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香空结雨中愁”,这是李商隐《浣溪沙》中的诗句。在这首诗里,李商隐就是用雨中的丁香结作为人的愁心的象征,这也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手法。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受中国古典诗歌艺术营养的深深陶冶,在《雨巷》中诗人塑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象征性的  相似文献   

2.
我出生在一个干部家庭,爸爸是一家机关的处长,妈妈是高级工程师,因此,我的家庭富裕而又充满乐趣,这也就养成了我那固执任性的性格,我听不进任何人的话,只是一地一意孤行。有一天清晨,我刚刚起床,又听见妈妈唠叨的声音:“诗雨,快去弹琴,快去。”我懒洋洋地答应着:“知道了。”可却依旧趴在热乎乎的被窝里享受着。妈妈见我没有动静,又在喊:“诗雨,快去弹琴呀!”我极不情愿地去弹了几下琴,就盖上了琴盖。  相似文献   

3.
写雨中的风景实际上是写人的心境。雨的迷蒙表示着生命的某种缺憾,某种惆怅。雨成为古代诗人表现心情、心境的一个稳定的意象,不管天是否下雨,只要心情不好,那就让诗下雨吧!雨是冰凉的,诗是悲凉的,情是凄凉的。  相似文献   

4.
雨!胡琳瑶雨淅淅沥沥地下打湿了透明的窗打湿了窗下的檐雨淅淅沥沥地下打湿了行人多彩的雨衣打湿了行人斑驳的雨伞雨淅淅沥沥地下打湿了你的肩打湿了我的发雨依旧在下打湿了我的回忆也打湿了你日渐远去的笑脸湿落的心:这是高一女生写的诗。诗是用来吟诵的,诗是用来宣泄情绪的。许多诗用不着深奥的哲理,用不着华丽的辞藻,只需循环往复,复沓递进,直至诗心;只需渲染情绪,凸显诗眼,直至意境。一个打『湿』,贯穿全诗,表达了江南少女在梅雨季节中被打湿的心绪。三句一节的形式,简洁,洗练,雅致。雨淅淅沥沥地下,一次次地打湿景物、人事及感情,直至…  相似文献   

5.
唐宋,是古典诗词最为灿烂辉煌的时期。在唐宋纷繁的诗词意象中,让人涵咏不尽的是多姿多态的“雨”意象群。打开唐宋诗词作品,到处听得到沙沙雨声。杜甫诗中“雨”意象出现了246次;李商隐也是写雨高手,诗中有关“雨”的意象出现了73次;柳永也对雨有所偏爱,作品中通过雨的意象运用,从而营造出万千情愁的手法不下15处。真可谓雨意信手拈来,秀外慧中、以柔为美的民族个性被融贯在纤柔的境界之中。本文试将唐宋诗词中的“雨”意象分为喜悦之雨、愁苦之雨、清雅之雨、禅理之雨四类,并就其各自蕴含的人生意义进行分析探讨。一、喜悦之雨在喜雨诗中…  相似文献   

6.
1.爸爸、妈妈答应星期六带巴奇去野餐。2.可是星期五下午,天突然下起雨来。如果明天还下雨怎么办呢?3.正在洗碗的妈妈没听清巴奇的话。妈妈一定不知道怎样才能让雨停下来。5.巴奇跑到窗户边,他把躺在窗台上打瞌睡的小猫吓了一跳。妈妈,你能让雨停下来吗?4.6.巴奇想问问小猫知道不知道怎样才能让雨停下来,小猫却吓得逃走了。七7.好心的雨啊,请你停下来吧,快停下来吧!为什么一定要让雨停下来呢?撑着伞去野餐,一定很特别!真是个好主意!好心的雨啊,请你停下来吧,快停下来吧!妈妈,不好了,雨停了!雨停了不是更好吗?12.10.夜里,巴奇躺在床上听着雨…  相似文献   

7.
<正>"以诗解诗",就是让学生学习用诗词的语言和思维去解读诗词,以便更好地领会诗人、词人的情感,感受古典诗词的独特艺术形式和韵味。"以诗解诗"的过程就是为古诗词教学营造出一个诗词的氛围,使学生受到更多古典诗词文化熏陶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虹赞     
还记得很小的时候,每场沥沥夏雨过后,我总要推开房门,光着脚丫站在湿漉漉的大地上,去找寻虹。那条美丽的七色彩虹啊,犹如一座巧夺天工的天桥,横跨天际.每一种色彩都是一首诗,一个跳动的音符,一个甜美无声的微笑!真的,我好喜欢虹!也曾不解:为什么虹姑娘总要等雨娘娘过后才跟我见面呢?长大了,我终于从书本上得知:雨后,太阳光折射到千万颗小水滴上,由于发生色散而形成了  相似文献   

9.
雨过山村     
雨里鸡呜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注释浴蚕:古时用盐水选蚕种。浅译风雨声中听得山村里几户人家 的鸡在-1,我来到了竹溪村路上 的板桥前。年轻的媳妇和小姑 相互召唤着去选蚕种,闲着无事 做的只确庭院中的那棵栀(zm) 子花了。士鱼;这首诗写出了农家’E”紧张的劳动生活, 具有浓郁的乡土 飞思。雨过山村@王建!唐~~  相似文献   

