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处于转型中的各法律关系主体的利益关系不断发生变化,而教育法制建设明显滞后于转型社会各法律关系利益调整的需要,特别是现行教育法律中存在不少瑕疵,严重影响了实施效果,因此,必须加快教育法制现代化的进程,完善教育立法机制;清理、修改现行教育法;加快《学校教育法》、《教育财政法》、《教育投入法》的立法,完善教育法制,让教育法为我国教育的现代化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由传统法制向现代法制转型的历史进程,但由于传统法律文化中权力——义务本位因素、旧的经济结构、思想意识、制度原因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建设面临着许多障碍性的困难,本文就是在分析了这些障碍性因素的基础上来提出我国法制现代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论述了我国教育法制现代化的起始及其发展过程,着重分析了我国教育法制现代化建设的历程,认为我国教育法制现代化始于清末,新中国成立后关于教育法制现代化也是一波三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教育法制建设步入快车道,目前我国教育法律体系基本成型,但立法之后的执法、普法等各个方面还要花大力气。  相似文献   

4.
中国在推进法制的现代转型过程中,需要确定合理可行的评价标准,并以之作为衡量法制现代化作业成效的指标。西方法学史是循着描述性思路和规范性思路探索法制现代化标准的,前者是通过传统法律与现代法律的比较来揭示法制现代化的,认为从身份到契约、形式理性化的现代法律和普遍与自治的法律秩序等是法制现代化的主要标准;后者则直接集中对法治内涵和目标进行分析,认为良法、法律王国的建构与法治的具体细节等是法制现代化的主要标准。我们可以在揭示传统法律与现代法律差异的基础上,梳理出关于法治的最低限度共识,进而提炼出法制现代化的评价标准:即形式上,法律规范是一个门类齐全、层次分明、相互连接的严密体系;价值上,法律制度体现理性、自由、民主、绩效取向和权力制约等法律精神。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快速演进以及体制转轨时期,市场机制不够完善、法律不够健全,公共权力与市场体制、与个人效用追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凸昱,使得我国的公共权力腐败比较严重,这将危害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共权力既是一个政治概念,也是一个伦理命题,其运行既需要法制的规范和约束,又需要道德的引导和支撑.公共权力腐败有其道德根潭,在分析道德根源后,从道德方面建立一些防范措施,协助体制和政治上的制约,以降低公共权力越轨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王夫之认识到法律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试图以法律来保障民众的生活,并要求官吏依法行事,追求严明法制与贤人政治相结合。王夫之的法制思想基本上是为了建立清廉吏治,保障人民利益。然而,他并没有意识到法律最终仍是由统治者来制定的,而且君主首先应该守法,因此其法制思想的目的仍是维护封建统治。  相似文献   

7.
政治现代化语境下的党内民主建设论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展党内民主是我国政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内选举尚欠完善、党内权力结构失衡以及党内权力约束失范是党内民主发展不足的主要表现,也是制约我国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推进我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必须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包括: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夯实权力合法性基础;改革党内权力结构和权力体制,实现权力配置科学化;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促进权力运行法治化.  相似文献   

8.
教育法制是教育民主化的发展相联系,按照依法治理的原则、方式来管理、规范和发展教育带来所形成的教育法律程序。教育法制是由五个环节构成的实践体系。教育法制的本质体现为教育利益的合理分配,其价值目标包括内容向度目标与过程向度目标。但是教育法制的价值不是万能的,是有局限性的。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权力道德法律化问题即权力道德法律化的多层次性、没有形成法律制度性的保障、泛道德化倾向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权力道德法律化的途径即法律制度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以及对权力道德法律化进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0.
我国当前的行政监督存在意识模糊、形式失调、程序不畅、方式单一、对象失衡等失范现象。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不难看出我国行政监督失范现象主要是由于监督主体的利益追求与价值离散、监督对象的权力制约与权权交换、监督量规的法制“真空”与体制“黑洞”及监督外围的意识谈化与胆怯心理等产生的。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健全监督独立机制、构建廉政法律机制、落实廉政教育机制、完善外围监督机制、建立权力资本分离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法制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制约法制现代化的一些因素,论述了法制现代化所具有的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并着重探讨了实现法制现代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与法律价值体系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价值就是法的存在,作用及其发展满足人的主体需要的一系列属性。它包括实质价值和形式价值两个层面。认识和研究法律价值,有助于调动人们对立法,执法,用法,守法的积极性并投身于法律运行的各个环节,有助于从观念到行动使法治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中国传统与现代法律价值精神存在相互冲突的因素,必须在建设现代法治国家中,摒弃传统法律价值中的沉渣和糟粕,大胆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使中国法律价值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历史转型。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源远流长、自成体系、博大精深,时至今日,仍在影响和制约着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一座巨大的思想宝库,它对当前我国的法治建设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那些积极向上的因素融入到当代中国法律文化中来,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服务。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中开始“新政”,法制改革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刑法首先修订,在经过近十年的前期准备和制定工作后,公布了《大清新刑律》;该法在法律体例形式、刑法罪名、刑罚体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变革;并在法律中确立了刑法礼法分立、罪行法定、法律平等和刑罚人道主义等现代刑法原则;刑法的变革使原有中华法系走向解体,是中国刑法发展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但在当时中国社会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也启示现代人要更新传统的刑法观念,树立现代刑法意识。  相似文献   

15.
法制现代化是法律文化发展的特殊历程,它表明社会法律系统由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传统"人治型"法律价值规范,向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法治型"价值规范的历史转型.我国即将制定的民法典中,民法的现代化问题是一项不能不思考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行政法制现代化视野中的行政执法监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制现代化的理论体现到行政法领域,必然要求行政法制现代化的实现。而行政法制现代化的要求就是行政法治,如欲实现行政法治的目的,首先要求政府能依法行政。作为行政活动之一的行政执法,则是构成依法治国要素之一。通过一系列内外部监督手段,可将行政执法步入一个良性运转的法治轨道。  相似文献   

17.
公私法的区分 ,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前题 ,有利于区分两类不同的法律关系 ,采取不同的法律调整方式 ,使市场经济成为真正的法治经济 ,从而实现法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陈刚 《唐山学院学报》2013,(1):64-66,70
学界对中国法律近代化的启动,一向将之归功于沈家本及其主持下的修订法律馆。然而,在此之前中国早已开始了对西方国际公法的翻译与引介,其初衷就在于希望借用国际法规则在与外国办理外交事宜时占据主动。而随着国际法书籍的大规模引入,西方的法律概念、法律思想也一并传入中国,引发了中国法律近代化的历程。而引发这一历程的特殊历史契机,也使得中国法律近代化自始就带上了功利主义的色彩,阻碍了法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沈家本是中国近代法制史上最杰出的法学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以清末修律为契机,对中国法律进行了近代化的改革。他潜心研究西方各国的法律制度,舍弃当时在各个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英国法,以日本为跳板,采择欧洲大陆的法律制度,使中国法制迈向了近代化的轨道。这一改革虽然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其大方向是正确的。清末的法律改革,不仅改变了中国法律落后的现状,而且决定了中国此后法律发展的方向,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法治思想是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思想。他根据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的任务,将建设法治国家作为改革开放的目标之一,在经济建设中完善法制,推进从进行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在文化建设和创新中促进法治化的进程,创造法治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