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0 毫秒
1.
流媒体的技术可供性是数字时代视听文化生态最重要的形塑动力:其一方面推动了视听符号、文本和项目在当代媒介环境下的极大增殖,推动了媒介文化的视听化转向;另一方面也赋予视听内容新的意义和价值体系,带来了整个视听文化基调的转变。文章基于技术可供性的理论视角,探讨流媒体化作为一般性进程对当代视听文化的影响。研究认为,流媒体的技术可供性促使用户形成了个人化、圈层化、情感化的媒介经验,进而不断培育着一种注重参与性、体验性和交互性的数字视听文化;源于传统影视商业和接受机制的观念,传统影视在流媒体时代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这启示我们采用一种既开放又尊重经验的研究策略。流媒体技术的普及持续推进当代媒介生态的感官转向,未来媒介与人的关系将首要由人借由视听文化体验所获得的感官愉悦界定,而流媒体视听文化不过是当代人类信息文明向内坍缩的又一症候,需要以更具反思性和批判性的思维加以审视。  相似文献   

2.
任军庆  刘娜 《视听界》2013,(2):65-68
2012年国家广电总局对网络剧、微电影的引导和规范,成为网络视听行业飞速发展的助推剂。基于业已成熟的视听与网络技术,视听网站的发展日趋成熟稳定,用户可以轻松实现影视剧集的分集点播、节目晚会的段落式回看、社交化的收视体验等,网络视听的优势再度凸显。过去的一年,既有政策方面的优惠,又有市场的完善、技术的升级,是互联网视听行业飞速发展的一年。  相似文献   

3.
2月28日上午,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举行第一部中国视听新媒体蓝皮书-《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视听新媒体蓝皮书)发布会,权威发布和全面展示中国视听新媒体近年来的发展成果,分析发展路径,展望发展前景,为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支持。近年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不断创新,世界媒介传播格局发生了深  相似文献   

4.
<正> 视听元素介入促成媒介集成的高峰:一个新帝国的诞生 在视听元素介入之前,网络中流动的是文本和图片。这就是说,在视听元素介入之前,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还仅仅只是一种“双媒体”。但是视听元素介入以后,情况完全变了,第四媒体开始集成了所有的媒体表现形式,开通过它天然的充满魔力的技术元素(例如,超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AR与VR技术的视听融合逐渐在儿童出版业中得以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数字化阅读模式;实现了儿童出版物的虚实结合;促进了儿童出版业多样化形式的发展;提升了儿童出版物的视听体验。AR技术和VR技术与童书出版的全面融合,必将打造出高品质的图书内容和阅读体验。相信不久的将来,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必将引领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6.
庞亮 《中国广播》2009,(10):38-41
以收音机为代表的视听工具是广播电视媒介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它的发展与变化也是广播电视事业变迁的重要见证。新中国成立60年来,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突飞猛进,视听工具经历了革命性的发展与变化。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视听工具的革新属于传播技术的演进,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范畴之内。因此,传播技术的进步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进步。从根本上看,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视听工具发生巨变的决定力量。回顾这60年,视听工具发展和变化的历史,实际上就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进步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7.
赵蓂 《东南传播》2021,(9):87-89
京剧是一种依托于传统文化,以虚拟写意为特征的表演艺术.随着京剧生存样态和传播方式的改变,其视听空间不断被重塑.京剧的视听空间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指人在物理空间中的的"存在空间";而媒介技术作为一种物质性要素,是促成这种空间的转向的重要结构性力量.京剧的视听空间转变以其艺术传播规律为基础,而这种重塑也让其传播产生了新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电视现场直播是利用先进的音视频技术将现场的动态转换成音视频信号再通过接收传达给观众的一种传播方式。由于现场的事件(节目)发生、发展、结果与视听对象接收到的信息是同时进行的,这便产生了较之传统的录播节目更具吸引力的视听魅力。  相似文献   

9.
当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所推动产生的媒介融合大潮是谋划广播影视发展的总体背景。传统广播影视和各种新兴视听形态正在汇聚和走向现代视听传媒。从广播影视到视听传媒转型的概念、路径和目标日渐清晰,传播模式、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发展格局和监管体制随之发生革命性变化。广播影视呈现发展视听化、视听融合化、视听社会化和视听无处不在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10.
<正>视听新媒体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而其发展必须富有其特色和创新。本文从视听新媒体发展现状着手,分析视听新媒体目前与电台电视传统媒体协调发展的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视听新媒体概念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伴随着卫星通信、数字化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创造的,类似于电台传统媒介但又有区别的的一种传播载具。包括直播卫星电视、数字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公交移动电视等。  相似文献   

