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道》2012,(9):59-59
凡是教过几天书的人都知道.现在的学生真是不会问问题——别说主动问老师问题了.就是老师提问。愿意主动回答的都没有几个。学问学问,学本乎问,非问无以成学。可惜现在的教学,往往只顾“学”而置“问”于不顾。  相似文献   

2.
<正>凡是教过几天书的人都知道,现在的学生真是不会问问题——别说主动问老师问题了,就是老师提问,愿意主动回答的都没有几个。学问学问,学本乎问,非问无以成学;这一点,古今中外都有共识。为什么问比学重要?爱因斯坦的回答"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  相似文献   

3.
一天,上完课后问学生:"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吗?"下面一片沉默。下课离开时,还不放心,特意再叮嘱一句:"真的没问题了?如果还有不懂的来办公室问我。"之后却没见一个学生来问。我想,可能是学生真的掌握了。结果第二天课堂测试,成绩并不理想。反复几次后,我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为什么学生明明没有掌握,但就是没问题可问呢?看来现在的学生问题意识严重缺乏。的确,在传统课堂,都是教师不断提问,学生不断回答问题,这样的课堂,老师独揽了主动提问的大权,学生只是被动地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问题是老师的问题,思路是老师的思路。学生没有去思考、探究的兴趣。如何改变现状?  相似文献   

4.
贺州市八步区实施课改三年了,我分别到了其中的三所农村完小听数学课。现在,老师们都开始根据新课标理念组织课堂教学,但是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还不够注意。听课时发现,老师都没有设置让学生提问的情境,课堂上没有学生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这些学校的高、中、低年级的三个班的部分学生及教师调查“为什么会现出这样的情况”。学生的回答是:(1)自己胆小,有问题也不敢问;(2)习惯听老师讲、老师问,没想到向老师提问题;(3)自己蠢,能听懂老师的课已不错了,哪有问题提;(4)老师不理睬自己这无名小辈,我提问题也是白提。老师的回答…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妈妈,这是什么东西?""爸爸,这是什么动物?"这是读幼儿园的小朋友经常问父母的问题,渐渐地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我们学生的问题却越来越少了. 在中学的课堂上,我们只能看到老师向学生提问、学生回答的情景,绝少能发现学生主动向老师提问、老师回答的情况,可在课后,我们还是能经常看到一群学生围着老师问"问题"的,但你只要走近一看就会发现,学生们问的不是问题,而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在问作业里的难题怎么做,当然还有另一种情况是学生围着老师在背书.  相似文献   

6.
夕阳 《师道》2004,(6):17
一次,笔者在参加某教学公开课时,发现上课老师神采飞扬,不时提问,而学生均举手频频。但能被老师提问到的学生不多,面不广。有部分学生被连连提问到,而大部分学生则没有那么幸运。课后,有几名学生连说没意思,笔者当即询问了几名学生,回答的是:“因为要上公开课,老师要求我们,提问时大家都要举手。能回答的举左手,不能回答的就举右手。不然的话,要被老师‘秋后算账’的。”那么举手情不情愿呢?不少学生回答说不愿意。再问其原因,回答说是不少老师平时很少或从不提问他们,举不举手都一样,老师认为他们学习成绩差,问了也白问。这一情况引起我的…  相似文献   

7.
有人曾作过这样的调查,越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课堂思维越是活跃,课上课下向老师提出的问题特别多,许多问题甚至是“匪夷所思”、“异想天开”类的。可是年级越高,直至初中高中,学生能够向老师主动质疑的情形却是十分罕见的。这其中固然有学生心理、性格等方面的因素,但是许多老师不习惯于被学生提问(这里的提问不是指作业求解式的问)也  相似文献   

8.
左手·右手     
每当老师提问,她都把手举得高高的;然而每次老师让她回答,她都沉默地站在那儿,低着头,自始至终。老师困惑了:这是怎么回事呢?类似的情形接连上演着。终于,老师把她叫到了办公室。“老师提问时,你很积极。可为何每次让你回答,你都沉默不语呢?”她不说话,低着头。“老师提的问,你都会吗?”她仍然低着头,仍然不说话。“你有什么地方需要老师帮助吗?”依然低着头,依然不说话。老师也沉默了。她在等待。终于,她说话了,轻轻地,怯怯地:“我刚刚转学过来,我想让老师和同学注意我。所以您每次提问,我都举手……”“那些问题,有的我知道如何解答,有的…  相似文献   

9.
正一、提问的准确性老师的提问语言对学生的思维有明显的导向作用。一位老师在教低年级的孩子读书时。读到词语"牛顿",老师便问:"谁知道牛顿是什么?"刚问完,好多孩子就嚷起来:"我知道,我知道,牛顿是一头牛。""牛顿是什么?"该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不明确的。如果老师的提问是"牛顿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这样才会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和思考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有很多问题我们都没有刻意去组织语言,而是根据自己的习惯去设置,这样的语言是否可以使学生理解,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我们想说的话?教  相似文献   

