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说起语文,我们总是有些无奈;对于语文老师,我们总觉得有些距离。我们爱语文,爱的是课外的语文,我们反感课堂上死板的说教;我们爱语文,爱的是美好的诗篇,我们讨厌虚情假意的八股腔调。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又到了,在祝贺老师的节日时,我们想说,语文老师,我们爱您,可爱您并不容易! 特约主持人:何郁  相似文献   

2.
择校收费存在已久,择校生也由此派生。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出现了将收费额与教育质量好坏挂钩的做法。到1996年,出现了采用以分数作为标准,线内公费生、线外自费生与借读生三者并存的局面,较为规范的半开放教学质量市场应运而生。而近几年,全国各地的择校收费更是有愈演愈烈之势。有关的原因,社会上也讨论颇多:有人认为是因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有人觉得是过去我国对教育发展所采取的“重点制”所造成的“重点校”与“普通校”之间的差异;还有人觉得是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家长对高质量教育产生了迫切需求的结果。不管择…  相似文献   

3.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的心情十分地沉重。他们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又一次次地浮现在我的眼前。他们都很幼小,正是同小伙伴们尽情嬉戏,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年龄。本来,他们应该欢欢喜喜地坐在教室里,应该无忧无虑地行走在明媚的阳光中,然而,今天,他们却带着满身的伤痕、带着心灵的创伤,在痛苦辛酸中流浪,在风雨血泪中挣扎……  相似文献   

4.
“学校只关心学生的分数,对学生心理和思想的了解却几乎是一个空白……”南阳学生蒋多多把对高考的不满写在考卷上,用双色笔答题,目的是希望各科成绩为零,以引起社会重视。因为用双色笔答题,她“文综”被判为零分。班主任认为她是个怪学生;同学觉得她这么做很傻;而专家则认为她  相似文献   

5.
1991年,我参加了宜春老年大学的保健、书法、诗词等多个班次的学习,其中最喜欢的还是诗词课,19年来未曾间断。回首来路,几多辛苦,几多乐趣,老年生活也由此增添了一抹亮色。  相似文献   

6.
我,名叫环境。曾经的曾经,我绽放无数焰火,衣我霓裳。冰澈的流水,流淌在白色之上,幸福之内,流经我的心灵,显现琥珀的颜色。行走在那些苍翠得如同漫溢的湖水一样的绿荫下面,心旷神怡。折过河畔,来到一段深而狭的洼地,两边壁立着丰茂的黄金色的裸麦,灿烂的阳光似乎是在麦穗上面浮漾,云雀歌唱着,鹌鹑也在鸣叫,暖暖的春风飘漾着,吹拂着草叶,颤动着花枝,白色的瀑布倾泻,宣泄着恢弘,汩汩而过,荡涤着安宁。早春二月,乍暖还寒时候,鹅黄隐约,新绿悄绽,昭示着生命的勃勃;阳春三月,杏花春雨时节,桃红柳绿,柔风拂雨,飘扬着自然的伟力;晚春四月,芳菲渐尽…  相似文献   

7.
[案例]我曾听了一堂初三物理专题复习课,课题为寻找规律体验探究的快乐,副标题为中考物理探究性试题例析.通过题目,围绕科学探究的方法,培  相似文献   

8.
高尔基说:“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只有认真读书,才能够极大地拓宽一个人的知识视野和文化胸襟,才能够厚积而薄发,才能够写出内容厚实,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文章。而阅读,则要指导学生多读美文,多读佳作,正如鲁迅所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那么.多读美文对写作到底有何好处呢?  相似文献   

9.
[案例]章家豪提出自己的阅读见解:“我觉得小鸟很笨!”……课结束后,我找了他,和他做了一次对话。“你现在还是觉得小鸟很笨吗?”“是啊,它是很笨的!把自己弄得那么辛苦!”我沉默了一会儿,继续说:“你有好朋友吗?”“有啊!”“哦!当你的好朋友也为你千辛万苦的时候,你会觉得他很笨吗?”孩子抬头看看我,“不会!”  相似文献   

