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梦 《新闻前哨》2006,(9):56-57
前些时,索佛瑞数据调查公司针对武汉地区的广播受众收听广播节目的情况,作了收听率和占有率的调查,结果显示:60%以上的听众打开收音机是为了欣赏音乐……这说明,音乐节目已成为当今广播电台奉献给广大听众的主打产品。目前,不仅各个类型的音乐广播频率层出不穷,更因为互联网的出现,音乐广播节目之间的竞争有趋于白热化的迹象,  相似文献   

2.
根据央视-索福瑞的调查数据,按频率名称及内容分类,截至2013年年底,在所调查的全国33个主要城市中,共有音乐类频率83个,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两个及以上的频率。这一调查足以说明音乐广播在全国各地发展之蓬勃。目前音乐广播已经与新闻广播、交通广播一起,成为我国广播的三大主要频率,是我国广播事业和广播产业的重要力量,是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宣传的重要组成。人民广播事业建立以来,我国的音乐广播从广播音乐发展而起,经历了综合化文艺广播、系列化音乐广播、类型化音乐广播三  相似文献   

3.
刘晓涛 《记者摇篮》2004,(12):17-18
一直以来,广播新闻都是在编、采、播的生产流程下向受众传播的。然而,这种新闻传播模式的速度已无法跟上如今信息时代发展的脚步了。更快、更新鲜已经成为媒体竞争的制胜法宝。那么广播媒体该如何打破陈旧的传统模式另辟蹊径呢?思考再三,总结一句话:就是让广播记者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尽快实现从文字到口述的转换.更多地拿起话筒到现场口述新闻。  相似文献   

4.
广播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广播的诞生使近代的信息传播从“无声的印刷时代进入了有声的电子时代”,使声音的远距离传播成为现实。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广播的理论研究还很不够,跟不上广播日新月异的发展。广播是一门科学,例如:广播采访学、广播新闻学、广播文艺学、广播编辑学、广播评论学、广播播音学、广播广告学、广播技术学、广播管理学等等。本文通过研究广播理论工作,认为广播有学。  相似文献   

5.
胡丽娟 《记者摇篮》2009,(11):80-80
进入网络时代,很多人认为广播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生存危机已经到来。但事实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崛起却给广播带来了新的生机,网络和广播的结合已经成为了广播发展的趋势,使广播增加了新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广播媒体既面临新技术、新媒体的挑战,也面临国际间、行业内的竞争,还要面对自身肌体谋求改革的压力。广播业者如何创建崭新的节目生产理念和经营机制,如何使自己闯出一条媒体振兴之路,巳成为业界的热门话题。改革、创新、市场,已经成为广播业者研讨的主题词,而“创新”一词无疑构成了这一时期媒体生存大讨论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已经成为当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作为站在时代前列的新闻媒体,尤其是暂时处于相对弱势的广播,更应当立志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日趋激烈的竞争与挑战。我们每一个广播人都应当有敢为人先、勇于突破、勇于创新的精神,把创新创优作为毕生的追求。 唯有创新 才能创优 近年来,我有幸以评委身份多次参加湖北广播奖、中国广播奖和中国新闻奖的评奖活动,也参加过一些全国性的广播新闻业务会议。了解到我国广播新闻改革的动向和趋势,欣赏到许多广播新闻精品佳作,更加深切地感到,创新是广播的唯…  相似文献   

8.
彭绩礼 《声屏世界》2001,(10):27-28
题记── 维,系物的大绳,也比作 一切事物赖以固定的东西。《管 子·牧民》:“国有四维”。又古人 以为天圆地方,天有九柱支持, 地有四维系缀。 面对浪迭波涌的市场经 济大潮和扑面而来的二十一世 纪,广播向何处去?广播的生存 和发展空间在哪里?已经成为 肩负危机感和使命感双重压力 的当代广播人迫在眉睫、不可 回避的重大课题。 笔者以为,构筑未来广播 大厦赖以“四维”之所系。所谓 “四维”者,就是:节目创新,夯 实广播根基;产业创新,拓展广 播家业;技术创新,强化广播优 势;管理创新,提升广播效应。  相似文献   

9.
网上广播(INTERNET BROADCASTING),亦有人称其为“在线广播”,系指数字化的音频视频信息通过国际互联网传播的形态。近年来,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这种新的媒体传播方式日益深入到社会的每一角落,正在逐步成为受众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网上广播应该是新闻媒体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可以应用于媒体分发、远程教育、视频会议、远程演示和商业广告等领域,更重要的它是广播传播手段一个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人民广播事业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迎来她的60华诞。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已经造就了一支颇显规模的广播工作者队伍。广播已经成为我国人民获取新闻和各种信息的来源之一。然而在电视飞速发展的冲击下,广播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新闻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要求广播人要进一步荟革精华,扬长避短,锐意改革,探求新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自1922年第一家商业广播电台开始播音至今,美国广播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高度成熟的产业。收音机已经占有了99%的市场,绝大多数人家里、汽车里、办公室里都有收音机。但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广播业日益成为一个涵纳各种新技术手段以及广播形式的产业。对正处于各种媒介并头齐发的美国广播业而  相似文献   

