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培养释词、用词的能力呢?我采用了如下方法。一、直观演示法有的词语,本身具有直观的特点,如表颜色、动作、物体的词语。教师可利用图片、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或教师的表情、动作等帮助学生理解。如释“彩虹”,我用彩色图片演释;释“蹲”,我用动作表示;释“鸡冠花”,我拿实物给  相似文献   

2.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正确理解词语意思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理解词语的方法有许多,而采取直观理解词语的方法可以使学生的感受更深刻。教师可以借助动作表演、画面展现、言语描述等手段来降低学生理解词语的难度,提升学生的词语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3.
观察一年级学生解答基本应用题的过程可以发现,学生选择运算方法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根据个别词语选择算法;第二种是根据暗示选择,或是根据教师的表情,某种动作、某种图形;第三种是在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四则运算意义选择算法.显然第一、二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因此,教学基本应用题时要十分重视帮助学生分清条件和问题,熟悉数量关系,建立“问题—条件—算法”之间的联系系统.变式训练是其教学的一个基本坏节.1.变化使用的词语如“黄花5朵,和红花合起来一共是8朵,红花有几朵?”这种形式的练习,可以使学生避免出现那种只根据题目中的个别词语来选择运算方法的倾向.又如,通过解答“体育  相似文献   

4.
张瑾 《湖南教育》2004,(5):30-30
变“理解下面词语”为“通过不同方式来理解你不理解的词语”。“理解下面词语”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课文中教师认为学生需要理解的词语让学生进行理解。而“通过不同方式理解课文中你不理解的词语”,首先在对词语的选择上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根据自己情况进行词语选择,就满足了因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产生的不同学习要求。其二,对词语理解的方式也多样化。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直接问老师、问同学等,都能达到理解目的。其三,对词语解释的方式也多样化了。学生根据自身体验来解释,如用词语造句,找出该词语的近义词或者反义词,用手势、动作来解释等。  相似文献   

5.
绘形。有些词语所表现的景物,生活中不常见,教师可通过简笔画,勾勒物体形状,让学生来理解这个词语。如教“帐篷”时,我画了一幅示形图,然后指名来解释词语,学生解释得很好。   绘色。用彩色粉笔简单描绘现实生活中的有关景物,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如教“苍”字,我用彩色粉笔画了一棵青松,然后问苍松的“苍”字是什么意思 ?学生答出“青色”的意思。   绘景。联系上下文意思设计简笔画,可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和作用,加深对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的理解。如教《咏柳》一诗,我设计了一幅简笔画…  相似文献   

6.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效语境帮助学生灵活理解词语。如借助文本创设语境,在对话中推促词语理解;借助对比创设语境,在比较中推促词语理解;借助拓展创设语境,在延伸中推促词语理解。  相似文献   

7.
体态语言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特定的身体态势。体态语言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的作用。例如,它可以生动模拟、再现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活泼程度,可以辅助言语突破教学难点等。其中最突出的作用是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五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一次科技活动》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飞机在空中灵活地做着各种动作:时而盘旋上升,时而俯冲下降,时而翻着跟头,时而侧身飞行……”其中,“盘旋上升”、“俯冲下降”以及“时而”等词语,三年级小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据此…  相似文献   

8.
在执教《黄山奇石》一课中,我从以下四方面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做了一些探索。首先是初读。要求学生标出自然段中句子的序号;同时,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其次是解词。教师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尤其”的意思,用造句的方式体会重点词语“好像”的意思,用图片、简笔画等直接解释“陡峭”“翻滚”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借助工具书,弄懂“仙人”等词语的意思。三是析句。分析句子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基础环节,也是指导学生自读会读的基础环节。教师要教给学生分析句子的方法、程序。如指导学生分析第二自然段时,要学生明确这…  相似文献   

9.
王华 《湖南教育》2005,(6):14-14
利用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来达到理解词语或句子的目的。如第一册《看图学词学句》中有两个比喻句不好理解,教师就引导学生一步步看图。首先看图上的花怎样,学生一看就知道花长得美丽、可爱。教师点拨道:小朋友和花都美丽、可爱,所以把小朋友比作花朵,这叫‘打比方’。”通过插图,学生很快就理解了难懂的比喻句。利用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利用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理解“一群”这个词时,教师根据意思画了五只白色大雁聚集在一起,学生很快得出“一群”是“好几只”…  相似文献   

10.
一、坚持用英语教英语用英语教英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有利于向学生提供大量说英语的示范,便于学生口头模仿;有利于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欲望,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要多说英语,用英语组织教学。一开始学生可能不习惯,听不懂,教师可以借助实物、图片、模型,配以手势、动作、表情等来帮助学生理解。只要教师坚持说英语,学生就会逐渐提高听的能力,不懂的句子渐渐听懂了,不熟悉的话语渐渐听熟悉了,不清楚的词语渐渐听清楚了。听力理解提高了,开口说就有了依据和保证。二、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教师应该给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学生…  相似文献   

11.
词 语一般有两重意义。一是字面意义 ,即字(词)典字上所作的解释 ;一是情境意义 ,即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所隐含的意思。对学生来说 ,后者不易理解。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现列举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几例 ,谈如何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一、从词语所在的句子中找解释有的词语 ,在本句中便可找到解释。如“那时候 ,秦国理屈 ,就没有动兵的理由”中的“理屈”就是后面“没有理由”的意思。(《将相和》)有的句子 ,前半句把词语的意思表述了 ,后半句才出现这个词语。如 :“这就是人们…  相似文献   

