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同济大学102周年校庆之际,2009年5月23日,全国马克恩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揭牌仪式在同济大学举行.来自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教育部、市委宣传部、市教卫党委、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市委党校等部门的领导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全国几十所高校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共上海市教卫党委书记李宣海与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维凡共同为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揭牌.  相似文献   

2.
2011年9月6日,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高层论坛在新疆大学和新疆师范大学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杂志主办,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和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承办。来自教育部社科司、中共中央党校、国家  相似文献   

3.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7):F0003-F0003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起始于1957年建立的华南师范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2012年正式挂牌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年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实力稳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2006年获全国首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在教育部第四轮高校学科评估中获评A等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相似文献   

4.
2011年12月24日,"当代欧洲马克思主义:借鉴与启示"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国内的20余名学者与会,并展开了  相似文献   

5.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2):F0004-F0004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首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省委宣传部与兰州大学共建学院。学院秉承"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兰大精神和"胸怀家国、勤学敏思"的院训院风,已建设成为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理论宣传等重要阵地。历史悠久,发展快速。1950年设立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室,开创了新中国西北马克思主义教育先河;1988年成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系,在全国率先招收培养马克思主义基础专业的本科生.  相似文献   

6.
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担负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近几年来,全国各大高校纷纷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师资力量、学科建设、教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通过搜集整理全国810所公办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科研机构的相关信息,对公办院校中已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发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相似文献   

7.
2011年10月22-23日,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的"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高层论坛"在湖北武汉举行。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理论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和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办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理论研讨会2009年6月25日在吉林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9.
2013年12月6-8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的“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高层论坛”在海口举行。  相似文献   

10.
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2009年6月13日至15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第一次全体会议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南开大学举行.教育部社科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部分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和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21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级学科点负责人等7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2011年7月16—17日,第六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暨第二十九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学术研讨会在昆明理工大学顺利召开。会议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与学术研究会、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联  相似文献   

12.
全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2009年4月在苏州大学召开.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维凡,江苏省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胡金波,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国强,苏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卓君,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靳辉明等出席了会议.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展开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3.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问题,由《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心主办、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第四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论坛于201 1年6月10-12日在大连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论坛主席顾海良,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徐维凡、教育部社科中心副主任赵军及辽宁省委高校工委、大连理工大学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马绍孟、杨瑞森、梁柱、逄锦聚、周新城等专家学者以及《中国教育报》等报刊的负责人、全国近70所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线教师共130余人与会.  相似文献   

14.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06年8月。主要教研机构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世界经济与政治5个教研部;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2个研究所;设有教育部  相似文献   

15.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4):F0004-F0004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全国第三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平台发展良好。拥有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教育部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安徽师范大学基地、安徽省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基地等8个省部级平台,同时主办面向全国高校辅导员的指导性学术期刊《高校辅导员学刊》。  相似文献   

16.
7月27日至28日,由天津市委教卫工委德育处主办的天津市高校2003年两课教育教学研讨会在津召开。会议对近期在天津市开展的高校两课教学管理体制及师资队伍建设的调研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在高校如何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推进三进工作进行了研讨。会上同时进行了天津市高校两课教学科研网络资源中心的揭牌仪式及建设情况汇报。该中心以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为依托,将要建成天津市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互动交流的新型教学网站。教育部社政司副司长徐维凡、思想理论教育处副处长陈睿、天津市委教卫工委德育处处长李克敏…  相似文献   

17.
根据市政府教卫办、市委党校下达的课题,我们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分别调查了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华东化工学院、中纺大、上医大、上海工大、中医学院、海运学院、机械学院、铁道学院、建材学院、工程技术大学、上大工学院等14所高校,并实地参观考察了7家校办合资合作企业(以下简称校办合资企业);还走访了市府教卫办、市高教局、市高教研究所、市外资工作委员会、市高创科技发展总公司的领导及专家。现将调查情况综合整理成此报告。一、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2):F0002-F0002,F0003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前身是1953年学校成立的马列教研室,2010年成为独立建制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是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广西师范大学共建学院、广西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1984年开始招收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1998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点,2005年获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07年获批全国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受教育部委托,我校承担了在思政课中开展“六个为什么”教学试点工作。一年来,在教育部的精心指导下,在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我校面向全校64个班级、近万名学生开展试点,并以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问题解析式”教学模式,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多学科支撑,广泛采集、系统解答学生疑问,有效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力推动了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20.
日前,由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联合举办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丛书”出版座谈会在清华大学召开.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求是》杂志社原总编辑邢贲思、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李文海、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捷、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副局长张磊、中央组织部组织一局巡视员李其森、全国社科规划办原主任张国祚、中央编译局秘书长杨金海、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维凡、中央党校马理部副主任韩庆祥、北京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王民忠、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史秋秋、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召集人、北京大学教授陈占安、教育部社科司教学处处长陈矛、北京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贺亚兰以及《求是》政治编辑部副主任杨绍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主编冯雷、《教学与研究》主编齐鹏飞、《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刘书林、《高校理论战线》编辑部主任杨海英等40多位领导、专家和嘉宾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