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降B大调三部创意曲》在巴赫的《三部创意曲》中,是较难演奏和学习的一首,本文针对巴赫《降B大调三部创意曲》的教学要点进行研究,通过对练习方法、曲体分析、难点剖析、背谱等方面的分析,让学生对演奏、学习巴赫有正确的理念和方法,为更好的学习、演奏巴赫其他作品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巴赫的《创意曲集》是学习钢琴复调技术最好的中级教材,在教学中以巴赫时代的演奏习惯去认识并掌握好巴赫的音乐风格,是演奏巴赫作品时应考虑的首要问题。在演奏巴赫作品时要注意下面几个因素:横向的线条,乐旬的安排;竖向的和声及对位法;对装饰音、节奏的处理;速度和力度的把握,等等。  相似文献   

3.
巴赫不但对音乐作品、音乐体裁上有所创作,在钢琴的作品和复调演奏上更是达到了一个顶峰,被称为“音乐之父”。我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必须去了解巴赫的音乐思维方式,去了解他的作品的结构、作品的演奏技法、作品的创作意图以及作品的风格等多个方面,才能更好地演奏好他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巴赫不但对音乐作品、音乐体裁上有所创作,在钢琴的作品和复调演奏上更是达到了一个顶峰,被称为"音乐之父".我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必须去了解巴赫的音乐思维方式,去了解他的作品的结构、作品的演奏技法、作品的创作意图以及作品的风格等多个方面,才能更好地演奏好他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J.S巴赫一生创作了浩如烟海的作品。他的音乐承袭了文艺复兴至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形式,不仅使复调音乐达到最崇高,精致的境界,同时开启了后人对复调音乐,平均律和赋格曲等音乐技巧的篇章。而《二部创意曲》又是巴赫最为重要的入门级的一部作品,是所有钢琴爱好者必学的一套教材。本文就通过全面分析巴赫二部创意曲的部分作品以及学习重难点,让每位弹奏者都能更好的理解和演奏巴赫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巴赫有极多的钢琴复调作品,文章从正确把握巴赫作品的风格、音乐的表达以及巴赫作品的触键三个方面探讨了巴赫作品的演奏技巧。文中对巴赫作品所蕴涵的宗教似的风格进行了阐述,研究探讨了巴赫音乐的复调性、层次性,并以笔者自身演奏巴赫作品的心得体会,对巴赫作品的演奏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7.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出生于1685年,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在我们的概念里巴赫即是"巴洛克"时期的代名词,他的作品是巴洛克时期宫廷和宗教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音乐——复调音乐。本文笔者将对《二部创意曲》的第七首——e小调二部创意曲的音乐风格和演奏做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8.
王宇歆 《林区教学》2008,(3):99-100
通过对巴赫作品演奏感受与对作品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总结了巴赫无伴奏提琴作品的演奏风格。一方面,对巴赫作品中的节奏与音准、表情与演奏术语、弓法、技巧方面进行了详尽阐述说明;另一方面,将诸多演奏家诠释作品的不同风格进行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9.
巴赫的《创意曲集》是演奏《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的基础。由于原乐谱中均没有详尽的乐句划分标识,而令钢琴学习者感到困惑。以巴赫的《二部创意曲》为例进行分析,可以对巴赫复调音乐钢琴作品的句法划分有所了解:一、了解乐曲主题结构和对题结构的形态特征是句法划分的基础。二、明晰主题及对题的展开变形方法是正确进行乐句划分的保证。三、判明乐曲的终止式及终止形态是掌握乐句陈述之后形成段落特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复调作品是手风琴演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手风琴的演奏及学习中,复调作品的训练是不容忽视的技术课题;通过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总结出五点,加以分析解决,从中了解巴赫时期乐器演奏在力度、速度、触键等方面的特点,使演奏能准确的接近原作风格。  相似文献   