12.
目前语文教学中,学生理解词语借助于《词语解释》《词语手册》等课外辅导材料来实现的现象比较多。 学生如果对课外辅导书籍过于依赖.势必导致学生自主理解词语能力的降低。让学生学习一些理解词语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理解词语的兴趣,无疑是教师们应该积极努力的方向。以下是几种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表情动作是情绪的一种外显形式,包括面部表情、体态表情和言语表情.教师的言语信号代替不了表情动作,两者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教学时教师完全呈现在学生面前,使教师的一切行为都具有可视性,所以教师必须在较好地以言语传播知识信息的同时,在表情动作上下一番功夫,达到两者的有机结合.马卡连柯说过:“高等师范学校应当用其它方法来培养我们的教师.如怎样站,怎样坐,怎样从桌子旁边的椅子上站起来,怎样提高声调,怎样笑和怎样看等等,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的《诗话二则》是学生课内自读课文。如何使学生读懂课文并有所得,教师的备课和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里,就词语理解、自渎提示、练习三个方面谈些粗浅的意见。 一、词语理解的方法 1.联系比较。课文中有三个“始”字,教师可指导学生从句子表达的意思进行比较,得到正确的理解。“始”为副词,多用于谓语之前。课文中的“始”字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开始,如“始欲着‘推’字”中的“始”字(见《推敲》),可解释为“开始”。与这个“始”字意义相近的有“初”字(义为“起初”),著《诗词改字》者洪迈就用了“初云”、“初曰”。另一种是表示后面的事情乃紧接着前面的事情而发生的,如“始定为‘绿”和“至‘用’字始定”中的“始”字(见《诗词改字》),可解释为“才”。 2.适用已有知识。课文中“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中的“时时”,系副词,常表示动作行为的多次发生。课文中“留连论诗”中的“留连”,系形  相似文献   

15.
讲解词语,重要的是要把词语的含义讲准确,这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词语用法的基础。所谓把词语讲准确,就是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讲清讲准词语在具体课文里的真正含义,让学生对这个词语的意义和感情色彩都有正确的理解。在学生的作业中,由于他们对词义理解片面而造成词语运用上的毛病并不是少见的。譬如,我在学生的作业中看到这样的句子:“天汾小学是举世闻名的。”“下课了,老师溜出教室。”显然,句中“举世闻名”、“溜”两词都用错了。“举世闻名”就是名闻全世界,用它来说明—个小学是大词小用;“溜”,是偷偷地跑开的意思,含有贬义,用它来说明老师走出教室就不恰当。学生这种运用词语的毛病,是与教师没有真正讲清楚这些词语的意思有关的。怎样把词语讲解准确呢?我认为,认真备课,教师先弄懂课文里词语的含义,是讲清讲准词语的先决条件。在备课时,教学参考书上的词语解释可以参考,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因为在一篇课文里,  相似文献   

16.
具有明确任务的任务型教学,通过设计任务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教学时间和训练时间,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学、教师更有效的教;改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热情,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和素质,进而提高学习质量. 一、创造真实语言环境 1.动作演示.教师可以用目标语发出指令,如:Please put on/take off the hat.Let's put up this map.先演示,然后让学生用动作去完成,促使学习者理解语言指令与被期望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将习得语言内化.在学习动词run,jump,dance,名词arm,circle,形容词happy,sad,tired 等时,教师可以边说边用表情、动作表示,学生边跟着说,边做出表情、动作,这样学生就会学得快、掌握得好.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第二学段词语教学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如何让词语教学充满灵性呢?一、借助表演,感悟词义教学《金子》时,我首先让学生从课文一、二自然段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并让学生把这些词语写下来。结果学生自读课文后写出以下词语:“蜂拥而至、一无所获、扫兴离去。”通过朗读,在基本理解词语意思的基  相似文献   

18.
阎笔画具有简约而又直观形象的特点。把简笔画恰当地运用干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边讲边画,可以形象地传达出教学内容,而学生视听结合,听来生动具体,容易理解教学内容。一、加深学生对词义的理解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词语可惜助实物或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而教师事先找实物.制作图片又比较困准,若采用简笔画则既容易又省时。有些词语很抽象,教学时老师边画简笔画,边作适当的讲解,学生既看又听,便能很好地领会词义。如教学《草原》中“勾勒”一词,可以让学生看老师用线条画出物体的轮廓就是“勾勒”。“翠色…  相似文献   

19.
词语训练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不少教师采用的词语教学方式是让学生查字典,并将字典上的解释抄下来,或是用抽象的语言给词语下定义。如“辛勤”就说是辛勤劳苦;“严肃”就是神情、气氛等使人敬畏。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对理解词语能力还不强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不适用的。学生即使把词义背得滚瓜烂熟,也不一定就真正理解了。词属于第二信号,只有当它与第一信号(即它所代表的客观事物)联系起来才有意义。基于这种认识,我在学法指导中把词所代表的“客观事物”作为中介来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当学生学习某个词语时,我就尽量把这个…  相似文献   

20.
理解词语是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基础,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当课文中出现大量需要理解或体会的词语时,教师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拿出工具书来查阅,而是要根据词语理解的需要,采取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借助想象、运用对比、借助角色体验等多种策略,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帮助学生尽可能地在运用中内化文本语言,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