10.
你有几多聪敏洪昀译音石校一种大胆的理论认为智能不只是一种而是多种。牛津的聪敏人知道该知道的一切。但他们当中任何一位所知道的,都赶不上聪慧的托德先生所通晓的一半。———格雷厄姆《威洛斯的风》我们知道知识是什么,但智能却较难定义。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根...  相似文献   

11.
《家庭与家教》2004,(8):4-7
几年前,在我们的中小学校园里出现了这样一类学生———他们不是按常规录取的,而是以低于正式录取分数线的某一标准录取的,作为录取的补充条件是自愿交纳较高的费用。这便是人们通称的“择校生”。择校,这个话题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对这个话题,无论是择到好学校的家长,还是没有择到好学校的家长,大都充满着苦涩。学生对此也各有各的看法。这一期,我们特约著名心理咨询师马志国先生写了一篇专稿,马先生在心理咨询工作中接触了很多择校生和择校生的家长,他对这一热门话题既掌握着丰富的资料,亦有自己的见解与分析,他所叙述的真人真事和他的建议,对家长朋友一定会有启发的。而陆炳生先生就这一热门话题采访了众多家长、学生、教师以及教育专家,这一期我们将全文刊登他的采访手记,读后对您定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上完《蒲公英》这课,批改作业时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有一项作业内容是用"嘱咐"造句,全班47位同学,竟有一大半同学所造的句子雷同,大致都是"早上上学时,妈妈嘱咐我上课要专心听讲"。造句是一种微型的练笔,目的是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准确、得体、丰富、生动。现在看  相似文献   

13.
正在日复一日的住校时光里,我们习惯了这样一道风景:四方屋,架子床,起床号,熄灯铃……我们也熟悉了那样一群人,他们的名字不用猜,统一叫做——室友。同学们选择住校有林林总总的原因,住校生活对学习的影响也存在利弊,可不管如何,在一起度过的住校时光里,多样的寝室故事与室友情,值得我们一直珍惜和回味。  相似文献   

14.
几多炊烟     
王岳 《阅读与鉴赏》2008,(12):32-32
几多炊烟?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应该就是写村落的炊烟。“依依”真软,一种情态,一声呼唤,一份柔情,亲切地让人想落泪。  相似文献   

15.
几多炊烟     
几多炊烟?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应该就是写村落的炊烟。“依依”真软,一种情态,一声呼唤,一份柔情,亲切地让人想落泪。  相似文献   

16.
写完长篇后.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写不出来一篇短篇。有天晚上为了写一篇稿子,我坐到凌晨四点.都写不出一个字。但是想起答应过编辑第二天要交,所以.定了六点的闹钟.准备小睡一会儿。  相似文献   

17.
几多艰辛几多辉煌记万荣县高村乡成教干部史天仁张玉仪万荣县高村是远近闻名的苹果之乡。广大农民靠栽果树、贮存苹果、卖苹果富起来,但是人们没有忘记,这一切离不开农民教育干部史天仁同志,提起他,农民们都无不赞叹道:“他是扫除文盲的实干家,科技致富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18.
“我的目标是留在北京” “选户口,还是选发展”,这是王航最为纠结的一个问题.王航是北京一所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他的目标是毕业后留在北京. 求职过程中,王航发现,招人单位只要打出提供北京户口的说明,应聘者便蜂拥而至.王航去了几家单位,发现能解决北京户口的单位待遇都很一般,而真正能提供优厚待遇且有足够发展空间的民营外资企业,往往很难解决户口;“能提供户口,待遇又好的单位,属于金饭碗,恐怕都得‘拼爹’”,这是王航在求职过程中认识的一位北京交通大学应届毕业生告诉王航的话.  相似文献   

19.
他们大多可以熟练地讲两种语言,小小年纪已经游历不少国家,结交的朋友也多是跟自己经历相仿的小海归或者小华侨;他们大多出生在国外,学习在国外,即使随着父母回到国内也难以融入当地学校,或者干脆就在使馆学校就读,毕业后又回到国外。  相似文献   

20.
佚名 《良师》2010,(7):11-11
有一次,英国游客杰克到美国观光。导游说西雅图有个很特别的鱼市场,在那里买鱼是一种享受。和杰克同行的朋友听了,都觉得好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