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版参考》2005,(6):43-43
“圣经”一语,在大部分欧洲语言中的名称,都来自希腊语“书”一词,汉口文译者译成了(《圣经》,给这部书增添了神圣、奥秘、凛然不可侵犯的色彩。(《圣经》是一部宗教法典。它分(《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旧约》共有三十九卷,原是犹太教教义的神学经典,后来基督教兴起,被其全部承受过去,称为(《旧约》,  相似文献   

2.
《出版视野》2006,(1):45-45
“圣经”一语,在大部分欧洲语言中的名称,都来自希腊语的“书”一词,汉文译者译成了《圣经》,给这部书增添了神圣、奥秘、凛然不可侵犯的色彩。《圣经》是一部宗教法典。它分《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旧约》共有三十九卷,原是犹太教教义的神学经典,后来基督教兴起,被其全部承受过去,称为《旧约》,用以区别基督教形成之后编成的《新约》。《新约》也是一部反映巴勒斯坦地区古代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和文献汇编。  相似文献   

3.
“替罪羊”一词是出自基督教的宗教典故。在基督教《圣经》中灼《旧约全书》中说:上帝为了考验亚伯拉罕的忠诚,叫他带着他的独生子以撒到一个指定的地方,并把以撒杀了作燔祭,献给上帝。正当亚伯拉罕要拿刀杀他的儿子时,有个天使出现并加以阻拦,说:“现在我知道你是敬恩上帝的了。”后来,亚伯拉罕便把小树林中的一只公山羊抓来杀了,代替他的儿子作为燔祭,献给上帝。  相似文献   

4.
唐瑾 《编辑之友》1998,(4):44-45
Babel是英语中的一个单词。当首字母大写,中文按音译译成“巴别”,巴别是基督教《圣经》中的城市名,战又释义为“巴别城”。首字母小字的babel意为“混乱、嘈杂声”。这两条释义都与《圣经·创世记》中通天塔的故事有关。说的是自从神按照神的形象,神的样式创造了人之后,“天下人口音言语都是一样。”(见《新旧约全书》第11章)当他们移住东方时遇见一片大平原,就在那里定居,并商量在那里建一座城和一座塔,塔要建得高高的,一直通往神(上帝)住的天上.因而又叫通天塔。天下人这种狂妄僭越的想法使神——耶和华十分担忧,只得“变乱他们口音,使他们言语被此不通”又“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见《新旧约全书》第11章)。  相似文献   

5.
马学剑 《晋图学刊》2022,(5):28-32+40
在实践中,图书馆对基督教文献的分类出现了一些错误,根本原因是《中图法》B97基督教类目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圣经分类不当和宗派分类不当两个方面。由于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存在着很深的关联,因此圣经的内容与另外两教的经典存在诸多相似或相同之处。基督教在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大教派外,还存在若干小教派。宗教领域虽然冷门但不可忽视,应尽快修订类目使《中图法》更符合实际,更为专业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6.
《哀歌》和《哀郢》在古希伯来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中均属具有经典意义的名篇。《哀歌》乃希伯来经典《圣经》中篇幅最短的作品之一,写于公元前586年古犹大王国都城耶路撒冷遭到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攻陷、圣殿被毁、巴比伦之囚事件发生之后。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闻周刊》2004,(37):71-71
★《蚁哥正传》 梦工厂1998年出品。讲述了一 个小蚂蚁拯救家族的故事。本 片是梦工厂第一部电脑动画浪 漫爱情喜剧,也是电影史上第 二部全部由电脑绘制而成的动 画影片(第一部是迪斯尼的《玩 具总动员》)。 ★《埃及王子》 梦工厂1998年出品。以《圣经》旧约中“出埃及 记”的  相似文献   

