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放疗与化疗是脑胶质瘤的重要治疗手段。自1992年3月至1993年8月我们对7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采用超选择性化疗与~(60)Co头部照射联合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23~56岁,平均38.6岁。左侧大脑半球3例,右侧大脑半球4例。病理诊断:星形细胞瘤Ⅱ级2例;Ⅲ~Ⅳ级4例,室管膜瘤1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介入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经内科治疗失败的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明胶海绵作为栓塞材料.结果30例患者均栓塞成功,即刻止血率100%、治愈率70%、好转率23.3%,有效率100%,三年后复发率6.6%.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所致大咯血具有操作简单、微创、疗效迅速、安全可靠、毒副作用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对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同样能够立即止血,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4年来收治的5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均痊愈:3例轻症患者产褥期1例保守治疗;孕35~36周2例保守治疗病情加重,及时手术治疗,新生儿存活;2例重症患者孕33 1周1例保守治疗病情加重,行手术治疗,新生儿死亡;1例孕足月行急诊手术治疗,新生儿存活。结论:及时迅速诊断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并合理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inc)水平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高血压病1。2级患者共41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4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Cystain C、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间Cystain C、24hmAlb、Ccr有显著性差异(P〈0.01)、Scr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Cystain C的浓度比BUN、Scr浓度更能够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是早期诊断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的早期诊断及子宫动脉栓塞术在CSP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分析我院4例CSP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结果:4例患者均有剖宫产史,经反复B超和彩色超声确诊CSP,均行子宫动脉栓塞术一次成功。结论:彩色多普勒及B超检查是诊断CSP的主要手段,对判断预后和观察治疗效果有帮助。子宫动脉栓塞术可减少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手术时引起的风险及并发症,有条件的医院应将其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院近年来采用生脉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40例,均为住院患者,且符合1979年WHO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病史在24-72小时,且失去静脉溶栓时机,心功能分级按killip分级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35-71岁,平均56岁,killip Ⅲ级16例,Ⅳ级4例。对照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37—74岁,平均58岁.killipⅢ级17例,killipⅣ级3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归纳总结一套急性肠梗阻的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减少盲目手术和手术探查阴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08年6月急诊收治的239例肠梗阻患者行有效肠减压的治疗效果。结果:239例患者中,196例患者在有效减压12小时后症状缓解或好转,总的缓解或好转率为82.0%。43例患者在保守治疗无效行急诊手术,总的急诊手术率为18.0%。108例患者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行手术治疗,总的手术率为45.2%。56例粘连性肠梗阻,8例动力性肠梗阻,2例炎性肠病。2例血运性肠梗阻(结合溶栓治疗)和20例不明原因的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完全治愈,总的保守治疗有效率为36.8%。结论:有效的减压治疗可作为急性肠梗阻的常规治疗措施,广泛使用于除外绞窄性肠梗阻外的大多数肠梗阻患者,特别是在急诊条件下检查不完善时,诊断困难及原因不明的肠梗阻。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足 (DF)是指糖尿病患者踝关节以下部位的溃疡、坏疽、感染 ,是糖尿病 (DM )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现将 1998~ 2 0 0 1年我院收治的 4 6例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 6例均符合 1985年WT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分型标准 ,男 2 9例 ,女 17例 ;年龄 5 2~ 75岁 ;病程 <2年 2例 ,2~ 5年 6例 ,>5年 38例。1.2 病理分型 坏疽按Waygne分类标准 :0级完整的皮肤 8例 ,1级表浅溃疡 17例 ,2级深部溃疡 (影响软组织 ) 9例 ,3级骨髓炎和 (或 )深部脓肿 (包括骨 ) 6例 ,4级足前部溃疡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对66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闭合性颅脑损伤59例,重残3例,死亡8例。结论: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表现是复杂的,但死亡率低,较成年人恢复快,预后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10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利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技术(TCAE)注入人工栓子以阻塞动脉、阻断病变区的血供达到栓塞病变,观察其即刻效果和2年后效果.结果:本组栓塞后即刻有效率为90%,栓塞2年后有效率为80%.结论:栓塞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但一定要选好适应症.  相似文献   

11.
