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自我效能感和就业能力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自我效能感和就业能力的关系,并以广东各高校266名在校大学生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对就业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我效能感对就业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我效能感在职业价值观与就业能力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由此得出建议:大学生应积极培养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同时努力提高自我效能感,进而提升自身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量表》等问卷,随机抽取405名高职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探讨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职业成熟度三者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职业成熟度三者呈显著相关;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可以通过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来预测职业成熟度。因此,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成熟度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女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层次不高已成为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职业自我效能感差是引发该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介绍了自我效能的内涵和女大学生群体特征,分析了影响女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女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举措:营造平等、健康的校园文化,培养女大学生准确全面的自我评价能力,提高女大学生信息能力,增强女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  相似文献   

4.
以高职院校学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选择职业价值观问卷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问卷研究了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高职生职业价值观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高于大一学生;不同性别的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男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大于女生;高职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既有外界因素又有主观原因。本调查旨在研究内在主观因素与职业决策的关系,从而找到影响在校大学生进行职业决策的因素。本调查采用自编《大学生职业决策量表》,以河南大学等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调查发现,自我效能和职业价值观两个因素对职业决策有显著影响,并且男生的自我效能感高于女生,理科生的自我效能感高于文科生。男生在职业价值观上的得分高于女生,理科生在职业价值观上的得分高于文科生。男生在职业价值观上更倾向于从事有成就感、有经济报酬、有助于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的职业;理科生相对于文科生更倾向于做有成就感、有经济报酬、有助于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职业价值观、职业自我效能与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387名大学生采取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职业价值观、职业自我效能与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关系.并得出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职业选择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特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研究以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为工具,对华北地区780名1~4年级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当代大学生六种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职业选择、自我评价、自我需求,压力抵抗,问题应对和信息收集;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存在性别、年级、专业差异,且受到家庭经济地位的显著影响;针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特点提出若干干预建议,力求对提高大学生的择业自信心,顺利进行职业决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是决策者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完成各项任务所必需的能力的自我评估,提高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对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职业决策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受年级、性别、家庭等因素的影响,提出完善就业教育体系等方式提高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增强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  相似文献   

9.
通过《主动性人格问卷》、《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和《就业压力问卷》对399名大学毕业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就业压力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主动性人格大学生就业压力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在当前就业形势和职场情境下具有重要意义,相关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亟待提升;大学生自身可通过行动实践,积累成功经验、合理设定目标,学习积极的归因方式等方法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学校、家庭、社会也应为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职业自我效能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职业自我效能理论是一种全面的、综合的职业心理学理论,它是用自我效能理论来研究职业领域的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职业自我效能影响着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选择和职业调整等职业行为,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学业坚持性。因此高校职业指导要重视学生职业自我效能的培养,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大学生本身就业能力的不足和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的不足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一是培养学生的职业必备意识,二是重视学生整体素质培养,三是实施全员参与的全程式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四是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模式,五是开展创业教育。通过这些途径,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人文教育,文章提出应通过对高职院校职业价值观课程、职业心理课程、法律法规课程,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来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4.
“行动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行动导向研究的理论,通过对高职建筑类专门用途英语"行动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旨在说明高等职业院校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推行行动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励学生实现专业英语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英语综合素养,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8+X+1"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改革力图从职业发展、就业技能训练、实战演练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激发学生主动性,将普适性就业指导与多元需求的个性化辅导相结合,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发展。  相似文献   

16.
This investigation applied, as the theoretical base, a model of student persistence and departure (Tinto, 1987) to explore the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and integration.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identifies students' perceived confidence (self-efficacy) in their ability to plan and execute vocationally relevant tasks in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The sample comprised 418 underprepared students.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There is an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and integration (overall, social, and academic) for underprepared college students. The variance in students' integration can be explained by their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and by their initial goals and commitments.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surpassed all other variables in explaining the variance in overall and academic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se research results,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variable in future studies of integra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 should b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direct relationship of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to persistence and attrition, and if a relationship to persistence is found, then the rationale exists for the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testing of interventions aimed at increasing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专业社团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高职院校专业社团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方面的影响,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抽取四百多学生样本,包括参与社团和无参与社团的学生,通过数据分析,结果发现:社团成员的领导能力、奉献、道德、创新等四种职业素质显著高于非社团活动成员,"知识"因素上也高于非社团成员;社团成员中男生的"领导能力"显著高于女生;在社团中担任干部的学生在"领导能力"和"知识"这两种职业素质上显著高于干事。同学参加社团活动的频率和其所具备的职业素质具有显著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IT类专业高职学生学业规划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业规划可以帮助学生认清自我,提高就业竞争力,但是目前IT高职类学生学业规划意识淡薄,对于高职类学生学业规划的研究基本空白。根据IT类专业的特性,提出了IT专业的学生制定学业规划的要求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职业院校人文素质课程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体现职业活动导向的人文素质课程,对于创新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品质,丰富学生的职业情感,促进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