8.
《圣经》作为一部闻名世界的基督教典籍,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宗教本身。文章介绍了《圣经》中文版本的起源和发展,并对当代《圣经》的几个重要中文版本之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毛峰 《现代传播》2005,(2):120-121
一、媒介即隐喻 ,媒介即认识论诚如评论所言 ,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是对当今时代电子媒介文化一针见血的批评和无可辩驳的分析。他从麦克卢汉的著名警句“媒介即讯息”入手 ,分析《圣经》“十诫”中的第二诫“不可雕刻偶像 ,亦不可制作任何形象 ,仿佛天上地下或水中的万物”的传播学意义 :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上帝禁止人们用符号表现他们的经历 ,因为一旦人们习惯于用图画、雕塑或其他媒介表达一种崇拜对象 ,人们就会执着于这些媒介符号而无法想象、接近并崇拜那抽象的神灵。波兹曼由此推导出一个普遍性的理论命题 :“媒介对于文化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隋书·经籍志》“总序”所载“五十五篇”涉及《隋书·经籍志》的作者与成书,以及《隋书·经籍志》道、佛两部的演变,然历代学者皆语焉不详。“五十五篇”实指“部类”而非“篇序”,其虽源自魏徵贞观年间整理图书所撰“书序”,且此“书序”后入《隋书·经籍志》成其“总序”,但魏徵并未参与编修《五代史志》,魏徵与《五代史志》经籍部分转变为《隋书·经籍志》无直接联系。今本《隋书·经籍志》分四部四十类,附道、佛两部及其大纲,与魏徵贞观初年整理图书典籍时的规划不同,是因《五代史志》对“五十五篇”进行了调整,删除了道、佛两部之细目,究其缘由,则是《五代史志》的官修史志性质以及对前代旧例的遵循。  相似文献   

11.
冷不丁冒出一个“音像杂志”.这是一个“新概念”——对中国人来说.当国家新闻出总署在去年6月批出我国第一个音像杂志刊号时,根本没引起人们的注意,有关部门甚至没有想到发布一条消息.直到获得这个刊号的《党课一小时》杂志不声不响地“火”了起来,才引起一阵轰动.杂志的概念,若是追溯到古代,指的是信手记下的笔记,“志”在这里作“记”解.而现代  相似文献   

12.
(一) 《粤大记》是明代郭棐私撰方志之一,他还主持纂修过《广东通志》、《岭海名胜记》、《岭南诸夷考》、《四川总志》、《右江大志》、《宾州志》、《夔州府志》、《夔记》等书,是一位在史学领域颇有成就的学者。《粤大记》是记述明代万历及万历以前广东概况的一部史志,尤其以记载广东农民起义与名人传记为详,内容十分丰富。该书在历史上只刊刻过一次,流传甚稀,现海内仅存一部,至为珍贵。此书原为清末南海曾钊所藏,书上钤有“面城楼藏书”印记,后归番禺徐信符所得,抗日战争以后,徐氏“南州书楼”藏书散出,部分珍善本流落在香  相似文献   

13.
唐宋时期是中国地志编纂的成熟阶段,不仅出现了许多总记全国州县地理的总志,还出现了大量的专记一州一县,甚至一镇历史和风土人情的地方史志。其中以宋代,尤其以南宋居多。现存唐宋地志中,除《舆地广记》、《舆地纪胜》、《方舆胜览》和《吴郡志》等少数地志外,其余地志均记及一州或一县至周围各州县之里程,或称曰“八到”,或称曰“四至八到”,或称曰“地里”,或称曰“道里”,或称曰“境土”。如《元和郡县图志》记苏州“八到”云:西北至上都三千三十里。西北至东都二千一百七十里。南至杭州三百七十里。正南微西至湖州二百一十…  相似文献   

14.
力惠 《出版参考》2005,(6X):30-30
据台湾媒体报道,面临经营困难的经典传讯文化公司最近将旗下的部分业务进行处理,经过多方考虑,旗下的EZ系列语言学习杂志(包括《EZ TALK美语会话志》、《EZ BASIC基本美语志》及《EZ Japan流行日语会话志》最终由台湾出版界新锐——日月文化集团接手。接续经营后,日月文化出版集团将承担EZ系列杂志原订户所享之全部权利与义务。另外,筹划中的“开学计划项目”,也将于今年八九月推出。  相似文献   

15.
一、概念澄清:基督宗教不等同于基督教 首先要澄清一下概念,那就是基督宗教不等于基督教.虽然一字之别,但内涵差以千里. 在世界范围内,天主教、东正教、新教被统称为基督教,都以《圣经》为经典.在中国,基督教则专指"新教",又称为"福音教"或"耶稣教";在我国,基督宗教是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的统称.  相似文献   

