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2 毫秒
1.
美,是每种字表现艺术都必须注重的一个问题。学如此,新闻亦当如此。新闻的故事化,就是借用学的笔法,把故事引入新闻,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写出新闻的故事之美,使读、听众、观众看着喜欢,听着高兴,有所思,有所得,能感受出美的愉悦与快感。  相似文献   

2.
文学需要讲故事,需要会讲故事。新闻也是如此,最好的新闻,是有故事的新闻;最好的记者,是会讲故事的记者。  相似文献   

3.
陈燕侠 《传媒》2015,(2):77-78
“新闻诗学”,即运用文学特别是诗歌艺术美化新闻作品,将美学、文学、诗学的理念与新闻事实融合,实现新闻报道信息和审美的双重价值.记者运用诗化艺术创造新闻的意境美、塑造新闻的形象美、营造新闻的气韵美,孕育了真与美兼具的“新闻诗”.  相似文献   

4.
一美感,恐怕是每种文字表现艺术都必须注重的一个问题。文学如此,新闻亦当如此。新闻的美要通过什么体现出来?解释尽管相当纷纭,个人强调的也不尽相同,但文章必须要有强烈的思想震撼力、丰富的艺术感染力、鲜明的时代表现力,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与触动,使个人获得心灵上的滋润、使社会获得认知上的前进,这些恐怕都是大家所能认同的。什么是新闻的美感?新闻的美感当然不能像文学创作讲究的美感那样,任何新闻作为对事实的描述,都必须是客观真实、来不得半点虚假的。恪守着这个原则,才能打牢新闻发生作用的基础,决不能有丝毫的动摇。新闻的美…  相似文献   

5.
新闻故事化报道就是借鉴写故事的文学手法来报道新闻的一种写作方法。文学与新闻的关系源远流长。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的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接受美学,是西方重要的文学理论。其作为文学研究的一种范式,对社会科学理论的研究,尤其对新闻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价值。本文试图从接受美学中为新闻故事化报道找到理论附依。  相似文献   

6.
随着媒介的发展和受众需求的拓展,新闻与文学的融合、新闻和故事的结合日益紧密。在各类军事新闻报道中,也越来越注重新闻故事化采写技巧和手法的运用。新闻故事化,已成为广大军事新闻工作者不断优化新闻表述、提升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新闻和文学一个本质区别就是它的真实性,而文学之所以广为流传,甚至于传世千百年,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的精彩故事、它的人物形象让人难以忘怀。有人说新闻是易碎品,它的时效性使得新闻时过境迁后,人们很难像说故事一样谈起新闻本身。相反,那些引人入胜的新闻作品多年后谈起来,仍让人津津乐道。笔者从多年的新闻学习与实践中发现,这些流世经年的新闻作品在写作上巧妙地运用了文学手段。廉红李  相似文献   

8.
新闻故事化报道就是借鉴写故事的文学手法来报道新闻的一种写作方法.文学与新闻的关系源远流长.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的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接受美学,是西方重要的文学理论.其作为文学研究的一种范式,对社会科学理论的研究,尤其对新闻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价值.本文试图从接受美学中为新闻故事化报道找到理论附依.  相似文献   

9.
所谓新闻故事化,就是记者在新闻写作中运用文学的表现手法,借鉴故事的写作方法,将新闻事实以叙述故事的方式展现给受众,增强新闻报道的趣味性与可看性,赋予新闻以一定审美效应的新闻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和媒体竞争的加剧,"以受众为中心"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但基于固有的思维方式,导致目前在新闻报道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抽象的概念和枯燥的数字,使得文章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而新闻的故事化,就是把故事引入新闻,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写出新闻的故事之美,使读者、听众、观众看着喜欢,听着高兴,有所思,有所得,能感受到美的愉悦与快感。新闻需要"找故事"清华大学新闻学院的著名学者李希光教授在《新闻学  相似文献   