11.
袁峤 《传媒》2015,(17):44-45
视听节目伴随着新媒体传播,逐渐包围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不断占据着我们的闲暇时间.现在无论家里家外、何时何地,捧读图书报刊的人越来越少,观看视听节目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当下传媒文化的主流产品应该是视听节目,而不是传统的图书报刊.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更新与迭代,视听节目的表现力与影响力越来越大,与传统图书报刊相比,广播、电影、电视、广告、手机、网络等传播的视听节目,具有更强的技术性、商业性和娱乐性.尤其当下人们的生活环境被钢筋水泥、金钱物欲所包围,人们的情绪被冷漠困顿、焦虑无常所影响,格外需要从视听节目中得到心理安慰和精神解脱,或者说视听节目更能满足广大受众的心理减压和心理抚慰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战迪  卞祥彬 《编辑之友》2023,(1):52-57+101
在文化产业数字化进程中,平台作为一个实践性、应用性议题获得广泛关注。在从影视传播到视听传播的技术转向中,平台意识作为一个关键性要素,基于垂直化传播、社群营造和分布式架构,不仅重构了信息的流通方式,更在根本上改写了信息的表现形式和生产关系。文章从平台意识出发,深入探索视听内容的多模态转化、生产关系之变和创作研发的理念革新。研究认为,未来视听内容生产的方向将是以平台媒体为圆点的数字化叙事,而平台意识的核心则是对体验感的不间断地深度沉钩和淬炼。  相似文献   

13.
简明 《传媒观察》2006,(11):51-52
在数字技术和产业资本运作的推动下,传统电视内部四分五裂,由楼宇电视、网络电视、移动电视和手机电视等组成的视听新媒体方阵崛起,瓜分蚕食着传统电视媒体的广告份额,广告收入向这些新兴的视听媒体分流。楼宇电视,无聊时间的“卖点”2003年1月,在上海媒体业界轰动一时的高级商  相似文献   

14.
视听档案协会协作理事会2004年联合技术研讨会将于2004年6月24日至26日在加拿大多伦多的Isabel Bader大剧院召开。研讨会将召开3天,主题为“视听遗产的保护:媒介转换及其利用。”预计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300至400名参加者。  相似文献   

15.
新兴传媒     
《传媒》2012,(1):8
正我国首个国家级网络视听产业基地落户上海12月1日,国家广电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了部市合作协议,共建我国首个国家级网络视听产业基地,这既是国家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的重要途径,又是国家推动文化大发  相似文献   

16.
视听新媒体作为一种新业态,借助于高速发展与持续创新的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和通讯技术,在近几年迅速崛起,并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特别是2010年“三网融合”试点实施以来,关于视听新媒体的研究获得了新的进展,出现了诸多值得关注的观点,视听新媒体的发展历程与概念界定、发展现状、问题与应对策略、社会影响与未来趋势以及规制与监管研究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要主题。文章通过对近年来关于视听新媒体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在成果总结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与薄弱项,为视听新媒体后续的研究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沉浸式新闻相关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如何在技术介入、生产流程、视听语言三方面重塑了沉浸式新闻的生产及新闻生产中真实性和严肃性的原则,并探讨了沉浸式新闻现存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引言 曾几何时,百姓收看视频的唯一渠道是有线电视。但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通讯技术的不断创新,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的蓬勃发展,媒体行业涌现出一股新的浪潮,以其个性化、交互性、多样性等特点区别于传统媒体,以网络视频、移动电视、手机电视、IPTV等形式刷新着人们的视听接收方式和生活习惯,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被业内称作“视听新媒体”。  相似文献   

19.
随着视听作品大量涌现,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其版权保护问题愈加棘手,必须进一步完善与发展《著作权法》,从法律角度给予视听作品明确的规定,采取可行的技术保护措施,建立完善补偿金、集体管理等制度,健全视听作品出租权,使视听作品的著作权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20.
朱菱艳 《出版参考》2016,(10):58-59
《中国儿童视听百科·飞向太空》 (以下简称《飞向太空》)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于2016年最新推出的一种新型儿童百科,其最大的亮点就是将多媒体视听技术运用到书中.“视听百科”,顾名思义,就是看得见影像、听得到声音的百科图书.将视频技术和AR增强现实技术与传统出版物相结合,会带给读者一种神奇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