11.
乐感是一个乐者的基本要素,良好的音乐感能够促进乐曲艺术魅力的展现,同时也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音乐的感染力。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拥有准确、流畅的音乐感能够更好地发挥所弹奏的作品。本文从钢琴演奏的这一方面出发,对乐感及钢琴演奏的乐感培养进行深入探索,以便使弹奏者能够更好地驾驭音乐。  相似文献   

12.
钢琴演奏是一门表演艺术,演奏者通过钢琴用音乐语言来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和特定的音乐形象。任何时候,音乐表现总是第一位的,本文从研读乐谱,培养高师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理解力以及表现欲这几个方面阐明了提高高师学生钢琴演奏表现力的基本过程,对于高师的钢琴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乐句的划分是一种艺术,要求演奏者具备最佳的学识、技巧、乐感和判断。要深入乐句之间内在逻辑的联系,整体的处理分句的表情,才能准确完整地表现音乐作品。本文从钢琴演奏中乐句划分基础—句法结构,以及钢琴演奏曲式结构中的分句与演奏的关系入手,以实际钢琴曲谱为例阐述了"起承转合"的钢琴演奏原则。  相似文献   

14.
巴赫钢琴《d小调赋格曲》是一首三声部复调乐曲 ,与《d小调前奏曲》合为一首套曲。学习这首乐曲 ,可以了解到赋格曲作为复调音乐中最重要的体裁所具有的一些基本特征 ,并研究在演奏上如何把握好这些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即 :乐思展开的不间断性 ,各个声部相互间此起彼伏的进行以及节奏连绵不断 ,音乐一气呵成等  相似文献   

15.
钢琴具有音域宽广、音量宏大、转调移调便捷、织体独特、音色丰富、高音清脆、中音丰满、低音浑厚、音色、演奏法变化无穷、可以表达各种不同的音乐情绪等演奏优势。但同时钢琴也有律制、音准方面的局限,音高连续性的局限,音区、音域的紧张度过于中性化,音色表情不足,特色演奏法不具个性等不足之处。充分了解它的优势与局限,既崇尚其"王"者风范,也要在实践过程中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有效的克服。  相似文献   

16.
情感的宣泄是艺术最重要的功用之一,音乐艺术是最能拨动人心弦的艺术,音乐艺术的意象也直接与人的生命情感相联系。音乐是表现情感,诉诸情感的艺术。关于音乐风格的表达与情感相关。对于音乐风格与情感的研究古已有之,钢琴对诠释音乐风格的范围更具广泛性;对情感的表达更丰富。同时,在钢琴演奏中的情感在表现音乐风格方面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二泉映月》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后经储望华先生改编的钢琴曲《二泉映月》以其多声性而成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代表作之一。文章作者从钢琴曲《二泉映月》的音乐本体出发,论证其在曲式、旋法和音乐风格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并引伸出有关演奏法上的一些基本问题和探讨,试图全面解读《二泉映月》的音乐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作曲家和听众的中介,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表演解释在音乐理解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针对四位钢琴演奏大师演奏同一音乐作品音响版本的速度差异进行阐述,以期为钢琴演奏和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如何处理音乐作品是钢琴教学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方面。音乐作品处理能力既不是单纯的乐感,更不是一味地追求技术,它是一个融文化素养、乐感和技术于一体的一个个人素质体系。文章以钢琴教学为例,试图从分析和理解钢琴作品、正确的读谱、旋律的演奏三个方面入手,探讨高师钢琴教学中音乐作品处理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巴赫创意曲的艺术内涵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庆 《德州学院学报》2002,18(3):97-99,30
巴赫作为18世纪的重要音乐代表人物,他的一生对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以巴赫二部创意曲为对象,深刻剖析了形成巴赫音乐风格的历史背景,发现了威尼斯的宗教、文化、建筑艺术等对巴赫音乐创作的影响.通过对作品的剖析,挖掘了巴赫音乐的深刻内涵,多层面的展现了巴赫创意曲贴近大众生活、高度统一和谐、富有个性的深刻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