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纸副刊要适应新形势,办出鲜明文化特色,就更应重视文化含量,副刊的文化特征包括精神内涵、艺术品位和人文特征等诸多方面.其文化特征应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加以审视.  相似文献   

2.
报刊界有这样一句话:"新闻招客,副刊留客".重视报纸副刊,历来是中国报纸的优良传统.然而,随着现代传媒业的发展,信息传播的途径和手段日益丰富,副刊在纸质媒体中的地位和功能日渐萎缩.面对这种困境,如何办好报纸副刊成为传媒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特质性"的副刊可以探索出许多新路子,摆脱报纸的同质化.所以,副刊并非人们茶余饭后的点缀,它亦有其文化自觉与价值.日前,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会长丁振海就"报纸副刊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接受了本刊特约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3.
1872年创刊于上海的《申报》通常被看作是中国报纸副刊的肇始者,它也开创了中国报纸140年来"凡有报纸必有副刊"的传统.报纸副刊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纵观中国报纸副刊自近代产生、发展至今的状况,可以看到它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报纸副刊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国近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副刊提高报纸文化品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专家曾经说过:"如同报纸的理论版代表报纸的理论水平,报纸的副刊反映报纸的文化品位."这句话恰到好处地概括了副刊在文化宣传方面的作用. "提高报纸品位,抵制低俗文化"绝不仅是口号,更应该是传媒人的理念与行动.不久前,<青岛晚报><青岛早报><半岛都市报>等媒体连同山东22家晚报生活类媒体共同发出倡议,抵制媒体低俗之风.这一举措在业内和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提高副刊文化品位方面,<青岛晚报>通过实践,提出了营造健康向上的"绿色文化"的办刊口号,并总结出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由暨南大学新闻学院薛国林、侯东阳等著的《中国报纸专副刊文化》一书近日已由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出版。该书从文化角度探讨中国当代报纸专副刊的发展状况,对我国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地报纸的专副刊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提高报纸竞争力当务之急是从文化方面对专副刊进行整合的观点,以及专副刊文化面临的挑战和对策。著名新闻学者方汉奇教授评价说:"这部著作把中国报纸的专副刊从历史到现状作了系统全面的概括和总结。一册在手,可窥全豹。"  相似文献   

6.
在人们的印象中,副刊是一个静态而具有文化气质的报纸板块。然而,随着都市类报纸的市场化特征,副刊,尤其是都市类报纸的副刊已经逐渐呈现出两个特征:一是新闻特性,二是大副刊结构。新闻特性是核心,是本质,围绕这个本质  相似文献   

7.
新闻报纸的文艺副刊,以文学艺术、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作为主要发表对象,其本质还是受着报纸新闻性特征的制约。副刊发表的文章在指导思想、选材、文章篇幅的长短,甚至于在某些具体的写作方法等方面,都必须充分考虑报纸的特点和要求,以适应报纸的需要。因此,副刊有别于专业文艺刊物,有其独立的新闻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村读者成为报纸受众一族.随之而来的是诸如"乡村文化"之类的内容成为众多报纸,尤其是农民报以及面向农村发行的科技报等涉农类报纸副刊发展的方向.涉农类报纸副刊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民读者的文化生活,但相对于比较匮乏的农村文化设施、文化阵地来说,涉农类报纸副刊的内容设置更应该着眼于对整个农村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报纸四大构件中新闻、评论、副刊、广告可谓缺一不可。一方面,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副刊就参与构建并推动着地区和民族文化的发展,相对于其他三个要素,副刊是最能体现报纸文化个性、区域文化特色和民族文化品质的构件。读者对报纸鲜明"个性"的把握,往往首先来自对副刊的阅读刊的"另类"思考。如今,在新闻出版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报纸的副刊版面急剧减少,这已成为报界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副刊的读者在减  相似文献   

