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顺应海洋和平发展时代潮流,直面当前多样化海洋问题,在现行海洋治理模式赤字凸显、海洋国家多元利益拓展需求等现实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具有高度战略意义的伟大构想,体系完整、内涵丰富,包括平等共建的海洋政治命运共同体、利益共享的海洋经济命运共同体、包容共生的海洋文明命运共同体、权责共担的海洋生态命运共同体、风险共御的海洋安全命运共同体,既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又蕴含着沿海国家的共同价值,对重塑海洋国际关系以及海洋事业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由于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一个持续互动的复杂过程,因此中国与沿海各国要从打造蓝色伙伴关系、拓宽海洋经济合作、协商制定海洋法规、共同研发海洋科技、携手构建海洋机制、推动海上力量协作等方面锲而不舍地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2.
海洋生态利益是以海洋物质性供给为基础,融合海洋调节、文化和支持服务为一体的生态价值,将其作为物上利益加以保护具有现实紧迫性和必要性。欧盟和美国已经通过立法将生态功能的损害纳入到损害赔偿的范围当中。本文结合学理上的发展和国外经验,在分析我国面临的困境基础之上,提出建立我国生态利益损害救济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以来,北约东扩成为国际政治中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这件事不仅牵动“当局国”的利益,也将对整个世界的力量重布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探讨了北约东扩的原因及中国在发展与欧洲国家关系时应坚持的正确原则  相似文献   

4.
和平崛起道路上的海洋战略包括海权至上、国家海洋权益的捍卫、与大国海洋关系的协调以及建设适应维护国家海洋战略利益和维护地区海洋安全的新型海上力量。掌握海洋战略的主动权就意味着掌握了新世纪国家和平崛起战略的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海洋文化历史轨迹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陆地、海洋出土文物、考古资料表明,中国海洋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海洋文化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一、中国海洋文化的萌芽与发展;二、中国海洋文化的两次高潮及衰落;三、中国海洋文化的第三次高潮——海洋中国的崛起。中国海洋文化具有对外和平的开放性;对外扩展的探险性和恢宏的“拓边精神”。  相似文献   

6.
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在全球海洋治理赤字和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面临危机的背景下提出的,它超越了一国利益的视野,是对全人类海洋共同利益的关切。学界现有的关于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研究主要从内涵、理论溯源、制约因素和实践路径等方面展开,未来可从加强对海洋治理主导国家的研究、加强对海洋命运共同体与其他海洋治理理念的关系研究以及加强对非政府组织在海洋命运共同体中作用的研究等方面深化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推动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促进海洋治理优势和效能的完全释放。  相似文献   

7.
舟山作为古代东亚"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发挥着十分独特的作用。舟山拥有博大精深的海洋文化,普陀山佛教文化,至今已逾千年,逐渐演化为东南亚乃至世界观音信仰的中心。舟山作为中国东部重要海上门户,自然成为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前沿舞台,也是中外文化荟萃的重要窗口之一,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推进全球海洋治理变革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课题,既有研究主要从主体、理念、规范的视角去探讨如何提升治理效能。国际机制理论为全球海洋治理效能提升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行为体利益和体系动力是影响国际机制生成的自变量。当下的全球海洋治理机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存在海洋治理机制对治理主体的规范力不足、治理机制难以应对治理客体的困境。未来,为提升全球海洋治理机制效能,应当聚合机制主体的共同利益、增强机制发展的体系动力。  相似文献   

9.
谈唐代岭南海洋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君尧 《职大学报》2011,(1):58-72,54
唐朝全方位开放,国力强盛,对外交往频繁,而岭南地区的海外贸易也空前活跃。海洋强国促进中国古代海洋文学的大繁荣、大发展,唐代岭南的海洋文学无论是文学体裁、文学题材、文学艺术都在中国古代海洋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0.
郑和下西洋与15-16世纪中西海洋文明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和作为15世纪世界航海事业的启幕人,其航海壮举标志着中国海洋文明发展到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巅峰。之后,西方海洋文明的发展,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历史前奏。本文对15—16世纪中西海洋文明的外交、贸易、文化模式进行比较,探究在15—16世纪的世界变局中,为什么一直雄踞人类海洋文明前列的中国海洋文明,最后却被西方海洋文明取代,以期唤醒、促进全民族的海洋意识,认识没有海洋文明的国家,是永远不能成为世界强国的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