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档案与社会》2005,(5):16-18
1945年8月14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然而此前的5天.消息就已经传开了。10日下午,东京广播:“日本政府准备接受中美英三国政府领袖于1945年7月26日在菠茨坦所发表、其后经苏联政府赞成之联合宣言所列举之条款……。”重庆的中央广播电台收到了从日本和欧美传来的这则新闻。重庆崇文镇的一家小杂货店外,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满了人,他们个个引颈驻足,倾耳细听。因为是重复广播,声音激昂,所以人人听得清楚,有人一边听一边流泪——“日本投降了!”“日本投降了!”  相似文献   

2.
1945年8月9日下午5时左右,播音员靳迈从街上回到重庆中央广播电台。播音员潘启元对他说:“日本人可能无条件投降,现在正等着消息呢!”靳迈怀着疑惑的心情走进办公室,股长吴祥祜对靳迈说:“日本可能很快无条件投降,他们通过瑞士大使馆传递消启。你和小潘今晚加班等着吧!”靳迈兴奋地说:“好!”但他们等了一夜没有消息。8月10日下午4点,靳迈被外面熙熙攘攘的声  相似文献   

3.
60年前的5月8日.随着第三帝国的覆灭.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8月14日.在中国抗日军民,苏军和美军的沉重打击下.日本政府最终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由日本天皇在8月15日.通过广播向全国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停战诏书》。9月2日.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日本政府代表重光葵、大本营代表梅津美治郎在投降书上签字。盟军代表和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国代表.在“日本投降书签字仪式”上签字.接受日本投降。9月9日.蒋介石指派何应钦为中国战区代表接受日本投降。冈村宁次在南京代表日本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相似文献   

4.
1931年9月18日晚,驻扎在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悍然向中国东北守军沈阳北大营发起突然袭击。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终于迫使日本帝国主义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东京湾美国主力舰“密苏里”号(同时也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旗舰)甲板上,举行了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日本外务大臣签署日本投降书。参加仪式的人数众多,各国记  相似文献   

5.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宣布向盟国无条件投降。至此,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终于结束。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同年9月2日于美军“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当日,云集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亲睹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的全球数百名记当中有三名中国记,他们是:《大公报》记朱启平、黎秀石和中央通讯社记曾恩波。他们作为中国千千万万新闻工作的代表亲历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相似文献   

6.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宣布向盟国无条件投降。至此,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终于结束。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同年9月2日于美军“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当日,云集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亲睹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的全球数百名记者当中有三名中国记者,他们是:《大公报》记者朱启平、黎秀石和中央通讯社记者曾恩波。他们作为中国千千万万新闻工作者的代表亲历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朱启平:留下新闻史上“状元之作”《大公报》记者朱启平的名字或许已经不为人知,但是他笔下记录的一页页历史风云却时常被提起。由于在二战中对国…  相似文献   

7.
1945年8月15日,哈尔滨阴云四散,阳光洒向大地。日本投降的喜讯像一阵旋风,吹遍哈尔滨大街小巷。哈尔滨沸腾了,沉醉在抗战胜利的欢欣气氛中。日伪哈尔滨放送局的日本人听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顿时荒乱茫然,抱头痛哭,失魂落魄。坂口等聚集到放送局局长高桥的办公室里。惶恐不安,饮酒浇愁,陷入绝望的境地。诸岗等几个日本人把电台内储存的大电子管成箱地抬到后院,浇上汽油放火烧毁,乒乒乓乓的爆炸声不断。电台内的中国人听到后院的爆炸声,一齐拥到窗口,看到日本人正在进行破坏,顿时怒火中烧,喝令日本人:“立刻停止破坏!”播音员赵乃禾带领几…  相似文献   

8.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石景山制铁所也结束了日本侵略者8年之久的统治。日本投降时,石景山制铁所正在运行的高炉有200吨高炉、380吨高炉和第六小型20吨高炉相继冻结停产,给国民政府接收后继续生产带来极大困难。  相似文献   

9.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停战诏书;9月2日,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舰"密苏里"号上举行;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而在1945-1948年期间,<大公报>每年都于上述日期前后发表纪念抗战胜利的言论(1949年以后,<大公报>津、沪、渝版相继停刊).本文拟以年份为顺序对<大公报>的此类言论进行概述,并进行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进入越南接受日军投降,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军队唯一的一次跨国界受降.然而就在这次受降活动中,中国和法国在"越南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8月1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任命远东盟军统帅麦克阿瑟为盟国接受日军投降的最高统帅,并同时下达了第1号总命令,对同盟国各自的受降区域...  相似文献   