10.
冯并先生在其专著<中国文艺副刊史)关于副刊的本体,认为"副--佐于报纸,副而成其为刊--有相对独立的编辑形态".此其一.其二,副刊有整体上的文化或文艺的色彩.由是观照,报纸副刊的传统正在淡出我们当下的生活和当下的报业,所谓淡出,说的是传统的副刊精神正在丢失.现在的报纸副刊,细读下来,总感到时尚有余、文化不足,消费有余、精神匮乏.报纸副刊传统的淡出是基于对传统副刊的一个判断.  相似文献   

11.
副刊代表着一张报纸的文化品位和“软实力”,体现着报纸编辑的办报智慧与社会责任。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文化繁荣发展方面,在引领文化潮流、传播生活新知、丰富人们精神生活方面,报纸副刊特别是主流报纸的副刊,应该扮演一个活跃的角色。就应对媒体竞争而言,副刊是报纸的独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副刊不副     
近几年,随着一轮轮改版热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报纸实行"扬新闻、抑专副刊"的政策,全面强化报纸的新闻性.新闻版急剧扩张,专副刊尤其是文化副刊因被排挤而处于边缘化"失语"状态.  相似文献   

13.
副刊代表着一张报纸的文化品位和“软实力“,体现着报纸编辑的办报智慧与社会责任。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文化繁荣发展方面,在引领文化潮流、传播生活新知、丰富人们精神生活方面,报纸副刊特别是主流报纸的副刊,应该扮演一个活跃的角色。就应  相似文献   

14.
副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既彰显着报纸的品位,也代表着报纸追求的境界。更有研究者称"副刊是滋养民族文化的一条血脉"。《大足日报》创办于1984年,近30年来,报纸多次改版,但一直保留了副刊,且其地位不断得到强化,常年坚持了《龙水湖》(文学副刊)、《大观》(地域文化副刊)和《读书》三个副刊交替出刊,形成  相似文献   

15.
报纸副刊“突围”的适应力和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操慧 《新闻实践》2009,(7):8-10
辩证地看,报纸副刊"式微"之征兆,正是孕育其新的发展机遇的催化剂.如果说"适应力"更多的指一种生存能力和快速反应力的话,那么报纸副刊的竞争力就是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吸引读者、影响读者的能力与实力,当然这也是报纸自身文化扩散和品牌构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副刊,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张报纸的素养和品位。"报纸耐不耐看,主要看副刊。"著名报人赵超构一语道出了副刊的地位。好的报纸副刊,是陶冶读者情操、净化读者心灵的"精神家园"。然而,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副刊已成为报纸争夺读者眼球的一个重要武器,有些副刊更是已经成了报纸的品牌。然而,随着社会文化多元化趋势加  相似文献   

17.
办好报纸副刊的意义,已有专家完整而细致地阐述.副刊由于可读性、知识性、贴近性、文艺性较强,成为报纸"留客"的一大招数.义乌商报多年的实践.其中突出的特色就是,把地方文化资源当作"富矿",充分挖掘,特色经营,将专副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品位.  相似文献   

18.
正"新闻揽客,副刊留客。"这句强调报纸副刊地位和作用的报界名言,在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化的潮流下,是否还有其现实价值?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报纸副刊承载着引导社会文化的潮流、培育人民健康审美情趣的任务,如何才能完成?从我们坚持办好江西《井冈山报》副刊并创办《庐陵悦读》的实践来看,回答是肯定的。将报纸副刊建设成温馨厚重的文化绿地,一直是我们的追寻与  相似文献   

19.
这几年,报纸专副刊逐渐萎缩,多数报纸的充实和发展,都以挤掉专副刊类的板块为代价.<厦门日报>自2001年全面改版以来,在办版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专副刊统一的识别功能,即以闽南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本土化风格.  相似文献   

20.
报纸的副刊和专刊往往是一个地方地域文化的反映,从其版面的设置和内容风格可以看出报纸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底蕴.在进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报纸副刊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研究时,我们发现上海、北京、广州等地报纸专刊和副刊都各有其独特的文化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