10.
隔岸观火     
《新作文》2004,(12)
是谁今夜头脑发热彼岸升起熊熊烈火引来一群人围观还有一些指责水来水去搬运不及另一边看得津津有趣有人倒下有人逃离有人幸灾乐祸有人哭天抢天……我们在火光中寻找自己我们在死亡里看到公平总是担心灾难降临不敢相信自己眼睛一生总看不大分明突发事件和危难发生时,是最容易考验人心的。这首诗中的无情火灾,就折射出了几种人的不同心态及行为方式,在残酷的事件中展览了人间众相,在心灵的天平上称出了各人的分量。诗雨诗语ShiyuShiyu隔岸观火!530023$广西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中学部初三(4)班!郑妍  相似文献   

11.
怕妈妈     
龙头: 过新年了,可爱女孩诗雨准备给远方的两个好朋友送新年礼物。一个是男孩壮壮,一个是女孩盈盈。诗雨知道壮壮最喜欢踢足球了,于是给壮壮买了一个小小的足球模型。诗雨和盈盈一样喜欢臭美,于是诗雨给每人买了一个美丽的蝴蝶夹。她认真地把两个人的地址写好,然后交给稀里糊涂的爸爸,拜托他帮自己寄出去。 爸爸会记得把礼物寄出去吗?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吗?这个温馨的节日祝福故事由你来续写![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汉民族古典叙事诗远远逊色于抒情诗,个中原因,众说纷坛。本着诗是语言的艺术,诗的本质必得通过语言的本质去理解这一语言本体论的精神,文章分析了汉语言文学特性,叙事诗的语言建构,两者间的语言关系等问题,从中寻求古典叙事诗不发达的内在原因。并力图对古典叙事诗的一些问题作出语言上的相应解释。  相似文献   

13.
唐宋,是古典诗词最为灿烂辉煌的时期。在唐宋纷繁的诗词意象中,让人涵咏不尽的是多姿多态的“雨”意象群。打开唐宋诗词作品,到处听得到沙沙雨声。杜甫诗中“雨”意象出现了246次;李商隐也是写雨高手,诗中有关“雨”的意象出现了73次;柳永也对雨有所偏爱,作品中通过雨的意象运用,从而营造出万千情愁的手法不下15处。真可谓雨意信手拈来,秀外慧中、以柔为美的民族个性被融贯在纤柔的境界之中。  相似文献   

14.
相对其他体裁的课文而言,古典诗词更简练、含蓄、深刻,更耐人寻味,但学生学起来却有些难度,有些枯燥;再加上教师的教法单一,便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使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习古典诗词,笔者尝试了如下方法,收效显著。一、学习之前,运用绘画与音像材料激发学习兴趣封建时代的启蒙课本绘图《千家诗》,不知滋养了多少代炎黄子孙,至今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学习古典诗词之前,我推荐给学生一本绘图《千家诗》,那一幅幅形象生动的插图强烈地吸引着每一位同学兴味盎然地去了解诗中的叙事,体会诗中的情感,感受诗中的意境,议论诗中的哲理…  相似文献   

15.
诗中雨     
如游鱼喜爱细雨,如白云眷恋蓝天,如婴儿贪恋母亲的怀抱,我爱诗,更爱诗中雨。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中描绘的是怎样一种雨啊?是一种无声胜有声、最具春之魅力的雨。那雨在人们心中化成一支优美的乐曲,像乳燕的呢喃,又像绿叶与花瓣亲吻时发出的细响。你滋润万物,却无声无息,这是多么宽阔的胸襟啊!  相似文献   

16.
《雨巷》的发表表明戴望舒的创作风格发生了转变。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性意象,使情与景巧妙结合起来,并将现代表现手法与古典诗词艺术融为一体,追求节奏感,让读通过自己的联想而产生共呜,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诗语·诗味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中.中国古典诗歌积淀形成了特有的言说方式和审美特质——诗语与诗味。从文章体式的角度讲。诗语与诗味充分体现了古典诗歌的独特性。我们以阅读常规文体的方式阅读古典诗歌,读不懂诗;以鉴赏常规语言的方式鉴赏古典诗歌。  相似文献   

18.
《雨巷》是我国1930年代现代派诗歌代表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载望舒的现代派诗是在象征派和新月派诗歌之后,借鉴和吸收了它们的长处,并加以古典诗词的养分铸就而成的。通过对戴望舒艺术成熟的标志之作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一艺术探索的历程,同时也可更深入的品味和理解《雨巷》的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19.
雨神     
小老鼠的眼泪,就像窗外的雨。 “都说好了,今天要去吱吱游乐场玩过山车的!如果不去游乐场,  相似文献   

20.
李宪乔喜写雨诗,所写雨既有愁雨、苦雨,亦有诗雨、美雨、禅雨。其雨诗笼罩着阴郁的基调和迷离的朦胧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