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文化和艺术形象曾一度在西方被妖魔化:“黄祸”“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此起彼伏、,在文化冷战模式中,西方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崛起加以遏制。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南海东海局势表明,长达千年的“汉字文化圈”已经在半个多世纪“去中国化”中被消解了.“汉字文化圈”已经被“美国文化圈”取代,导致中国目前遭遇文化软实力的屡屡被掣肘。因此.我们应该以更积极的文化态度,进行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  相似文献   

2.
《母婴世界》2011,(9):134-135
“翡翠”.初人中国时被称为。非翠”。清朝初期翡翠从缅甸通过第二条丝绸之路运入中国,而当时中国出产的和阗玉被称为翠玉.当缅甸硬玉流八云南一带时被分辨出这不是中国的和阗玉即翠玉,即将之称为非翠,也就是“不是中国的翠玉“的意思。  相似文献   

3.
不务正业     
77名中国留学生被加拿大驱逐,只因“不务正业”:中国留学生“不务正业”的问题已引起移民部高度关注,陆续有中国留学生被移民部发现已不在学校就读而遭取消学生签证。根据移民部统计,去年总共有77名中国留学生签证被取消,全年各国留学生签证被取消人数达到492人,中国留学生列在“榜首”。  相似文献   

4.
壶口的黄河     
在中国看水,看“中国”[入选广东省高考试卷时,“中国”的双引号被去掉。——编者(下同)]的水,只能是[“只能是”改为“最好到”]黄河。九寨沟的水总[“总”被去掉]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嫌太小[“嫌太小”改为“有点小”],文人味太重, 不像是水,倒像是个[“个”字被去  相似文献   

5.
中国葫芦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葫芦曾被先民推崇到神位祈求生育 ,后来葫芦另有的“福”、“禄”、“多子”、“平安”的含义被应用到民间美术的各个领域 ,成为受中国大众喜爱的图样  相似文献   

6.
茄子时刻     
地理课教过,中国产煤最多的地方是辽宁省抚顺,产铁最多的辽宁省鞍山,所以抚顺被称为中国的“煤都”,鞍山被称为“铁都”。  相似文献   

7.
在1999年12月29日被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1年10月被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认定为“国家权威检测质量达标放心品牌”;2002年5月被国家认定为“中国学生饮用奶定点生产企业”。2002年9月  相似文献   

8.
中国写意画之“意”,容易被错误理解为主观之意、抽象之意、“图形”之意。从“写意画”的艺术理论阐释的角度,通过对中国写意画的“意境之意”、“形似之意”、“设色之意”等方面的解读,可以诠释中国写意画之“意”。  相似文献   

9.
刘长乐,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他被尊为“佛商”,当选过“中国企业领袖”,被传媒称作“智者”和“大亨”,是香港人传说中的“神秘的大佛”。  相似文献   

10.
吉林江城中学1993年由薛宝库创建,是吉林省首批民办学校。2001年进入吉林省重点中学行列,先后被评为全国“社会满意十佳民办学校”,“全国民办教育百强学校”,荣获“中国民办教育创新与发展贡献奖”。校长薛宝库当选“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理事长”,被评为“全国中学十佳卓越校长”,荣获“中国最受尊敬的民办教育家”称号。  相似文献   

11.
被我们当下所言说的这个作为概念的“中国”并非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近代以来产生出来的,是思想在这段历史里活动的主体,也因此,这种思想才被称作中国思想。它是中国思想史的核心命题。与它在中国思想里相伴随的是西方,它们构成了中国思想的基本格局。西方是“中国”的工具,作为“用”的一面被“中国”利用着,“中国”通过西方将自己明确为中国思想的本质。但对于思想而言,它只是思想的一个逻辑学环节,它在这个环节里表现得十分紧张,因为它意识到它正被描述为人的反面存在着。思想正在努力摆脱“中国”这个环节获得自由的表达。然而,这个努力目前依然还在这个环节里进行的。  相似文献   

