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月10日第18个教师节,上海东华大学评出了该校的第三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13位教师获得了“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称号。在这份学生自己评出的“好老师”的名  相似文献   

2.
一次参加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心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的。学生们热烈地谈论着自己心中的好老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是关心学生,在笑声中让我们学到知识的老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上课下课和同学们在一起的老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是在生活中能够帮助我的老师……教师又追问了一句,你遇到过这样的老师吗?这时,学生不再那样热烈,都闭口不说。  相似文献   

3.
老师: 您常教育鼓励我们要争取当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生,您也常批评学习成绩差、思想品德差的“双差生”。可是,从您的言行中我们看出,在您的心目中还有一种“三好生”,也有一种“三差生”。您心目中的另一种“三好生”就是长相好、穿着好、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您心目中的“三差生”就是长相差、穿着差、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令我们  相似文献   

4.
据《光明日报》(记者刘先琴实习生常晟)河南省郑州市广大市民和学生、家长有机会投票选出自己心目中的好老师、好学校了——从今天开始,该市教育局将用五天时间,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三评”活动,即学生、家长评教师,社会各界评学校、评教育局活动。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了解教育对象的要求,进一步密切师生关系,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三月份,我校选定高、初中五个班,对331名学生作了“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的专题调查,要求学生不涉及具体老师,也不详细叙述和论证,只用简略的语言有条理地写出自己心目中的“好老师”的标准即可.之后,我们把学生的意见归纳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原阳县第一中学分校在“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活动中,领导和教师高度重视,学生踊跃参加,有效地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学生时代受到老师的影响而选择从教,是教师职业选择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本研究以中国东部地区沿海城市一个区的全体中学教师为研究范畴,通过环环相扣的三轮研究对这一现象进行剖析。结果显示,学生时代老师的影响是他们选择从教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这种影响作用发挥背后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首先,能够对“我”的职业选择产生影响且指向教师职业的老师,往往都是“我”心目中的好教师,这是影响产生的前提。其次,通过一定的契机,这些“我”心目中的好教师让“我”对教师职业产生了积极的认知,主要体现在职业感知和个人感知两个方面,这是影响产生的关键一环。最后,积极的教师职业认知触发了“我”的从教动机,坚定了“我”的从教信念,使影响得以真正发生。研究也表明,受到学生时代老师的影响而选择从教的那些教师,大多能够薪火相传,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更投入,更容易站在学生的立场反刍如何当老师,因而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又成为了自己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因此,我们尤其需要审慎对待并重视学生时代老师的影响对教师择业的积极作用,从源头上为好教师的不断涌现创造可能。  相似文献   

8.
今年农村学校的初三学生多数是农村课改试验区的首届毕业生,因此,学生的中考自然受到各级领导、家长的格外关注。上至领导,下至教师都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要让学生考得好”成为大家共同的心愿。所以每逢开会,领导总是再三嘱咐“:老师们,学生成绩千万马虎不得啊!”在这种背景下,各个学校通行的做法就是“扎扎实实抓应试”。因为对学校的评估还是看重学生成绩如何。当学校在评价教师时,倡导的只能是“能让学生考得好的教师就是好老师”,因而教师只有围绕“要考好”去应试,害怕搞课改导致学生成绩上不去,落个“身败名裂”且不说,在…  相似文献   

9.
潘东桥 《广东教育》2003,(12):13-13
平时,教师非常注重后进生的思想品德转化教育工作,却往往对他们心目中的“好学生”不加注意。但实际上,有些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表现不一样,在学校是好学生,在家里却不是好孩子。有些学生在学校里热爱劳动,多次拿到爱劳动的单项奖。可是,他们在家里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懒虫。有些学生在老师面前是只小绵羊,在家里却是盛气凌人的小皇帝。有些学生平时助人为乐、乐善好施,为了赢得老师的表扬,甚至偷父母的钱上交老师,说是在上学路上拾到的。还有不少学生在学校里对老师彬彬有礼,“老师早”、“老师好”不绝于口,可是在家里却把爸爸妈妈…  相似文献   

10.
“善待每位学生,让他们都得到充分发展,走向成功”,是我们民兴中英文学校的办学理念,我们时刻把它铭记在心中,并用自己的实践去诠释着它。以下谈一谈自己对它的一点肤浅的理解。我认为作为教师,要做好“善待每位学生”,首先要扮演好以下三个角色:一是做好学生的良师做老师易,做  相似文献   

11.
案例:区教研员周五将来我校进行集体视导工作,老师们为准备接受听课进行着紧张的准备。周一下午有位老师来找我调班:“校长,视导那天能不能让我用(1)班讲课,(2)班的学生太差。”确实,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每当有教师要做课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挑选自己心目中的“好班”来讲课,  相似文献   