11.
邓润青 《青年记者》2017,(24):65-66
新闻故事化,一般是指记者运用文学的表现手法,借鉴故事的写作方法,将新闻事实以叙述故事的方式展现给受众,赋予新闻以一定审美效应的新闻表现形式.近年来,衡阳日报向记者编辑倡导“故事化”写作理念,将这一表现形式运用到新闻特写、特稿、通讯等体裁的写作实践中,并从新闻生产的后期处理环节扩展到新闻采集、报道策划等前端环节,为地市党报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与文学家是亲家”,这句新闻行家的话,我是赞同的。事实本来如此,无论是新闻体裁的流变,还是具体的新闻写作业务,都不是与文学无缘。但是,有人说,文学采用虚构夸张、移花接木、塑造典型等手法,达到真实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新闻也应当借鉴文学的这些手法,在事实基本真实的基  相似文献   

13.
美,并不是文学和艺术的特有领地,它同样属于新闻这门学科。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新闻则正是对客观存在事物的一种真实、典型的反映。因此,新闻具有其美学特征是一种必然。新闻是社会美的直接反映车尔尼雪夫斯基  相似文献   

14.
美,并不是文学和艺术的特有领地,它同样属于新闻这门学科。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新闻则正是对客观存在事物的一种真实、典型的反映。因此,新闻具有其美学特征是一种必然。新闻是社会美的直接反映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也就是说,美就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美学家们把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美称为——社会美。  相似文献   

15.
新闻写作文学化手法是指在新闻写作中借助文学写作中生动形象的叙述和技巧,从而增强新闻的可渎性,使新闻作品既有报道性,又具有文学性、审美性。它包括新闻写作故事化、散文化、细节化等。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与文学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闻与文学之间的差异也是多方面的。本文试从叙事学的角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现代叙事学依据故事时间长度与文本时间长度,把叙述速度分为省略、概略、匀速、减缓和停顿。笔者认为,新闻与文学在叙述速度的运用上,存在着显著的不同。一、省略省略是对故事时间线索中整段时间不加叙述就跳过去。在跳过去的这段故事时间长度中,文本时间长度为零,因而可以说此时叙述的步速是无穷大。如:“1984年1月,小平同志曾到深圳视察过。一晃,8年过去了。”(《东方风来满眼春》)“一九六九年一月,李月华生下了最小的…  相似文献   

17.
唐朝诗人贾岛作诗“推敲”的故事,成了流传千年的佳话。但谁也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贾岛苦苦地研究“推”和“敲”哪个更好,实际上是在合理想象。他并不管和尚到底是推了门还是敲了门,只一味研究怎样开门才具有意境美。文学艺术创作当然有这个特权,可是这正是新闻工作的大忌。既然搞新闻的人也常常嘱咐自己“要反复推敲”,那么可见,“推敲”并不单单是文学艺术家的座右铭。但是,由于新闻和文学艺术往往被混在一起,新闻工  相似文献   

18.
在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中,新闻作品除了要面向基层走转改,其审美取向也尤为重要。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新闻作品的审美取向:即深入实际、用细节描写提升新闻报道的真实美;以人为本、用真情实感营造真情美;巧用素材,用深度提升新闻报道的创新美。认为唯有如此,才能成就走转改精品。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故事类节目的火爆程度反映出“故事”对一个节目的重要性。 所谓新闻的故事化.用美同名记者富兰克林的话说,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人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凸显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简单地讲。电视新闻的故事化.就是深入发掘新闻事实中的故事因素。并采用故事化的手法加以反映。  相似文献   

20.
王红 《今传媒》2014,(1):107-108
在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中,新闻作品除了要面向基层走转改,其审美取向也尤为重要。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新闻作品的审美取向:即深入实际、用细节描写提升新闻报道的真实美;以人为本、用真情实感营造真情美;巧用素材,用深度提升新闻报道的创新美。认为唯有如此,才能成就走转改精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