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约低温大直径磁性液体密封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起动扭矩过大。为了使低温大直径磁性液体密封在实际中得到很好的应用,我们制备了耐低温磁性液体,测定了该磁性液体的粘温性能。以-40℃,直径为140mm的磁性液体密封为例,在低温室内研究了影响磁性液体密封起动扭矩大小的因素,如磁性液体注入量,密封的级数、常温(15℃)下放置的时间等。从一般形式的Navier-Stokes方程出发,考虑磁性液体在低温下的粘度变化,推导了低温大直径磁性液体旋转密封扭矩公式,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这些研究结果所设计的低温大直径磁性液体密封被授予了国家发明专利,在某些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离子液体是一类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溶剂,在诸多领域具有独特的性质,已经在有机合成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高温均相、低温两相"性质的温控离子液体两相催化体系和离子液体相转移催化体系,因其具有反应高效与催化剂易回收的优点而受到了极大关注。总结了近年来有机合成中离子液体两相催化体系的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置在低温环境中的高温液体出现散热降温现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理过程。导致液体温度降低的原因至少有三:(1)热传导,即热量通过派体表面或容器壁传向空气中;(2)光辐射,即热能以红外光波的形式向周围空间传播;(3)蒸发吸热,即液体表面发生蒸发现象而吸收液体的热能。本文讨论的是液体表面被密封,蒸发吸效可以忽略;液体的温度不太高,红外辐射也可以忽略,液体的降温主要由热传导引起的液体散热过程。设初始温度为T;的高温热平衡液体突然放到温度为T。的低温环境中,液体随时间变化的平均温度为T(个根据热传导定律得〔l)式…  相似文献   

4.
分析当前空气分离设备(制氧机组)中常用的低温液体蒸发器的类型及特性,对各类液体蒸发器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结合柳钢生产实际情况,给出低温液体蒸发器的设计方案和选用原则。现场实践证明,该方案设计合理,可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声空化的近期实验研究归结为声空化的快速摄影和全息化、低温液体的声空化,声化学和医学超声空化四个主要方面,着重阐明了它们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常用温度计     
玻璃液体温度计,是常用的测温议器。它是根据充灌温度计的液体受热膨胀,遇冷收缩的原理制造的。温度计的测温范围,由所充液体的沸点和凝固点,以及所用玻璃的软化温度所决定。充灌温度计的液体有水银、酒精(常染成蓝色)、煤油(常染成红色),戊烷(充灌低温温度计)、镓(充灌高温温度计)。测温上限不超过+360℃的温度计用一般玻璃制成。用特殊的测温玻璃制作的温度计,测温上限可达+600℃;用石英玻璃制作的温度计,可达+1200℃。下面对初中热学《温度计》一节中所提及的几种常用温度计及玻璃液体温度计的校正作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离子液体,是指在室温或相邻温度下完全呈离子的有机液体物质,具有不挥发、不燃、溶解范围大,对空气和热稳定等特点。作为一种"可设计"型的友好溶剂,已成功应用于分离分析领域中。本文重点介绍了离子液体在气相色谱固定相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表面张力是液体的重要性质之一。毛细现象是浸润液体在细管中升高或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降低的现象。它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植物的根茎把地下水输送到茎、叶,人类和动物在呼吸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泡处的交换,人或动物的血管中混合气泡的危害等,均可用液体的表面张力给以准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一、实验预习.比热是表示物质吸热(或放热潮___,是物质特性之一。每种物质都有_值,它跟物质的___、___、___及吸热(放热)的多少无关。2某固体质量为m1,比热为c1,温度从t01降到t时,放出热量Q放=一——。液体质量为m2,比热为c2,温度从t02升到t时,吸收热量Q吸=___。3.高温固体与低温液体混合,固体将___,液体将_,且Q放_Q吸___。应用混合法,知液体比热,可测固体___;知固体比热,可测___比热。4.利用混合法测物质比热的主要仪器是量热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构成。其中___、___是热的不良导体,可防止_…  相似文献   

10.
低温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能使物质的性质发生很大变化,而且温度越低,魔法越神奇。空气在-190℃时变成浅蓝色液体,鸡蛋放进去,会产生浅蓝色的萤光,掉到地上会像皮球一样弹起来;如把金鱼头朝下放进液体,再取出来就晶莹剔透,仿佛水晶玻璃,若放回鱼缸,竟然又复活了。而金属在低温  相似文献   