The occurrence, bleeding, and treatment of internal mammary artery (IMA) injury after blunt chest trauma have not been well described in the literature. We reviewed articles published from July 1977 to February 2014 describing IMA injury after blunt chest trauma in 49 patients. There was a predominant incidence in males and on the left side. Blunt trauma to the IMA can cause anterior mediastinal hematoma, hemothorax, pseudoaneurysm, arteriovenous fistula, and extra-pleural hematoma. Of the 49 patients studied, 20 underwent embolization, 22 underwent surgical operation, 4 were managed by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3 had undescribed treatment. Different parts and extents of IMA injury, adjacent vein injury, as well as the integrity of the pleura determined differences in bleeding modality. Prompt diagnosis, complete hemostasis, aggressive resuscitation, and multidisciplinary teams are recommended for patients with IMA injury.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创新要点:研究方法:重要结论:探讨严重创伤患者早期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与临床意义。阐明了在严重创伤后早期血清ChE动态的变化规律,为评估创伤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提供新的参考辅助指标。前瞻性观察研究:分析81例严重创伤患者伤后第1、3、7天血清ChE活性的动态变化,通过亚组(不同预后、不同伤情严重程度)间变化比较及与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Ⅲ(APACHEⅢ)和创伤严重程度评分(TRISS)进行比较,评估其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价值;同时分析伤后血清ChE活性与急性期蛋白(APP),如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RF)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变化的关系。血清ChE活性在严重创伤后显著降低,持续下降的幅度越大,则提示损伤越重,预后可能越差,而且血清ChE或可视为负急性期蛋白的一种,血清ChE作为严重创伤伤情和预后评估的简单辅助指标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镜下止血治疗老年性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44例老年性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甲组80例采用胃镜下喷洒和或注射止血治疗;乙组64例予以每天2次静脉滴注奥美拉唑40mg,疗程5天。治疗期间记录病人的72h治疗成功率、再出血率、止血时间、住院天数作为疗效判断指标。结果:72h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7.5%(70)、50.0%(32);再出血率分别为6.25%(5)、26.6%(17);止血时间(h)分别为46.2±14.5、86.8±19.4;住院天数(d)分别为15.8±2.0、24.1±4.2,甲乙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镜下止血治疗老年出血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较内科治疗更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虫草多糖对变性血红蛋白诱发的急性肾衰的防治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虫草多糖对大鼠静脉注射变性血蛋白诱发的急性肾衰的防治作用。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虫草多糖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和阳性组,观察治疗后大鼠的肾功能、血液生化指标、肾病理及肾脏指数的变化。结果虫草多糖组肾功能受损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P〈0.01),肾脏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虫草多糖组与模型组比较肾脏指数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虫草多糖能够防治变性血蛋白诱发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其机理可能与改善肾功能、纠正代谢紊乱、促进肾小管的修复与再生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技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诊断为肾盏憩室并结石患者临床治疗资料。其采用B超结合C臂引导下定位穿刺建立经皮肾通道碎石成功,根据个体情况运用扩张憩室盏颈或电灼憩室囊壁两种方法处理肾盏憩室。结果:本组患者均获穿刺碎石成功,手术时间45~120(65.8±7.89)min,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24个月,憩室消失9例,明显缩小8例,1例虽结石复发但可保守观察。结论:经皮肾技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是微创、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穿刺路径选择、小心建立通道以及憩室盏颈的处理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住院肿瘤患者的疼痛控制情况,以及癌痛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癌痛护理实施提供依据。方法:对376例住院肿瘤患者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癌痛患者疼痛调查表,其中包括疼痛部位调查,24 h疼痛的轻重程度调查,使用止疼药物的调查,24 h受疼痛影响的程度。结果:本组患者目前的癌痛评分(NRS评分)平均为(4.10±2.48)分;有过疼痛的患者为371例(98.67%),既往使用口服药物止痛208例(89.27%);使用过非药物止痛疗法的患者有189例(50.27%)。生活质量在24 h受疼痛影响的程度,影响最大的是日常生活(6.51±2.43)分,影响最小的是睡眠(3.46±2.62)分。结论:疼痛对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住院患者癌痛控制效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膀胱肾镜碎石术在小儿膀胱结石中的应用。方法:对15例小儿膀胱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患儿年龄4~9(6.6±1.57)岁,膀胱结石直径1.3~3.7(2.6±0.92)cm;行耻骨上膀胱穿刺建立经皮膀胱通道,用钬激光或气压弹道击碎膀胱结石,视术中情况留置尿管。结果:所有患儿均获手术成功,手术时间20~45(32.5±6.43)min。术后早期5例患儿因留置尿管感尿道疼痛,无明显严重并发症出现。随访6~12个月,所有患儿均排尿通畅,无尿道狭窄和结石复发。结论:经皮膀胱肾镜治疗小儿膀胱结石具有安全、有效,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可有效避免经尿道手术所致的术中技术风险、术后结石残留和尿道狭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mad4基因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化程度或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大肠癌组织、19例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Smad4的表达。结果:Smad4在大肠癌原发灶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3.5%(33/52),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89.5%(17/19)相比,Smad4阳性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别有显著性(P〈0.05);Smad4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无关(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Smad4的低表达可能是大肠癌发生过程的晚期事件,并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促进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胸腹联合伤67例的抢救治疗经验,以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67例胸腹联合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车祸37例,高处坠落18例,挤压伤6例,锐器伤6例,均积极抗休克同时手术治疗,其中经单行开胸手术7例,剖胸加剖腹8例,单纯剖腹42例(同时胸腔闭式引流10例)。结果治愈58例,死亡9例(死亡率13.43%)。结论胸腹联合伤伴失血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死亡率高,临床表现复杂,尽快明确诊断,积极抗休克治疗、预防急性呼吸衰竭同时及时合理的手术方法对降低死亡率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兰索拉唑、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胶囊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8例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且经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切片染色镜检、13C-尿素酶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任何两项阳性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60例,常规三联方根除治疗(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囊)加0.35g双歧杆菌片0.7g2次/d,口服,与抗菌药物间隔2h服用,疗程14d。对照组58例,常规三联方根除治疗(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囊)不使用双歧杆菌,疗程14d。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C-尿素酶呼气试验。比较两组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根除率80%,对照组根除率77.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但是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三联疗法结合双歧杆菌片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不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