12.
人文视野     
辽河流域被确认为“龙文化”的摇篮“二月二,龙抬头。”这是中国民间流传甚广的一句谚语。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被称为“龙的传人”,但对“龙”的起源一直说法不一。最近,中国考古学家根据最新考古发现研究确认,龙最早起源于辽河流域。中国发现较早的龙纹是雕刻在商代青铜器上的,但那并不是时代最早的“龙”。早期的“中国龙”形象真正被发现是在辽河流域。2003年午底,考古学家在辽宁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现了1件玉龙。经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苏秉琦教授等人鉴定,这是中国发现最早的红山文化  相似文献   

13.
从教学思想发展史的角度看,中国古典教学传统是“学-教”传统,而非“教-学”传统。赫尔巴特教学阶段论传入中国之后,中国古典的“学-教”传统被终结,以“教-授”或“教-学”代替“学-教”。这种影响经过凯洛夫的教学法在基础教育学校的课堂被固化。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使中国古典的“学-教”传统与当下的“先学后教”主张产生了交织点,但这个交织点往往被“先学后教”论者忽视。“先学后教”的思维方式是线性的,教学论研究需要打破这种思维方式,以过程性思维研究课堂,从“元素”的视角解读课堂,进而形成基于“元素”立场的课堂分析方式。课堂分析的元素立场,打破了赫尔巴特以来课堂分析的线性流程观点,融入中国传统哲学的整体性思维,找到适合于课程改革理念的课堂解码方式。基于“元素”立场,“教-学”“接受-发现”“情境-问题-探究-练习-应用”等教学模式的讨论被赋予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共和国长子”,“一重”曾经被周恩来誉为“国宝”。在55年的发展历程中,“一重”一直努力承担着重型装备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的光荣任务。  相似文献   

15.
学问难成     
中国产煤最多的地方是辽宁省抚顺,产铁最多是辽宁省鞍山,所以抚顺被称为中国的“煤都”,鞍山被称为“铁都”。某次月考试题:中国的煤都是( ),中国的铁都是( )。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中国威胁论”被西方媒体和国际问题研究者大肆“宣传”的同时,“威胁中国论”作为所谓的新角度,又被他们不断的做文章。继“谁养活中国人”话题之后,“谁养活中国老人”又成了一个新话题。本文就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形成原因,解决途径等方面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祸国殃民的“四人邦”出于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反革命需要,大肆宣扬历史唯心主义,大搞“古为邦用的影射史学”,借古讽今,以古乱今,把一部丰富多彩的中国历史,篡改为所谓“儒法斗争史”。发生在近代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也被生拉硬扯地纳入“儒法斗争”的模式。结果,太平天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质被抹杀了,推动社会前进的伟大历史功绩被否定了,作为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主力军的人民群众,被他们丑化成为“法家”推行“进步路线”的清道夫和马前卒!“四人邦”这种“污蔑农民革命斗争,污蔑中国历史,污蔑中国民族”的卑劣伎俩和反动罪行,必须彻底揭露和批判。  相似文献   

18.
七巧板     
木头人 《作文大王》2013,(12):F0003-F0004
七巧板是我们祖先发明的一种智力玩具,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它与“九连环”“鲁班锁”“华容道”等中国传统智力玩具一起,被外国人称为“中国难题”。  相似文献   

19.
外国人到中国来了,还被称为外宾。可是一个中国公民如果从湖南来到北京、从山西来到上海,他(她)就会被叫做“外来人”。既然是“外来”的,也就会被另眼相待,自然不会和“宾”混淆起来。这不,“外来儿童”如果要在公办的正规学校上学,就得交所谓的“借读费”。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居然还是“国家规定”。  相似文献   

20.
“狂”范畴在中国思想史及文学史上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然而,在中国传统美学发展过程中,由于“中和”始终被视为最高准则,“狂”通常被当做一种异端的审美风格。作为对“中和”的突破和补充, “狂”在文学及思想文化发展中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丰富了传统美学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