16.
《圣经》自公元前后结集成书以来,即成为基督教会的典籍,它对西方的社会与文化产生的影响之大,难以估量。当历史步入19、20世纪之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了飞跃发展,《圣经》才逐渐脱去神圣的外衣,恢  相似文献   

17.
江怡和伍晓明先生的对话是针对伍著《吾道一以贯之:重读孔子》而起的,对话的大背景是中西两种文明传统的比较,关键词是《论语》中的“微言大义”和西方基督教传统引发出的“他者”。我以为将大背景和关键词合在一起,可以用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西方文化中的“神人二分”作为核心议题标而出之。以孔子的名义产生经久影响的《论语》可以放在“天人合一”的参照系中来解读,一如作为西方文化经典的《圣经》可以放在“神人二分”的参照系中来理解。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中的那个“一”是一种“宇宙精神性的博爱”,它化生万物、长养万物.自然也包括人在其中,这样将其贯彻于古今中外、家庭社会及人伦自然,无处不见其和谐的统一性。而西方的神就是上帝,他创造了宇宙万物,为自然、社会和道德立法.他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创造者——“绝对他者”.宇宙万物既然是由上帝造的,那么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他者”之性.所以对待“他者”的态度既显示出自己的神性也显示出对待神性的态度,这种“显示”表达了西方人对神的创世奇迹的敬畏和末日审判时期待被救赎的恐惧。所以西方人对于“他者”具有复杂的情结,一般人取名多以“使徒”命之,如“保罗”、“约翰”、“彼得”等,就是那些我们耳熟而未详的哲学家如康德和列堆纳斯等.也都取名“依曼努尔”(上帝保佑之意)。更有趣的是,近代以来,西方出了哥白尼、达尔文和弗洛伊德,他们的科学发现“颠覆”了“神人二分”中的三个核心概念:日心说颠覆了上帝于无中制造宇宙的概念,生物进化论颠覆了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制造人类的概念,心理分析颠覆了神赋灵魂以善性和理性的概念。这“三大致命性打击”将《圣经》从西方人哲学和科学的殿堂中请了出去,把它安放到教堂的经坛上,这样就区分开了知识与信仰、理性和情感之间的关系。《论语》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却没有遭受《圣经》那样大的“磨难”,原因在于它不是从“绝对他者”的地位出发的,而是在知识(主要是社会伦理)和信仰、情感和理性之间保持了很好的平衡。《论语》的价值不是靠神迹和恐惧来体现的,而是启发人直接参与其中,是人替天行道的过程,所以中国百姓的名字中有许多是表达自己言行价值的.而不是模仿圣贤之名,如“贵仁”、“怀德”、“中行”、“宏道”之属。所以,解读《论语》可以找一个反差巨大的参照系,如西方的《圣经》,始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夫子的“川上之叹”和宋儒的“民胞物与”。单纯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志·报业志》续修,是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的工作。为积极配合我省报业媒体全面展开的《山东省志·报业志》续修工作,从本期开始,在《青年记》推出“修志园地”栏目,旨在帮助修志工作搭建一个业务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欢迎从事《报业志》编纂工作的同志踊跃赐稿。来稿请寄“济南市经十路46号《山东省志《报业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邮编:250014。[编按]  相似文献   

19.
王京山 《出版参考》2009,(21):28-28
《圣经》是由39卷旧约,27卷新约,共66卷书组合而成。《圣经》作者有四十余人,身份差异极大。其中有大卫、所罗门这样的一国之君,有宰相旦以理,有祭司以斯拉、省长尼希米,有先知以赛亚及耶利米,以及接受专门训练钻研高深学术的使徒保罗;也有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如彼得、约翰是渔民,阿摩司是牧人,马太是税吏,路加是医生。这些作者的身分、地位、学问、性情、风俗习惯等迥然不同;而且每个人的写作风格与形式大不相同,《圣经》包括了史记、  相似文献   

20.
本书译者王东亮在《译后记》中说,“《符号学原理》不是一部经典”,“《符号学原理》是一本符号学入门读物”,其价值就在于“它的启蒙性、入门性”。但是,我想说的是,它虽然是“一本符号学入门读物”,却是一本最值得选择和最值得信赖的“符号学入门读物”。 《符号学原理》用简洁的语言,条理清楚地梳理了源于索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