12.
好老师     
<正>一提到“好老师”,我们的脑海里就会涌现出一些让你难忘的名字,浮现出温馨的熟悉的笑脸,以及或胖或瘦、或高或矮的人物形象……不管是在小学、中学,还是上了大学,我都会和同学们评出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自己当了老师以后,我也常常听到学生在议论他们心目中的好老师。由此可见,“好老师”这个话题,在我们的心里,它永远新鲜,读它千遍也不会令人生厌。  相似文献   

13.
让我们先参观一所学校吧! 一到校门口,就听见议论: “她给的分数高,就是好老师吗?她心里根本没有我们……” “昨天生物老师病了,来了个代课的,讲得那个好呀!要是她一直教我们……” 一个教师拦住一个学生问; “普罗托波夫!昨天你爸爸怎么没有来呢?” 这个十岁的孩子,脸刷地红了,低声说:  相似文献   

14.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活动,共收到学生习文1500多篇。我们分别整理与归纳出学生最喜欢与最不喜欢的三类教师形象,并附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原文,从中我们能否得到一些启示呢?一、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类型1.亲人型这类教师能走近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像妈妈,像大姐姐,像“哥们”……总之,不那么像“老师”,而像人,像亲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不要有漂亮的外表、动听的语言,只需要有一颗能理解孩子的心。”“她会主动和我们一起聊天、谈心,甚至一起出去逛商店,追求流行时尚,欣赏明星、流行音乐,和我们就像是超越年龄界…  相似文献   

15.
怎样的老师学生最喜欢?带着这个疑问,笔者曾作过一项调查:你认为一名好的老师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可供选择的有知识渊博,平易近人,幽默风趣,高度负责,严格要求……学生选择的结果,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知识渊博”“幽默风趣”两项遥遥领先,并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幽默风趣”大有赶超之势。可见不仅生活需要笑声,幽默的人深受欢迎。我们的课堂,也呼唤幽默的教师。一下子,让我们对“幽默”有些肃然起敬,似乎在我们的心目中也变得神秘起来。让我们走近有着“幽默大师”称号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通过于老师的成功案例,一睹“课堂…  相似文献   

16.
特级教师于教正老师曾经说过:一位教师是不是成功了,可以问问学生是否喜欢这位教师.如果学生说喜欢,那么这位教师就成功了."亲其师,信其道."所以,只有做让学生喜欢的教师,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 我曾在班里对学生进行调查,题目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参与调查的学生共53人.我认真阅读了学生的直言文章,经过梳理,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大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道德高尚,宽容待人,幽默风趣,讲课有方法.  相似文献   

17.
情景一:一女生和一男生所做家庭作业(主观题)完全相同,老师找来质疑,女生主动承认是自己所为。约一周后,该女生又因犯错,说出前次抄作业竟是“代人受过”,理由是:不愿让自己和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背黑锅。教师哑然。情景二:家长、老师、学生(成绩中等,经常上网打游戏)同站在教室走廊。老师说:“小A,有同学揭发你前几天曾经去过网吧,你想一想有没有这回事?”“老师,我要是上网的话,马上从这五楼跳下去。”说着,做出真欲跳楼状。家长、老师愕然:如今的孩子怎么会这样?类似这些情况,在我们的校园中不时显现。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不诚实…  相似文献   

18.
霍熔坪 《教育》2014,(10):41-42
近年来,广东省珠海市第七中学在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上,落实公平教育。学校实施四大工程,让每一位教师诗意地幸福工作。学校认为,名校之名在于名师,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学校秉承“办老师和学生都喜欢的书香式生态学校”的理念,把“以老师为本,让老师幸福,计学生快乐”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教师“幸福地做教师,做幸福的教师”。  相似文献   

19.
情景一:一女生和一男生所做家庭作业(主观题)完全相同,老师找来质疑,女生主动承认是自己所为。约一周后,该女生又因犯错,说出前次抄作业竟是“代人受过”,理由是:不愿让自己和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背黑锅,教师哑然。  相似文献   

20.
教师是学校里的中心人物,在学生的心目中具有极高的威信。劳动教育主要是依靠教师进行的。劳动教育进行得好不好,教师有极大的责任。为了有效地进行劳动教育,教师至少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有正确的劳动观点——要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劳动观点,常言说:“好师父带出好徒弟。”解放以来,教师在各方面都有了进步,在对待劳动这个问题,思想上亦有了改变。但来年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所反映的教师的思想情况,说明有些教师,在对劳动,对劳动教育,在思想认识上还没有完全搞通,甚至是很错误的。主要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