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熙 《未来与发展》2023,(5):100-107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把这些文化瑰宝有效融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愚公移山精神长期激励着全国人民的奋斗之路,在新时代体现出具有时代价值的当代愚公精神,是新时代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素材,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有着天然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创新提出了“八个相统一”的具体要求。“八个相统一”是建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人才培养规律等系列规律的总结基础上,对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改进不同学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协调性,开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式方法、理论思路等方面的重要部署,更是愚公移山精神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重要框架和实施方略。  相似文献   

2.
蒙莉  雷金星 《科教文汇》2008,(23):157-158
强调情感因素在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是高质量地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针对艺术院校学生特点,加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的需要。加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深情感教学,主要从教师、学生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天人合一""仁爱万物""和谐共荣"等生态思想,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通过思政课堂及实践教学等途径,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相似文献   

4.
周晓桂 《今日科苑》2010,(16):230-231
十七大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大学生是大众中的特殊群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试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型教学模式,以期通过此举达到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标。  相似文献   

5.
邵金莉 《科教文汇》2009,(28):160-16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的重要任务,其实践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规律和途径、机制体制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以达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6.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具有“主力军”优势与作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牙作用着重从领导班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高度重视;学校政策导向上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倾斜;多方面支持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基层党建的重要载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高校基层党建的载体之一。高校基层党建的任务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目标高度契合,以“基础”课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推进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学科育人强化高校服务型基层党建的角色感。  相似文献   

8.
应丽卿 《科教文汇》2007,(9X):53-53,55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低效性是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非常突出的问题。解决当前的问题,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充盈着人文精神,诗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拾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诗教理念的引入,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以理服人的同时,能够以情感人;在学生形成审美情趣的过程中产生道德认知。诗教理念的引入,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录平 《科教文汇》2007,(12S):100-101
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是一种矛盾运动,包含着各因素的对立统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也是如此。“求同”与“求异”、“灌输”与“需要”、理论与实践等所构成的对立统一关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显著的特点,丰富地体现了这一课程教学活动的内在规律。把握这一特点,正确处理好这几对关系是完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利用校园文化上,存在着相互割裂、重控制与娱乐功能轻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形式主义严重等问题;应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活动文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张琰 《科技广场》2007,20(4):205-206
在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施行“05新方案”的改革语境中,本文主要阐述高校“两课”教学情感教学模式实施的必要性,探索高校“两课”教学情感教学模式实施的基本要求,以促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内化与践行。  相似文献   

12.
李芬 《科教文汇》2012,(24):15-1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地方特色教育资源,可以有效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增强思政课的教学魅力,铜仁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从铜仁地方优秀文化中挖掘利用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利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魅力和实效性的新思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溶于每个中国人血脉,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实现弘扬传统文化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共赢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为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趣味性,真正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内化于学生的“心”,外化于学生的“行”,必须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方式及评价标准等方面的改革,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孙卫华 《科教文汇》2007,(11X):14-14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简称“05”方案)的实施对该课程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认为“05”方案要真正落于实处,关键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他们应具备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广博的知识、深厚的理论功底、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身心等素质以及精湛的教学艺术和独特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曲光华 《科教文汇》2014,(16):34-36
理工科高等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专业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人文内涵,注入了情感激励,并为提升教学效果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教学手段。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地位,可以致力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探寻人文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在专业教学中挖掘人文精神的资源,同时大力提升教师本身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崔海燕 《科教文汇》2013,(36):15-15,17
本文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五讲”,讲“三生”、讲理想、讲道德、讲实践、讲能力;教学目标是培养“三热爱”学生,爱祖国、爱文化、爱奋斗。本文认为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教学模式和内容的改革,可以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浅谈心理咨询的相关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金花 《中国科技信息》2007,(10):181-181,183
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心理咨询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辅助手段,是思想政治论课教育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把心理咨询的相关方法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新方式,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探索和创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将有效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对高职学生立德树人具有重要的意义。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地方文化特点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紧密层的地域优势,探索实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23456”教学模式和多样化教学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汤娜 《内江科技》2009,30(2):71-7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乐观,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