11.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的最高领导人在重庆举行的和平谈判,重庆乃至全国新闻界对此都予以极大关注。不过由于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不同,关注的姿态不尽相同。本文旨在分析《大公报》对“重庆谈判”的态度,通过与国民党中央机关报《中央日报》、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相比,显示其民间报纸的内在特征。 (一) 迫切地希望毛泽东到重庆来,是《大公报》关注“重庆谈判”的第一个特点。 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邀请毛泽东“惠临陪都”,共同商讨“国家大计”的第一封电报(寒电)发出后,重庆新闻界没有作出任何反响,就连《中央日报》也是如此。8月16日,《中央日报》和重庆各报都只刊登了中央社的新闻稿和蒋氏电报全文,而《大公报》除此之外,还在当日社评《日本投降了》中用充满激情的语句论及了蒋氏电报:“在我们欣庆胜利到来  相似文献   

12.
曾嵘 《湖北档案》2005,(8):36-37
盟国安排中国派兵占领日本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美、苏、英等11个同盟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决定由美国全权统一办理对日军事占领和战后日本的重建工作;同时,中、苏、英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国家,也应该派出军队对日本进行军事占领。早在日本投降之前,美国就已确定了单独占领日本的方针。美国总统杜鲁门说:“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打算实行分割或划分占领区。”他还说:“不容许苏联控制日本的任何部分。”8月11日,美国断然拒绝了苏联提出的由美苏分任占领区总司令的要求。8月13日,美国太平洋盟军总司令道格拉…  相似文献   

13.
《重庆图情研究》2010,(3):F0003-F0003
65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迎来了最终胜利的一刻;65年后,2010年8月15日,重庆图书馆推出馆藏抗战漫画展,并开放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献陈列室,以此来纪念这一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4.
日沉太平洋     
华夫 《中国档案》2005,(8):22-25
《波茨坦公告》与日本投降德国投降后,反法西斯战线加强了对日本的打击。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向全世界播放了《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立即无条件地投降,否则,日本将面临迅速而完全的毁灭。由于日本拒绝了盟军的要求,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这两座城市顷刻间化为废墟。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三路苏军进入中国东北,对关东军进行毁灭性的打击。8月10日,裕仁天皇御前会议决定,在不改变天皇体制的前提下,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4日上午,日本最高首脑在御前会议上,讨论了无条件投降的…  相似文献   

15.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广播《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天皇、政府及日本大本营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中国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按照……  相似文献   

16.
2005年8月15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纪念日。说来也巧,我出生在60年前的1945年4月20日(农历),当年阳历为5月31日,距日本战败投降,抗日战争胜利只差两个多月。  相似文献   

17.
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的日本投降仪式,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后,各国记者陆续发出大量报道,霍默·比格阿特的这篇报道是较早的一篇。它以凝炼、深刻地表现了这一历史事件的本质而著称。一些美国新  相似文献   

18.
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论析(1945.10—1947.4)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纯 《历史档案》2003,(2):126-132
194 5年 8月 1 5日 ,日本天皇正式发布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诏书”。中国台湾的受降典礼于 1 0月 2 5日举行。中国受降代表、台湾省行政长官兼台湾警备总司令陈仪接受日本投降代表、台湾总督兼第十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投降。随即 ,国民党政府在台湾设立了行政长官公署。 1 94 7年 4月 2 4日 ,即“二·二八”事件后不久 ,南京国民政府下令改组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为台湾省政府 ,由魏道明出任台湾首任省主席。那么 ,战后国民党政府在祖国大陆除东北以外普遍设立的是省政府组织 ,它何以在台湾设立行政长官公署 ?行政长官公署又为何在台湾仅存留…  相似文献   

19.
一、《东南日报》最早报道在台日军的投降典礼。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10月7日中午.中国先遣部队宪兵四团一连从福建福州的马尾港前往台湾。《东南日报》南平版记者蔡极也同船前往.并参加接受在台日军投降的典礼。他是抗战胜利后大陆第一位赴台湾采访的记者。在海上飘浮了15个小时后,蔡极及其一行终于于第H天下午3时到达了台湾的淡水。几千名台湾同胞已在码头迎候。10月25日,受降典礼在台北公会堂(今中山纪念堂)举行,中方台湾行政长官陈仪主持其事,日方台湾本代总督安藤海军上将俯首投降。安藤下车后.低头垂着手,被长官…  相似文献   

20.
时间跨过了半个世纪.欢腾的火光似乎仍在眼前闪耀.胜利的锣鼓似乎仍在耳边震荡.那是1945年8月11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人民庆祝日本法西斯投降的一个狂欢之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