12.
广播实现类型化、专业化操作是近些年来发展的热点.广播的"窄播"定位使得广播的分化越来越多样和细微,随着专业类形态的基本格局逐步形成,频率经营者根据社会的需求、市场的变化以及效率原则对频率的内容进行大胆的调整.通过对听众类型的细分.从而确定电台的节目架构、播出方式、广告设置等,以达到最大的收听可能性和经济效益,这在广播的地位不断受到质疑的今天尤为重要.当然,各地广播专业化改革都已经陆续进行了10多年,电台改革和实践者们反复进行摸索,专业台陆续出炉;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挑战.电台类型化、专业化的走向和发展空间如何更成为让人思考的新课题;而面对各种新媒体、新传播渠道的出现,广播更应考虑如何与之结合、形成自己新的特色,结合广播的传统优势达到对受众的更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经开通或正在筹备的对农广播频道数量为11套,电视频道为5套。这些对农广播的频道分别占到全国2371套广播频道、1254套电视频道的0.42%和0.4%。对农节目的播出时段、播出次数更是差强人意,更不用说节目的贴近性、制作的精致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了。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对农节目如此薄弱,令人堪忧,这一现象已经引起广电人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谢彧 《中国广播》2007,(5):49-51
中央台对台广播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获得了台湾听众的认同,成为他们了解祖国大陆各方面信息的重要广播媒介。不过我们也要注意到,随着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广播争取听众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目前台湾岛内有一百多家的广播电台抢夺着有限的广播听众市场。面对岛内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央台对台广播要在岛内占有更多更广的听众群,关键就在于创新。  相似文献   

15.
蔡万麟 《中国广播》2005,(11):10-13
这些年,广播人对于广播规律的思考从来没有间断过。过去我们说“内容为王”,现在又强调“品牌为王”、“频道(率)为王”。专业台、类型台是广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已成为共识。提出以品牌、频道(率)为王,从市场战略这个角度,意义是深远的。因为毕竟只靠一两个大红大紫的节目来支撑起一个台、一个频率,已经很难了。但反过来说,节目是广播传播的核心,是广播内容呈现的基本单元,频率、  相似文献   

16.
郑钦 《中国广播》2007,(9):11-14
对台湾广播是人民广播事业中一个特殊的对象性广播,它既担负着宣传党和政府对台政策的重要使命,又是沟通两年同胞亲情,传承中华文明的纽带和桥梁。在这个看不见的空中舞台上,几代广播人一直在积极地探索初中。2003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觉成了首次对台广播效果大型入岛调查,对台湾本土听众的结构、需求和接受心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使对台广播节目有了更准确清晰的定位,并推动了对台广播理论发生深刻变化。近年来,祖国大陆对台广播的思维正在由宣传型向传播型转变,遵守传播规律,重视台湾同胞对母体文化的身份认同,尊重台湾同胞的诉求需要和接受习惯.以各种传播方式逐渐提高对台广播的实效,已经成为各地涉台广播机构的共识。本期“特别策划”推出这组来自各地涉台广播机构相关人员的文章,是对台广播理论和实践的一次公开梳理和展示,对其他传播对象的研究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于灏 《记者摇篮》2009,(7):98-98
广播专业化走到今天,广播电台的频率形象已经不仅成为衡量听众与电台之间的关系,以及听众对广播节日的感受和印象,更要有对自身频率形象的包装打造,使其独树一帜、卓尔不群。  相似文献   

18.
第四媒体以其难以想象的渗透力的冲击力,势如破竹般地发展,冠以网络前面的“新兴”二字还余音缭绕,人们就惊奇地发现,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已经浪潮般地涵涌而来,传播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开始体,一场传媒变革已经拉开了序幕,“广播路在何方”已经成为广播人必须思,必须面对的问题,而且是急待思考,急待面对的问题,作为广播人只有科学地认识,准确地判断网络媒体对广播的影响,冷静客观地分析自身在社会生中的地位和角色,把握自身的优势和缺陷,实现观念,机制,管理,运作方式等一系列变革,才能在传媒的竞争中和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这里,我们重点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全球领先的媒介调查机构尼尔森媒介研究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广播市场,加之媒体政策的变革,有车族的激增和电视广告费率的大幅上涨,促使广播的广告经营迎来了“第二春”。努力探求新形势下广告经营的新思路将是经济广播今后生存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视和计算机的普及,大量一的视听同步化媒介冲击着广播的生存与发展。广播文学节目无法获得更丰富的经济收益和刺激受众的视觉,已经退守为广播媒体的一种似乎有些勉为其难的责任和自觉行为,退守为少数主持人坚守的一块精神净土。如何提升广播文学节目的质量,重新回归广播收听的主流市场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