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逻辑经验主义为基础的政策变迁研究只强调政策的渐进性变迁,而忽略政策的间断性变迁。建立在库恩科学范式基础上的"间断—平衡模型"解释了长时期的政策稳定过程中伴有偶尔的急剧变迁的现象,为政策变迁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通过对该模型的理论基础、解释过程的介绍,最后提出它对我国政策变迁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三十余年,高考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伴而随的是对于高考政策研究文献数量逐年增加,而且所评说的主题、运用的学科视角、使用的话语体系等也发生着极大变迁.对于高考政策研究所呈现出的这种变化,固然与政策自身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同时与社会结构的变迁、政治文化的影响、政策合法性危机以及研究群体成分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行政伦理的视角探讨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房改政策、股票发行政策、公路收费政策为典型案例进行政策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行政范式从统治型、管理型向服务型变迁的时代背景下,制定政策一定要高度重视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4.
"三教统筹"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政府发起和推动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标志内容和主要途径,成为20多年来国家(政府)改革农村教育的政策工具。"三教统筹"政策的成效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三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各自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二是三种教育之间的结构不合理,尤其是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不能满足农村社会发展需要。这说明"三教统筹"政策的目标达成度低,也说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成效不足。对"三教统筹"从政策要素各方面考察,其属于"软性政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注定了"三教统筹"政策的成效不足之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近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主要围绕着私立(民办)高等教育政策、财政与投入政策、国际化政策、学生政策及管理与评估政策等热点问题而展开。本文对这些热点问题的比较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望从宏观角度反映我国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不同时期教育政策研究有着不同的研究旨趣或意图,旨趣的变迁又直接影响着教育政策研究的基本内涵、内容取向与研究范式。比照国际教育政策研究的三次旨趣变迁,三十多年来,我国教育政策研究也逐步发展了从政府管理取向到学科科学取向到综合理解取向的研究线索,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本土特征,暴露出政府主导性、结构性失衡和基础性薄弱等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对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旨趣变迁及其本土特征的解读,获得有关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现状的基本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关照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政策变迁、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方面对中加大学生贷款政策进行了对比,提出了学生贷款作为一项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应该由国家政府部门负责实施。而银行作为商业部门,由于其性质所限,很难在不顾其商业利益的情况下为教育事业做出无私的奉献。因此,学生贷款的顺利推行需要政府直接管理。同时应建立有家长、用人单位共同参加的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重要教育文献,发现劳动教育政策变迁是一个语强与实弱、持续与断裂、钟摆与频变矛盾交织的复杂过程。回溯中国共产党百年劳动教育政策发展历程,有助于深化面向未来的劳动教育研究。从斗争之维、道德之维、政治之维、经济之维、价值之维五个维度出发,将中国共产党百年劳动教育政策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通过对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逻辑理路进行深入分析,希冀为当下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反思与智慧支持。  相似文献   