11.
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这一原理虽不难,但要使学生正确理解、掌握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则不容易。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头脑中常存在不少错误观点:常把物体的体积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混为一谈;认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跟深度有关;浮力与液体内部的压强(p=ρgh)相混淆等。造成这些错误观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化学制备氯气实验的基础上,将适量氯气在常温常压下封装于安瓿瓶中,通过低温冷凝、凝固再升温,帮助学生观察到以下四个过程:气体变液体的液化过程,液体变气体的气化过程,液体变固体的凝固过程,固体变液体的熔化过程,拓展相关知识。并让学生认识到封管实验法可有效降低实验过程中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且便于实验重复进行以及循环展示。  相似文献   

13.
武银根 《物理教师》2007,28(6):30-31
初中教材中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为p=ρ液gh,由此可导出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公式为F浮=ρ液gV排,这两个公式的应用只适用于液体处于平衡状态情况,如果液体本身处于不平衡状态,这两个公式就不能应用了.图1问题1:如图1所示,容器向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液体中深度为h处  相似文献   

14.
一、导入师:(出示三种不标名称的液体)同学们,桌面上放着三种不同的液体,你们能判断出是什么液体吗?生:一种是油、一种是蜜糖、一种是水。师: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呢?生:根据液体的颜色,无色透明的是水,淡黄色的是油,黄棕色的是蜜糖。师:还有其它不同的判断方法吗?生:我是通过闻它们的气味。生:还可以通过尝他们的味道。师:刚才大家提到的颜色、气味和味道这些都是液体具有的特点,也叫做液体的性质。大家回忆一下,还记得哪些液体的性质呢?生:液体没有固定形状。生:液体能流动......师:大家回答得非常好,但液体的性质是不是只有这些呢?生:不…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电池在恒温箱实验条件和实际应用情况差异的问题,搭建了典型换热环境下的电池实验装置,测试电池充放电过程中老化数据,探究不同换热环境下的电池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恒温箱方案下,在30℃以下时电池放电倍率越高放电容量越大,30℃以上时则反之;而液体浸没式方案下,电池始终为放电倍率越大放电容量越小。在不同充电倍率下,电池的充电电流均是低温环境先于高温环境,恒温箱方案先于液体浸没式方案;此外液体浸没式方案下电池的循环老化衰减速率整体高于恒温箱方案下的表达速率。两种不同换热环境下,电池性能测试结果可以为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塔板降液管混合及其对板效率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板式塔降液管内液体的混合进行测定,并用混合池模型对液体的混合程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降液管内液体实际处于不完全混合状态,这对目前板式塔模拟计算中普遍采用的降液管完全混合和完全不混合的假定是一个有意义的修正.进一步把这一结果应用到二维涡流扩散模型中,对塔板效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进一步表明,降液管完全混合的假定较完全不混合的假定更接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7.
可变焦液体镜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兰飞利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目前研制出一款独特的液体镜头。只需轻轻按动电子开关,就可以毫不费力地实现调焦功能。这个名为“FluidFocus”的变焦镜头系统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手提电脑、摄像电话以及数码相机,甚至还可以应用到光学驱动器设备中。在3月于德国汉诺威举办的CeBIT技术展会上,飞利浦公司展示了这种完全不使用可动元件的可变焦液体镜头系统。该镜头由一个3毫米直径、2.2毫米长的小圆筒组成,圆筒内充满两种不相溶并具有不同折射系数的液体。一种是导电性水溶液,另一种是不导电的绝缘油。圆筒侧壁和一个端口涂有特殊的疏水层,这使…  相似文献   

18.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材料,由于其不挥发、不可燃、比较高的热稳定性,以及比较大的电化学窗口等优良性质,已被成功的用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合成、催化、电化学及材料科学等领域.随着离子液体理论研究及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需要越来越多新型的、具有特殊功能的离子液体材料来满足不同的要求.本文以5-硝基喹啉与一系列双溴代直链烷烃为原料在丙酮中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双-5-硝基喹啉类离子液体,并采用元素分析,紫外光谱及热重等对制备的离子液体进行了结构与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此类离子液体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和较宽的液态范围.  相似文献   

19.
离子液体具有不挥发、蒸汽压较低、热稳定性好、绿色可重复利用的有机溶剂,因此其在电化学、化学反应和分离萃取等方面广泛应用.本论文对离子液体的种类、性质、应用和合成方法进行了综述,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家知道,当两种液体混合时,要求混合液的温度,只要根据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等于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然后运用热平衡方程Q吸=Q放就比较容易地求出答案.但对于三种以上的液体混合,要求混合后液体的温度就比较困难了,由于温度介于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间的那种液体,混合后到底是吸热还是放热不易确定,因而大家觉得很难建立起热平衡方程,下面举例向大家介绍这类问题的解法.例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质量为2千克、4千克、5千克的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初温依次为10℃、30℃、60℃,它们的比热依次为2.1把它们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