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模式。文章总结凝练2010年以来济南开展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取得的成就,分析指出当前科技创新在创新环境、高层次人才、成果转移转化、高端研发机构等关键领域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几点有操作性的建议。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模式。2010年开展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2.
单定方  陈昭锋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2):118-119,122
深圳创新型城市建设开创了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先河.大学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条件.而大学孵化功能开发水平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深圳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前,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抓手,国内正经历着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的热潮.借鉴了区域创新体系成熟度模型,对我国14个城市群创新体系的成熟度进行了实证分析,供政府部门规划和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4.
创新型城市发展状况评测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凌  陈劲  王飞绒 《科学学研究》2008,26(1):215-222
 在研究国内外城市竞争力、创新经济、创新能力相关评价体系经典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衡量创新型城市发展建设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希望为我国当前“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以期帮助国内各城市在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过程中对自身的发展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估。该指标体系包含创新活动产出效率、创新资源投入水平、创新体系运行状况三个方面共计23个指标,凸显了当前我国创新型城市的建设重点,为我国各省市的创新型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较理想的借鉴方案,具有较先进的理论发展内涵和较积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在激发和实现创新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长期以来始终没有实现教育、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限制了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优化与区域的支撑密切相关。理想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学习型区域的拓展和延伸,学习型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可以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完善做出重要贡献。为了优化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在综合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主体、战略、制度、文化四个方面建构学习型区域。  相似文献   

6.
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分析——以上海和深圳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内在的路径和模式。上海和深圳是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典范,在城市创新战略和驱动要素方面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在构建完整的城市创新体系的基础上,以上海和深圳为例,对两市的城市创新战略和驱动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并归纳、总结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上海模式和深圳模式,可以为国内其他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叙述了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及科技创业在建设武汉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科技创业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调节地方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地方快速发展的重要方式。美国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典型代表,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已相对成熟,发展历程对张家口市当前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示范和促进作用。通过研究美国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的相关内容,比较分析张家口市当前在城市科技创新发展道路中存在的问题,以为张家口市科技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家的创新离不开城市及区域的创新。鉴于深圳是全国迄今首个也是唯一试点的国家创新型城市,本文在全面深入分析深圳市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分别从企业与政府创新管理层面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研究结果为深圳市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其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发展理清思路,对整个广东省乃至全国各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创新型甘肃的特征,文章阐述了建设创新型甘肃必须有相应的区域创新体系作保证.高校作为甘肃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服务并引领创新型甘肃建设,就要坚持为创新型甘肃服务的办学方向,着力支撑区域创新体系;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培养和汇聚高层次创新人才;携手高水平科研院所.取得一批属于甘肃原创的突破性成果;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核心,研究制约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对于建成自主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应用随机前沿模型,基于全国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测算了各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并从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的角度,主要考察了自主创新、协同研发与外国技术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处于较低水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协同研发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而外国技术却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这反映出我国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有待完善;东中西部地区的创新能力差异在进一步缩小;教育水平对技术创新效率产生负向作用,这表明我国的教育体制存在严重问题,改革教育体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跨国公司R&D投资对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晓娣  田也壮  姚微 《软科学》2012,(1):109-114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因子分析法分别评价了我国各个省市跨国公司R&D投资影响力和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程度,得出了跨国公司R&D投资与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程度存在正线性关系的结论。根据这一结论和因子分析结果,从投入产出角度建立了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跨国公司R&D投资对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程度的影响,并且得出结论:跨国公司R&D投资是推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重要的投入因素;其他R&D投资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2001—2017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基于标准体系构建代表地区知识扩散和吸收能力的标准化水平评价指数,并将其纳入改进的知识生产函数,分析包括标准化在内的各要素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产出形式(如地区生产总值)相比,创新产出更加依赖于知识存量,同时受到区域知识扩散和吸收能力的影响;知识存量和区域标准化水平对创新产出存在溢出效应,规模报酬递减;在创新知识产出过程中,研发资本、研发人员、知识存量、标准化水平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最后建议我国各地区基于不同的投入要素结构制定不同的创新激励政策,提高研发资本和研发人员对创新产出的贡献、知识存量对创新产出的规模报酬、区域对创新产出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以及标准化水平对创新产出的规模报酬。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我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未来10年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本文基于欧盟创新指数报告2006至2010年的年度报告,定量分析了1995年、2004年及2005年中国创新能力在主要R&D支出国中的排名情况,比较分析了2006至2010年中国创新能力与美国、日本及欧盟的差距,比较分析了2006至2010年中国创新能力与俄罗斯、印度及巴西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创新能力在主要R&D支出国中排名靠后,与美国、日本和欧盟有非常大的差距,在金砖四国中明显低于俄罗斯,与巴西和印度比较接近。本文的研究对于了解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现状,推进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系统视角下的企业研发人员创新能力开发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理论与管理实践都证明:人的创新能力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培训后可得到大力开发与提升。通过企业对研发人员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剖析企业研发人员创新能力的开发机理———"五角模型",从知识、能力、环境、素质以及动机等五方面,对开发研发人员的创新能力的机理进行系统、深入分析。使相关研究不再拘泥于传统上的"创造力开发"等单方面,而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对研发人员创新能力的进行开发,为提高我国企业研发人员的创新能力提供重要的参考作用,对我国当前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具有重大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政府研发补贴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政府激励区域创新的两种重要措施,现有研究主要从研发投入和产出角度来评估这两种政府研发激励的实施效果,而较少从创新效率细分的角度去解读。为此,本文以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7—2017年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实证分析了前述两种研发激励措施对分别以专利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产出所对应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和商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政府研发补贴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而对区域商业创新效率产生负向影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具有负向影响。此外,在不同发展驱动方式下,政府研发补贴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均为正且无显著差异。但相比于投资驱动地区,政府研发补贴对创新驱动地区的商业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同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在创新驱动地区相对实施效果更明显,相对于投资驱动地区,创新驱动地区增强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区域商业创新效率的正向影响。本研究为政府相关决策者在甄选资助对象以及政策实施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中国大陆分省区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并基于区域创新环境的角度,实证考察了我国政府RD资助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我国政府RD资助在空间上呈现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区域创新环境变量中,区域基础设施环境、金融环境、人力资本环境、制度环境及对外开放水平对政府RD资助具有显著的正向拉动效应,而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结论为我国政府科技资助政策的科学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黄明凤  姚栋梅 《科研管理》2022,43(4):149-157
    创新现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研究研发要素区际流动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对提升区域创新效率意义重大。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1—2016年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改进引力模型分别测算各地区创新效率和研发要素流动量,并建立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不同研发要素流动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创新效率的作用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创新效率整体在不断提升,但区域差距较大,创新效率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R&D人员流入会直接促进本区域创新效率提升,其流出会减弱区域创新效率,R&D人员流出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对于提高周边地区创新效率效果显著;R&D资本流入主要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提升创新效率,其流出会从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两方面综合削弱区域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9.
技术创新链视角下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协调发展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技术创新链的视角,将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分为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与改造两个子系统,运用多阶段超效率DEA模型测度两个子系统及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协同发展度模型,对我国科技创新系统的协调发展度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偏低,其协调发展度也处于"弱协调"状态,且各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依据其协调发展度的状态将我国各省区划分为四类,深入分析协调发展度的特征和原因,针对不同的类型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采用我国1998—2008年30个省级行政区域本土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测度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指标,应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外资研发对我国本土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及其区域差异。结果显示:外资研发对我国本土企业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效应与外资研发在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分布格局一致,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梯度特征。针对实证研究结论,为促进我国本土企业从外资研发中获得更多技术溢出、提升我国本土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