9.
教育政策贯穿整个教育管理活动,每一种教育管理行为的发生都来源于一定的教育政策。近年来,在教育政策研究的基本环节中,"人"的主体不断增强。对"人"的关怀往往是基于对抽象化的人的分析,在话语中缺少了一个重要的人类学现实——人的性别存在。女性主义教育思潮与社会性别理论的兴起,丰富了教育政策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在教育政策研究中纳入性别意识,能够使教育政策研究更加贴切于"人"的存在,更富有"人性"。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不论是研究目的、还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都受到研究旨趣的深刻影响,经历了从政治本位旨趣、政府决策旨趣到学生发展旨趣的变迁历程。历史地分析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的旨趣,认为未来的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既不能全盘否认政治本位旨趣、政府决策旨趣和学生发展旨趣,也不能独尊一隅,而是三者的互补与包容,否则就会削弱政策研究对政策实践的规范性矫正和批判性反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国内社会政策研究对于"范式"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福利体制、福利多元主义、社会排斥及发展型社会政策几个方面。这些研究存在的不足是,倾向于引介国外理论,缺乏本土理论的构建;研究主题分散,研究规范不统一。中国社会政策学者应该勇于介入社会现实,提出新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对策。因此,社会政策研究有必要在范式方面进行一次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12.
学位授权是我国学位教育工作的"触发装置"。学位授权政策研究的价值体现在:第一,它必然涉及对我国现行学位授权政策效应的把握,并给予政策调整以科学、有效的指导;第二,学位授权政策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位授权政策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推动国家创新人才制度建设;第三,有利于全面、深入把握学位授权工作的现状与问题,完善我国的学位授权政策。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政策从来都不是静止的,政策的文本形态仅仅呈现了政策的初始意图,但实际的课程政策是在课程行动中伴随着政策主体与政策情境的变迁而不断变更并被重新建构的。本研究聚焦于课程政策动态生成的属性,从政策空间转移和政策主体情境化认知两个层面探讨了课程政策在实践中生成与演进的机制,并提出未来的课程政策研究要更加关注"行动的政策",不断拓展课程政策研究的空间,重构课程政策与课程实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当前,教育政策研究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新的生长点,但随着全球化和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教育政策研究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过程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其根源在于本土化研究的严重不足。因此,中国教育政策特别需要本土化的研究。这就要求教育政策研究者必须消除研究中的“崇洋”心理,培养本土意识和强烈的实践关怀精神,建立本土化的教育政策研究方法体系,同时正确处理本土化与向外借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以概览的视角回顾了在教育政策借鉴与传播(policy borrowing and lending)研究中的主要议题和趋势。政策借鉴与传播是一个在学术上依托于比较教育学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领域。在比较教育学中,针对“旅行式改革”(travelling reforms)、全球化教育政策的探索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描述了政策借鉴与传播研究领域的历史,并讨论了四个新的研究趋势:第一,由双边框架向国际标准框架的转变;第二,学者们开始关注各国系统与个案背后的逻辑;第三,政策图景(policyscapes)概念对研究方法论的启示;第四,政策映射研究,即借鉴他国教育政策时的本土解读。  相似文献   

16.
作为制度创新的产物,独立学院政策生成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期,呈现了从政策摸索到政策扩散、从政策实践到政策规范、从诱致性政策变迁到强制性政策变迁的制度化构建特点,凸现了体制转轨中政策制度化构建的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视角出发,对我国学生贷款政策子系统的外部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细化分析,并就我国资源禀赋现状、高等教育财政资源条件、公众价值观念等较稳定因素对学生贷款两大政策阶段变迁过程的制约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政策演进历程的反馈环进行了描述.同时在动态演进的框架中阐述了我国学生贷款两大发展阶段政策的关系与区别、政策变迁的触发及影响因素,解释了产生我国学生贷款政策问题驱动、采取渐进修正路径等政策变迁特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政策终结理论的演进前后经过了基础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两个发展阶段。作为基础性研究阶段的延伸,实证性研究阶段的关注点在于通过引入案例来研究政策终结的具体操作过程,考察了影响终结的各种变量及其关系,对基础性研究阶段提出的多种解释框架进行了验证。可是现有成果尚未出现一种学界公认的普适性解释框架,且对于政策终结过程前期的研究以及不同类型政策的终结均缺乏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就近入学”教育政策公平性考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近入学"教育政策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教育公平。从教育公平的内涵看,在不具备适合条件的情况下,"就近入学"教育政策与教育公平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相反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要全面实施"就近入学"教育政策,促进教育公平,必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发展多元、互通有无的教育格局,积极探寻高考人才选拔与基础教育的衔接机制,使学生们在"就近入学"教育政策的主导下能有更多选择的可能,而不是限制。  相似文献   

20.
《西藏教育》2011,(9):62-62
从1985年起,国家对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实行"三包"政策及城镇困难家庭子女助学金政策,2007年又在全国率先对我区城镇学生实行"两免"政策(免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定量作业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