机合成与分析测试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体现了综合实验的要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水热合成方法,得到一个新的化合物:化合物[Cu(I)2(L)2(HL)2]2(H2 Mo8 P26)(Ⅰ)(L:3-(2'-吡啶基)吡唑)(Ⅰ).单晶衍射数据显示,化合物Ⅰ是由双核单元Cu(I)2 L2(HL)2和ε-[H2 Mo8 P26]簇组成.Cu(I)2L2(HL)2具有中心对称性,其中铜离子被有机配体3-(2'-吡啶基)吡唑的2位氮原子和吡啶氮原子螯合.同时,3-(2'-吡啶基)吡唑的1位氮原子连接另外一个金属铜离子.由此形成了一个CuNNCuNN六边形结构,两个铜的距离为3.907A.晶体数据:C32H28Cu2Mo4N12O13,Mr=1299.50,Triclinic,P-1,α=12.388(3),b=12.893(3),c=15.408(3)A,V=2125.8(11)A3,Z=2,Dc=2.030g/cm3,F(000)=1268,μ=2.202mm-1,R1=0.0214 and wR2=0.0584[I>2σ(I)].  相似文献   

14.
柱色谱分离提纯2-氯-5-三氯甲基吡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氯-5-三氯甲基吡啶是重要的医药和农药中间体.研究用柱色谱方法对3-甲基吡啶光氯化产物进行分离和提纯,制备高纯度的2-氯-5-三氯甲基吡啶.通过毛细管气相色谱检测纯度,结果表明产物纯度为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以1—溴己烷,丙二酸二乙酯和丙烯醛为原料,经五步反应首次合成了溴化[2—(5—己基—1,3—二氧环己烧—2—基)乙基]三乙基铵(h).  相似文献   

16.
采用乙酰乙酸乙酯的酯基与格氏试剂反应生成叔醇,再使叔醇消去反应生成α,β-不饱和酮,即1,1-二苯基-1-丁烯-3-酮。实验过程中采用了典型保护基团环状缩酮来保护酮羰基,使酮羰基在与格氏试剂反应中免受干扰。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二茂铁的性质、用途,并对相转移催化法制备二茂铁的实验进行改进。反应后采用水蒸汽蒸馏的方法代替过去的方法,制得了纯度更高的二茂铁,缩短了制备时间,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18.
以天然产物L-脯氨酸为原料,用“一锅煮”的方法合成了四氢吡咯烷衍生物作为定位基团,再与二茂铁甲醛反应,之后经过锂化后在二茂铁骨架上引入二苯基膦,高效的合成了( S,Sp)-1,1’-双(二苯基膦)-2-[(2-甲氧基甲基四氢吡咯烷)甲基]二茂铁双膦配体。产品结构经过IR,1H NMR,13C NMR,31P NMR, HRMS进行了确认。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大学化学专业综合实验——"乙酰二茂铁的合成"中乙酰化方法进行了改进,新的合成方法是以二茂铁为原料,乙酰氯作酰化试剂,在锌粉催化剂下,使二茂铁与乙酰氯发生傅氏酰基化反应得到乙酰二茂铁。改进后的方法不但避免使用磷酸和乙酸酐,更重要的是主要产物除了乙酰二茂铁以外,还得到了二乙酰二茂铁,这种混合产物正好适应后处理时柱分离技能训练时的需要。新的合成方法在实验教学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在茂铁基上含有α-羟基烷基取代基的双聚桥联二茂铁衍生物的电化学特征,讨论了某些影响电化学性质的因素.通过比较分析发现,α-羟基(CHCH_3,CHC_2H_5)对第一个单电子氧化还原电势(P_1)表现为吸电子诱导效应,使P_1值与母体化合物相比有增大趋势,该类化合物均在循环伏安曲线上表现出两对单电子氧化还原峰,具有典型的多组分氧化还原体系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