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自然课上,学过《物体的浮力》一课后,为了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进一步探究物体浮力的秘密,我们设计制作了一个“浮力产生原理演示器”。  相似文献   

2.
浮力原理的演示实验封承显,柴正康,闻祥,赵若斌(北京教育学院物理系)一、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产生于上下底面所受到液体的压力差.由于下底面所受向上的压强大于上底面所受的向下的压强,故浸在液体里的物体会受到向上的浮力.二、特点及用途1.“浮...  相似文献   

3.
浮力与液体重力关系的实验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后,有同学提出一个问题:“老师,我在一本课外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受浮力物体所排开的液重并不一定等于物体所排出的液重,受浮力物体所排开的液重也并不一定小于液体本身的重力,它可以小于、等于或大于液重,因此,浮力可以小于、等于或大于产生浮力的液体本身的重力。’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都没有理解清楚,这段话是不是错了?”我想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初学阿基米德定理的人都认为“浮力一定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根据这一问题笔者设计了一个探究性实验。  相似文献   

4.
液体压强演示器安徽无为一中陈修云一、设计原理:本装置如图一所示,利用橡皮膜受压发生凹凸形变程度来显示液体、气体的压强大小,从而说明液体、气体有压强,以及浮力产生的原因。图一1.皮膜2.进水口3.漏斗4.排气管二、特点和用途;本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材料易...  相似文献   

5.
华东版教材,初二物理第十一章第二节,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用蜡块在水底是否浮起来说明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和向下的压力的压力差。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自然课上 ,学过《物体的浮力》一课后 ,为了激发学生的潜能 ,让学生进一步探究物体浮力的秘密 ,我们设计制作了一个“浮力产生原理演示器”。仪器特点 材料易得 ,制作简单。整体透明 ,浮力产生过程清晰可视 ,便于学生观察探究。仪器装置如图 1所示。图 1 制作材料  1 2 5L透明饮料瓶 2个 ,玻璃管 2根 ,塑料球(乒乓球代 ) 2个 ,A、B胶 1盒。制作方法 将一个饮料瓶的底去掉当作储水仓 ,另一个饮料瓶从瓶身三分之二的地方去掉底 ,两瓶套在一起形成一个闭合空间当作储气仓。用烧红的铁丝在储水仓的底部的两边各烧一个小孔 ,分别插入…  相似文献   

7.
从实战需要出发,针对航渡和登陆作战过程中的单兵水战生存问题,综述了新型单兵救生携行具的设计原理、浮力材料的漂浮功能、浮力分布设计、以及该装备在训练中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实验使用溢水杯,但各学校传统仪器中没有。现行教材人敦版物理第一册中,是用倾斜放置装满水的烧杯代替,实验教师若稍有不慎.便会碰倒烧杯。教材中是用手提弹簧秤测小石块重力和所受浮力,学生很难看清示数。在测浮力时.眼既要看弹簧秤,又要注意石块不能露出水面,又不能碰到杯壁和杯底,操作确实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9.
1特点和用途①本演示器为全透明立式结构,制作简单,材料易寻,操作简便,现象明显,浮力产生过程清晰可见。演示器整体结构见图1。①透明饮料瓶储水器②大烧杯③进水口④细线⑤乒乓球⑥透明胶带卷心瓶口垫图1浮力产生原因演示器②本演示器采用两球对比实验,更能说明浮力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两则物理演示实验湖北省通城县双龙初中吴忠甫一、浮力与体积关系的演示从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ρ液gV排知道,浮力的大小与被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体积大浮力也大。现行初中物理课本中未安排这样的实验,为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特设计了一个浮力与体积关系的实验。现介...  相似文献   

11.
“浮力”是初中物理课的传统内容 ,在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仍然被列入 ,但是教学要求有了很大的变化。《标准》提出要“通过实验探究 ,认识浮力。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标准》将课程的知识目标分为“知道”、“认识”、“理解”三个水平。由此可以看出“浮力”这个课题的知识难度比过去降低了 ,不要求解有关浮力的综合性计算题和比较判断题。《标准》强调必须让学生亲自经历用实验探究浮力规律的过程。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做到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关于水的浮力和电流的几个实验陈广超(江苏省灌云县实验小学)一、关于浮力的两个实验实验器材浮力图简,吊桶,铁柱圆体,硬泡沫块,测力计,水槽。(一)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浮力首先把方形硬泡沫块放到水槽底部,然后再往水槽中倒入大半槽水,这时观察泡沫块的上浮情...  相似文献   

13.
初中物理教材认为浮力的本质是浮体上下表面所受压力差。既然浮体与液体接触,液体压力的综合效果表现为浮力,因而,浮力本质上是一种弹性力。对于接近刚体的浮体而言,浮力的弹性效果难以直观表现出来,教材也没有对此作形象化的实验来说明,笔者设计了一则简单的实验,能较好地说明浮力是一种弹力的综合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物体浮沉条件,是浮力章中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现有的几种浮力演示仪,不能定量演示物体浮沉的条件。为此我们自制这种物体浮沉演示仪,它能定量地演示物体浮沉的条件,直观性强。现将仪器的原理、制作和使用方法等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说明浮力形成的原因,我曾经制作了一个“吻合浮子”。制作的原理与贵刊2004年第1期高世明教师文中所介绍的相似。我体会到在制作和演示过程中若不注意以下几个因素,实验是难以成功的。  相似文献   

16.
(1)发明点 直接从测力计上读出液体密度值,达到液体密度和力两测量的目的。(2)发明背景与原理 大部分教师在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的教学中,常要求学生设计一些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其中就有用弹簧测力计测液体密度的设计型实验,  相似文献   

17.
阿基米德定理是初中物理《浮力》一章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其定义是: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用公式表示:F浮=G排=ρ液gV排。  相似文献   

18.
1 蓄水池自动抽水演示模型平面布置图 (图 1)图 12 仪器的特点及用途(1)特点 :1本教具以良好的可见度直观地说明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原理及其应用 ,解决了教学重难点。2演示过程具有动感、光感 ,易吸引学生 ,提高学习兴趣。3浮球电闸联系了“浮力”、“重力”旧知识 ,用简单原理实现自动控制 ,启迪学生创造思维。4演示自动化 ,便于教师集中精力指导学生观察、理解。演示过程仅需 2~ 3分钟 ,可按需要重复演示。(2 )用途 :1演示电磁继电器的构造或工作原理。2演示电磁继电器的应用实例——控制抽水机电路的通断。3演示浮球利用“浮力”、“…  相似文献   

19.
1教具装置图(图1) 2特点和用途 (1)特点 将自制的简易天平密封在玻璃罐头瓶中,通过增大或者减小瓶中气体的密度,来验证气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与物体体积和气体密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疑、难问题,却没有现成的实验解释,此时自制教具的作用尤为重要。例举了通过自制教具演示实验,讲解释疑不闭合电路的感应电动势和浮力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