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要义,产教结合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初级阶段,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级阶段。在政策变迁方面,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经历了从产教结合到产教融合的变迁过程。在政策变迁过程中,从追求短期效益到注重长效发展,不断推进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不断完善双师型队伍建设以及不断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之间的精准对接。展望未来,产教融合政策是主导,我国产教融合政策在制度化、法律化的基础上,应该重点关注产教融合的联动机制建设、治理模式创新以及激励机制建设,进而不断完善我国的产教融合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
教育政策:一个结构主义的分析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科学革命结构理论、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理论以及西方政策过程理论为理解教育政策的结构生成和结构变迁提供了有益的分析框架。教育政策本身的复杂丰富性启示我们必须从结构和动态生成的角度对其进行理解和把握。教育政策结构由外围层、中间层、核心层三个部分组成。三个层面之间进行的复杂的交互作用决定着教育政策的不同类型和教育政策变迁的不同范式。教育政策结构变迁从变迁的道路上看,有“由外而内”与“由内而外”两种;从变迁的途径上看,有“路径依赖”与“路径创新”两种;从变迁的动力上看,有“自然演进”与“理性构建”两种。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要义,产教结合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初级阶段,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级阶段。在政策变迁方面,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经历了从产教结合到产教融合的变迁过程。在政策变迁过程中,从追求短期效益到注重长效发展,不断推进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不断完善双师型队伍建设以及不断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之间的精准对接。展望未来,产教融合政策是主导,我国产教融合政策在制度化、法律化的基础上,应该重点关注产教融合的联动机制建设、治理模式创新以及激励机制建设,进而不断完善我国的产教融合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4.
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分析1949年以来我国高校教师学术评价政策,可以发现其历经了起步探索、规范建设、变革调整、深化改革四个阶段。从动力机制上看,政治经济体制变革、文化观念转变以及政策与行为主体的互动是高校教师学术评价政策变革的主要动力。从变迁路径上看,高校教师学术评价政策呈现出从路径依赖到路径突破的特征。未来高校教师学术评价政策需要遵循宏观制度结构调整的客观规律,把握好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和关键节点以及平衡好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5.
一个国家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深深地受到本国社会历史、习惯、文化、心理、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其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国内社会习惯、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变化,更涉及到政府体制、意识形态等的更新。路径依赖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在20世纪70年以后,被运用到技术变迁、企业制度变迁和社会制度变迁以及社会制度转型的研究中。本研究在制度经济学的框架下分析中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变迁,以路径依赖为理论基础,对中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变迁的特点、变迁的动力、变迁的阻力、变迁的成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职学生资助政策经历了从人民助学金为主的“单轨”阶段,到助学金与奖学金“混轨”以及奖学金与贷学金“并轨”阶段,再到免、助、奖、贷、勤、补“多轨”阶段的变迁历程。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资助内容多样化”“资助来源多元化”“资助对象精准化”的特点。在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生资助应逐步分类推进免除学杂费政策改革、建立健全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建构资助政策执行保障机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职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7.
分析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政策变迁规律可运用政策工具分析的方法。通过选取Rothwell和zegveld两位学者的政策工具分析框架,并基于提高适切性的目的作出修正,结合政策工具的着力主体,构建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政策变迁二维分析框架。通过分析发现,政策工具的选择从关注目标——手段的匹配转为关注政策工具与现实环境的匹配;发展着的政策进一步拓展了权力下放的政策工具空间,权力在主体间的分配逐步趋向合理,执行层行为主体的作用从单一走向联合。  相似文献   

8.
安茹 《学周刊C版》2019,(1):181-182
随着研究生扩招政策的广泛实施,我国研究生招生政策的变迁道路愈显规范,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本研究致力于从我国研究生招生政策的变迁道路层面和政策的变迁途径层面来探析研究生招生政策的走向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1985年以来中央、地方政府及相关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54部社区教育相关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利用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社区教育供给呈现出供给主体从民间力量供给到政府主导供给再到多元供给,供给服务对象从青少年拓展到各年龄、各类型的人群再到社区治理,社区教育供给能力从规模扩大的外延式供给到完善体制的内涵式供给发展等方面的变迁逻辑。在教育现代化理念引领下,要形成以坚持人民立场为根本的基本社区教育供给政策话语、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社区教育供给政策价值取向、以多元化治理为核心的社区教育供给政策执行环境。  相似文献   

10.