10.
岳小飞 《小学生》2013,(5):65-65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再平常不过的一个教学方式,但是在聋校语文课堂中提问却成了一个难题。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要么老师自言自语;要么一个问题问下去,犹如爆竹进了水——声不响,学生答不出来,或是学生答得文不对题。学生主动答题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了畏难情绪,上课时就怕提问到自己。如此状况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能了解多少,课堂教学效率能提高多少,实在是让人担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一是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老师讲得多,学生问得少;二是受  相似文献   

11.
一位新来的老师向学生提一个问题,发现班上每个同学都举起了左手,老师点了一个男生,结果这个男生一个字儿也答不上来。下课后,老师把男生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时,男孩哭着说:“老师,别人都会,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这位老师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于是私下里告诉这个男孩,下次提问如果会答就举左手,  相似文献   

12.
杨玉兰 《教师》2013,(27):20-20
小飞,一个很爱问问题的小男生。按理说,爱问问题的孩子是很受老师喜爱的,可是当我渐渐地发现他问的问题都是不该问的,比如说我刚交代的作业任务,别的孩子都已开始完成时,他却跑来问:"老师,你刚才讲的是什么事啊?"每当听到他此类的提问,我就"想说爱他不容易",曾经也试着和他面对面交流过几次,希望他能就此改过,可过了一段时间后,事与愿违,他开始好像什么事都和我对着干了,完全不听我的教育。这天上语文课没多久,就听到一个孩子尖叫起来:"啊,血!"我循声望去,看到小飞流鼻血了。这个突发事件突然让教室里乱成了一锅粥。我迅速冷静了下来,一边拿出纸巾帮助他擦血,一边维持教室的纪律。在一阵骚乱之后,  相似文献   

13.
我的孩子问我说:“爸爸,课堂提问时,我举了不知多少次手,老师每一次看看举手的人,总不叫我发言。其实,老师问的问题我真懂!”  相似文献   

14.
杨艳云 《考试周刊》2013,(83):29-29
每堂课都要提问,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常规武器。然而某些老师不知何时问,提问从何处切人,更谈不上考虑提问质量,总是满堂课提问,满教材地问,导致课堂上学生参与问题讨论的兴趣不浓,甚至还压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学生提问是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寻根究底、探索真理的重要表现。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寻问题、自提问题的能力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践使我懂得:要想学得主动、积极,必须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的能力和习惯。 (一)使学生敢问好奇好问是儿童一大特点。但是,在阅读教学中为什么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很少主动提问呢?从心理学上讲,出于学生年龄增长、知识增多,他们想使提出的问题有价值,能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生怕提得不好会被别人说“连这样的问题都不懂”,因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们的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1、提问肤浅,看上去场面非常热闹,老师的问题一出口,学生便异口同声回答,表面上所有的学生都会,但是实际上却什么也没学到;2、提问过难,听课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所问的问题高深莫测,可学生却云里雾里,不知从何答起;3、提问带有惩罚性质,比如,有的教师发现某一学生上课思想开小差,就会借机发问?……这类弊多利少的提问,对学生而言还不如不问。其实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明白: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教师的课堂提问息息相关的。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当多多关注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问题。作为年轻教师的我,学校、领导、自身各方面都要求我必须尽快学会怎样"有效提问"。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7.
《初中生必读》2014,(7):16-17
问: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我上课吃糖,自习课讲话,有意不交作业。可是,老师并没有注意我,既不找我谈话,也不找我回答问题,其实我很想被提问,哪怕答不出来或答错。老师眼中没有我。《怀宁琪琪)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学生主动提问所面临的无问题意识、无问题可问、无机会问、不愿意问、不知道如何问等困境,教师要充分认识中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提问的教学价值,培养中学生问题意识,转变课堂教学方式,重视前置性学习,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教给中学生提问技能,让中学生有意识地提问、有机会提问、有问题可问、愿意提问、知道如何提问,才能保障和实现...  相似文献   

19.
张鸿 《云南教育》2004,(11):23-24
课堂教学离不开“问”,这个“问”在课堂上表现为老师向学生提问和学生自己主动的发问、质疑。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只设计课堂提问,而忽视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发现真知。为实施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教师除了精心设计提问,还必须设计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一、学生提问的现状 教师们在一起常常谈论的一个话题便是如今问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少了.高一的学生还问得多一点,到了高三,都没几个学生问了,好像他们都懂了似的.到底是学生都弄明白了不用问老师了,还是有别的原因让学生不想去问老师问题呢?我反省了一下,学生问问题的时候,我言语平和、语气中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没有做什么令学生难堪的事情,所以我得出的结论是高年级学生自以为是,不屑问问题.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