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媒介角色的娱乐化变迁 1.媒介角色的定位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政府和人民三位一体的耳目喉舌.第一,用耳目喉舌来表述新闻事业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一个传统和特色,第二,这一性质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区别于其他社会条件下的新闻事业,区别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其他事业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人民掌握着物质生产资料,也掌握着精神生产手段。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新闻电影制片厂等等都属于人民所有。因此,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既是党的耳目喉舌,政府的耳目喉舌,同时又理所当然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它们代表人民的利益,反映人民的意愿,表达人民的呼声。人民,是新闻事业的主体。人民的劳动、工作和生活,是新闻事业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工作者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努力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报道新闻和传播信息,反映并引导社会舆论,充分发挥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作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新闻工作者要忠诚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扬党和人民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工作者要努力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报道新闻和传播信息,反映并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充分发挥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作用。新闻工作者要忠诚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要坚持新闻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发扬党和人民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抵制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5.
"耳目喉舌"说的历史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目喉舌”这一词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但它作为报刊的一种功能的提出却要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一批维新派。在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史中“,喉舌论”是规定报刊性质的重要内容。然而这两种“耳目喉舌”说有着各自的诞生背景和不同的内涵。研究“耳目喉舌”说的内涵在中国的发展演变,相信对于理解其在中国新闻理论中的地位以及未来定位都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信息与文摘     
《视听界》1990,(6)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内容林枫在《新闻战线》今年第4期撰文谈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认为:新闻事业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通过新闻活动,做党、政府和人民和耳目喉舌,反映世界,影响世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具体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思想上: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工作者要努力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报道新闻和传播信息,反映并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充分发挥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作用。新闻工作者要忠诚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收。要坚持新闻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发扬党和人民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反对违背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业不正之风,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工作者要努力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报道新闻和传播信息,反映并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充分发挥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作用。新闻工作者要忠诚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要坚持新闻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发扬党和人民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反对违背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业不正之风,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的召开,特别是确定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新闻界面临一系列新的课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坚持新闻事业的无产阶级党性原则? 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对待新闻事业地位、性质,功能的总的看法;把新闻事业看作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新闻活动,反映世界,影响世界,做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中国共产党在登上政治舞台的七十多年间,始终把列宁明确提出的党性原则,看作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和指导方针。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  相似文献   

10.
党的新闻事业的性质是什么,喉舌的性质要不要坚持?这是目前新闻改革中争论的焦点之一。一类意见认为,把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比喻为党的、政府的、人民的耳目喉舌,是恰当的;把喉舌作为党的新闻事业的性质,也是正确的。这种提法是党的新闻事业的优势和长处所在,在新闻改革中应当坚持,至于理解和执行上可以有所改进。另一类意见不同意上述提法,其中有多种原因。主要的一种认为,说党的新闻事业是喉舌,或耳目喉舌,同新闻媒介、新闻事业的根本属性不相  相似文献   

11.
“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列宁这样教导我们。同样的道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它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又要依靠人民自己的才智和力量发展壮大。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这种为着群众、依靠群众的特性就是它的群众性。群众性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最显著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新闻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新闻事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积极、准确、生动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13.
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从理论上搞清社会主义中国新闻事业的特色含义是什么?有哪些方面?否则,不是盲目行动,便是口头上的空喊。关于社会主义中国新闻事业的特色,这是一个至关重要而又涉及面很广的问题。为了便于研究,首先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新闻媒介既是党和国家的耳目喉舌,同时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它一方面要传播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另一方面要反映人民的意志和呼声。就其本质来说,它是党、国家和人民之间准确、及时地传递信息的舆论工具。  相似文献   

15.
孔繁森同志的先进事迹催人泪下,感人肺腑。孔繁森同志不仅是领导干部的楷模,也是我们新闻战线上的广大党员和各族干部的榜样。我们要诚诚恳恳地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学习他的精神、品质、人格,学习他爱人民的崇高境界。新闻事业离不开坚强的党性,新闻工作者是党的耳目喉舌,孔繁森同志的先进事迹是对我们进行党性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无私奉献教育的生动教材。党的新闻工作者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要言行一致,向别人宣传,首先要自己学习,教育别人,首先要教育自己。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新闻媒介既 是党和国家的耳目喉舌,同时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它一方面要传播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另一方面又要真实地反映人民的呼声,实行人民的监督权利。它是党、国家和人民之间准确、及时地传递信息的舆论工具。新闻与法律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新闻事业,是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肩负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经验、指导工作,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呼声的重任。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使命要求他们必须要有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的中心工作的大局服务的政治责任感。只有这样,在新闻实践中,才能看到一些他人没有看到的东西,想到一些他人没有想到的事情,提出一些他人没有提出的见解,写出一些上顺党心,下合民意他人没有写出的报道。只有这样,才能成其材,精其业,为新中国的新闻事业留下一点有用的东西。在第十届中国新闻奖中获二等奖的消息《…  相似文献   

18.
更高地举起实事求是的旗帜张炳生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过程,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保证我们的事业蓬勃发展。作为党、政府和人民耳目喉舌的新闻工作者,如何更高地举起实...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工作者要努力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报道新闻和传播信息,反映并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充分发挥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作用。新闻工作者要忠诚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要坚持新闻为社  相似文献   

20.
李婷婷 《新闻世界》2013,(6):309-310
实事求是是新闻事业的生命和灵魂,是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精髓。它不仅是保证新闻报道真实的前提条件,也是新闻报道取得人民信任的基础,对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具有重要性。不论是在正面报道、批评报道还是对外报道中都应该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报道原则,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闻事业,这是党赋予我国新闻媒体的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