方红  姚品俊 《教育评论》2024,(1):115-1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教师补给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1998年,规模化补充,注重效率,构建规范化补给机制;1999-2011年,多渠道补充,注重效益,构建专门化补给机制;2012年至今,针对化补充,注重高效,构建均衡化补给机制。纵观乡村教师补给政策历史变迁,总体呈现出从城优乡劣走向城乡均衡的政策价值取向、从国家顶层引导走向地方协同合作的政策执行机制、从规模化走向精准化的政策补给方向三大主要政策特征。在新的历史时期,乡村教师补给政策要适应乡村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在总结既往政策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政策制定机制、优化政策执行过程、建立政策执行监督机制,以此实现乡村教师补给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完善税收制度,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政策工具变量的调整应反映出分配方面的制度安排,规范国家、企业及居民之间的财富分配活动。税收制度应从总体安排上传导反映出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一致性。因此在制定财政政策目标时,不能仅仅局限于确保年度或任期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而应将重心放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应该从四个方面完善税收制度,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与公共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理论和实践证明,社会结构,社会体制类型与公共政策选择之间密切关联,随着当代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的转型,需要我们对公共政策进行重新定位,确立发展,效率和公平的价值取向,建立以利益协调为基础的政策机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需求的变化,城市郊区农村旧宅基地的利用功能不再局限于农户居住生活,其生产经营性功能凸显出来。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旧宅基地管理的制度政策层面着手,深入分析东莞旧宅基地管理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旧宅基地改造与利用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张烨 《复旦教育论坛》2006,4(6):24-28,32
政策的本质以及它与制度的关系模式决定了教育政策制度分析的必要。教育政策的制度分析框架应将教育政策纳入到与教育制度关联的关系模式中,放入教育制度变迁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教育政策的制度分析应该是方法论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统一,而实现连接的桥梁则是对行动者策略行为的充分关注;作为方法论的制度分析,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对教育制度差异的敏感性、注重制度发展史,关注观念与意识形态等心智结构因素对制度发展的影响;教育政策的制度分析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对教育政策制度伦理公正的考量。教育政策的制度分析框架是建构的、开放的,同时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又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高校评估政策运行的制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运用制度分析理论剖析影响俄罗斯高校评估政策运行的制度因素,即:社会政治经济体制转轨为评估政策的生成提供了制度环境,国家强制执行为评估政策的制订提供了制度变迁的路径,对政策实施机构与高校的监控是评估政策实施的制度保障,有效的制度安排是完善评估政策过程的途径,市场、政府与高校的良性互动是完善评估政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技能人才要求越来越高。然而高技能人才的匮乏明显地制约着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主要表现在: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结构不合理,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作用不显著等。以河北省资源型城市唐山市为例,基于高技能人才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效应的分析,提出强化人才政策支撑,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培养载体,加强高技能人才平台建设;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等有效路径,以实现高技能人才的聚集,助力于唐山市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经济是其不可或缺的支柱,特别是在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体制转型时期,财政政策的调控对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经济转型时期,不断完善我国的财政政策和支出收入机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如何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如何使财政政策和经济发展有效地结合,在体制转型时期来推动经济长足稳定健康的发展,然后分析了财政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如何推动经济的发展,最后对在经济转型时期财政政策实践中的得到的若干结论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是世界级的难题。中国改革开放,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借鉴原来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转型理论和西方学者观点。成功的经济转型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经济科学增添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政府职能转变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需求迫切需要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与时俱进。当前国内外有诸多政策过程理论或方法指导公共政策以影响政府行为,然而,这些理论应用性本身具有局限,同时在运用理论或方法的过程中经常受到私人利益、公民参与度、公共性因素的束缚,严重障碍了政策过程的顺利实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策过程理论再创新、扫除利益障碍、构建政策共同体、全面推行政策过程民主化以及积极重塑公共政策公共性,从而实现政策的科学性和推动政府职能的真正转型。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已持续30多年,其中制度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外资政策是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既是研究外资和经济增长的理论需要,也是完善外资政策及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要求。中国外资政策通过资本积累传导机制、人力资本发展传导机制、技术进步传导机制和制度变迁传导机制影响经济增长,一方面增加了国内物质资本存量、改善了人力资本存量、促进了技术进步,增加了生产要素投入,从而推动了经济规模的扩张;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了经济增长质量。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环境污染、拉大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从而制约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外资依赖,影响了产业安全,制约了内资企业发展并出现了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隐患。有鉴于此,政府应采取改善外商投资环境、提高外资进入门槛、增强外资政策导向、完善环境法制体系、健全外资管理体制等措施,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