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师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课文是这样注释的:“句读的不解,疑惑的不明白”。很显然这儿把“之”字理解成助词了,这样的解释我认为欠妥。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之”字的用法。  相似文献   

2.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吾妻之美我者”中的“美我”,教材是这样注释的:“美我,以我为美。”我认为这样注释是不正确的,这实际上是把“美我”当成了意动用法。我们知道,所谓形容词意动用法,不是说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而是主观上认为他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  相似文献   

3.
有道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月映江水,只要有了水,任何江河都会有明月;天空有云,只要天上无云,万里晴空便都是青天。同样,带着虔诚、清净之心去学习,诗意、智慧便会显现。2010年3月,我们就是带着这样虔诚、清净的学习之心,踏进了杭州市拱宸桥小学的“王崧舟双名工作室”(“双名”即名师、名校长)。为期半年的学习,我的人生如同开了一扇窗,新鲜空气、四季风景因为这扇“窗”而从此不同。。  相似文献   

4.
在《手》(五年制第八册7课)这篇课文中,主人公陈秉正针对学生的不正确看法说了这样一段话: “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这段话含义深刻,体现了文章的中心,是教学的重点,又是理解的难点。教学时,可以抓住“手”,层层剥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手”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张庆 《江苏教育》2000,(1):32-32
最近.我区不少老师打电话反映:苏教版小学语第三册“识字5”中的“腊梅”一词.在1999年修订本中改成了“蜡梅”。是不是原来酌“腊梅”错了?我查阅了《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上面也只有“腊梅”而没有“蜡梅”,不知道你们这样改有什么根据.盼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6.
对“庖丁解牛”的解说,历来多未得其真,这主要是因为对庖丁所说的“三年”、“十九年”两个数字的不理解。经辨析,《庄子》中此两数字来源于中国古代历法知识,这是理解“解牛”之旨的关键所在,文惠君所得之意亦由此出。此两数字是用来讲明道修道的工夫,庄子借此“道数”以表达其养生之主旨及其天人思想。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师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课文是这样注释的:“句读的不解,疑惑的不明白”。很显然这儿把“之”字理解成助词了。这样的解释我认为欠妥。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之”字的用法。“之”的第一种用法是作动词,意思是“到……地方去”。如:“吾欲之南海”。意思是“我想要到南海去”。(《为学》)“之”的第二种用法是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如:①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②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③学而时习之,不…  相似文献   

8.
人教统编版《勾践灭吴(节选)》对“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中“国子姓”的注释是:国君的同姓。这样整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只要是我勾践的父辈兄弟和与我同姓的人中,有能够帮助我出谋划策使吴国退兵的,我就与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  相似文献   

9.
“枕流漱石”是个成语,它的来历是这样的:西晋文学家孙楚,性情傲慢,不满社会现实,年方四十就打算避世隐居。他曾对王济说:“我欲枕流漱石。”“枕流漱石”是孙楚想象中的那种闲适的隐居生活。可这句话是讲不通的。于是王济就反问他:“流水怎么枕?石头怎能漱口?”显然,孙楚是把“枕石漱流”误说为“枕流漱石”了,他却灵机一动回答说:“枕流是想洗我的耳朵,漱石是想磨砺我的牙齿啊!”孙楚不愧是个才藻卓绝的诗赋文人,经他这样巧辩,一句荒唐怪诞之词顿时自  相似文献   

10.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这样几句:“吾妻之美我,私我也;妾之美我,畏我也;客之美我,欲有求于我也。”三个“美我”之中,教材只对第一个提供了解释:“认为我美。”即把“美”看作形容词意动;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参考用书》中相关的译是:“我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把三个“美我”都解释为“认为我漂亮”。  相似文献   

11.
“书癫”     
自幼嗜书,直至现在还爱书如痴。我觉得,印在纸上的文字是有魔力的,能使人上天入地。穿梭古今。守着一堆书过日子,是幸福的。为此,买之、藏之、读之、谈之、送之,我这一辈子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称“书癫”。苏轼有诗说:“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陆游云:“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我也乐意做这样的“书癫”。  相似文献   

12.
唐云辉 《师道》2012,(10):25-25
2008年的秋天,我有幸成为珠海市金海岸中学高三(5)班的班主任。当时的这个班级,几乎听不到任何正面消息,听到的尽是“班风不正”“学风不浓”“考试作弊”“人心不齐”“问题学生多”之类的负面消息。一学年过去后,这个班出现了极大的改观:班风正、学风浓、师生关系和谐,并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对这样一个特殊班级,我采用的是一种特别的方式:将我的“两颗心”交给学生。 用“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故为之说”是《捕蛇者说》末段的一句话。不少人认为“之”是指示代两,而认为“说”是名词。对此,我想说说自己的看法。我认为“之”是代词,代蒋氏,“说”是动词,理由如下:“我”听了蒋氏“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的话后说:“余悲之。”“悲”  相似文献   

14.
“您不是我们的亲生父母,可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您却能如此地关心我们,陪伴我们。除了父母,除了老师,谁还会这样待我们呢?所以,当我们再长大三岁,回忆往事的时候,才真正懂得什么叫‘师恩如海’,什么叫‘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寒假前,3000多封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为主题的感恩信从襄樊五中校园寄出,这是襄樊五中以“过中国年”为主题的寒假活动的一个内容。  相似文献   

15.
我读了《现代语文》2003年第2期上发表的汤志鸿先生写的《“告之”与“告知”》,有些不同的看法,写在下面请汤先生和读者指正。“告之”在文言文里是由动词“告”和宾语“之”组成的动宾短语。“告之以善”是双宾语结构。“以善”是由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作“告”的直接宾语,“之”是间接宾语。“告之”这样的结构在白话文里很少用到。“告知”是现代汉语里的动补式合成词,意思是“把事情告诉某人,使他知道”。现代报刊上常常见到该用“告知”的地方误用了“告之”,汤文分析的两个例句就属于这种情况。汤文的第一例“把我们…  相似文献   

16.
王水照先生的《“孙行者”与“胡适之”》(载《随笔》1998年第4期)一文开头有这样一句话:“今年是北京大学建校百秩大庆,很自然地想到五十年代我负笈北上求学时的情景。”我们都知道,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藤野先生》的首句是:“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众多教参都把“这样”所指代的意思界定为下文“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行”,亦即下文所提及的两件事:上野公园之所见和在东京留学生会馆之所闻。我认为对“这样”不能作如此简单的判断和理解。  相似文献   

18.
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结尾是“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栩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之至此”,一般均释为“宽容(宽恕)我到这样的地步”,《教参》的译文也如是。这样翻译是很有根据的:“宽”,《辞海》(词语分册)释为“宽大,宽容”,《康熙字典》释为“宥也”,并均引本句为例;“之”用作第一人称代词,亦属常见。我以为并非确诂。因为这样解释——不符合作品所规定的情境。从文中可知,廉颇是听说了蔺相如的一番话之后才登门谢罪的。那么看一看蔺相如究意说过些什么。蔺相如同  相似文献   

19.
<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有这样一句话:“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这“越明年”究竟是哪一年?至今注家颇多,但无外乎有两种:一说是“过了一年”;二说是“到了第二年”。二者说法虽异,实质一样——“越明年”就是第二年。对此,我感到有与之商榷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第八册第20课《他是我的朋友)一,讲的是阮恒为救朋友的生命而“冒死”为朋友输血的事,赞扬了阮恒无私帮助朋友的美好品质。课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这句话的出现,可让读了解到本是通过作之口以讲故事的形式写出来的,可以起到开启全的作用,但这句话的出现也存在四大弊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