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跨学科的新型大学学术组织模式构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炜  邹晓东  陈劲 《科学学研究》2002,20(4):362-366
本文从学科和跨学科角度出发 ,通过考察学科、跨学科与大学学术组织发展的关系 ,并结合组织结构理论 ,构建出基于跨学科的新型大学学术组织模式 ,并对跨学科大学的自组织运行机制进行了理论和现实条件分析 ,以期实现跨学科大学的组织创新和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2.
基于跨学科研究是科研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情境,探讨了国家层面的支持、跨学科研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跨学科组织及其与产业界的联系对提升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203份问卷样本的回归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国家层面的支持未显著影响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的提升,健全的跨学科研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合理的跨学科组织及其与产业界的联系对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有着显著、非常显著或极显著的正向影响;跨学科研究评价机制对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的影响作用最大,次之是跨学科研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跨学科组织与产业界的联系,而跨学科组织对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的影响作用最小。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现状及其运行机制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炜  翟艳辉 《软科学》2003,17(5):62-65
本文总结了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的三种基本模式,并对其运行机制进行了利弊分析,旨在推动我国大学学术组织再造工程的深入开展,从而实现大学学科结构调整,促进大学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4.
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春法 《学会》2008,(4):17-20
<正>由一些学有专长的实际工作者组成的科学共同体是推动现代科学技术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它主要由两类亚群体组成:一是正式的、有组织的科学家集团,如大学、研究机构等;二是非正式、非组织化的科学群体,主要以各种科技社团的形式出现。科技社团是科技人员基于学术自由、平等交流、互动自主机制自愿结合而成的柔性社会组织,具有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跨国界、跨学科等组织网络优势和客观公正性、地位超脱、非营利等社团属性优势。正确认识科技社团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对于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跨学科组织是当今大学或研究机构中用以保障与促进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机构.但大量跨学科研究中心的运行并不顺畅,面临体制壁垒组织平台缺乏、考核评价机制不合理、经费投入机制不科学等众多问题.究其原因,是对跨学科组织的定义还不清晰,对其科学内涵没有正确把握.在描述了跨学科组织的发展历史和国内外对其概念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跨学科组织的概念与特点,并从概念出发,对跨学科组织发展的历史阶段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6.
提升我国研究型大学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朝晖 《未来与发展》2007,28(9):42-45,41
研究型大学是原始性创新成果的重要来源。我国研究型大学原始性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本文从增加我国政府对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经费投入;营造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和建设跨学科创新团队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提升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原始性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陈檄 《科教文汇》2014,(24):1-2
我国地方综合性大学学术资源整体短缺且配置不科学的问题普遍存在,社会和个人对教育不断增长的需求和可用于发展教育的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优化学术资源配置在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发展中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从促进各学科交叉融合,提高科学创新能力;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减少浪费;提高组织稳定性,培育核心竞争力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学术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分析了高校跨学科研究的动力和阻力,然后讨论国内外大学在开展跨学科研究时的若干组织策略,如设立学校层面的跨学科办公室、采取矩阵式的组织结构、采取处延式发展策略。笔者建议,各方要允许"小"科学的存在,大学要努力创造促进学者交流的物质条件,以及优先发展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项目。  相似文献   

9.
我国地方综合性大学学术资源整体短缺且配置不科学的问题普遍存在,社会和个人对教育不断增长的需求和可用于发展教育的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优化学术资源配置在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发展中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从促进各学科交叉融合,提高科学创新能力;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减少浪费;提高组织稳定性,培育核心竞争力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学术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学术名词是专业知识的基础,通过对学术名词跨学科迁移与发展进行揭示,有助于深入探究学科间的知识共享与交流。[方法/过程]文章构建了学术名词跨学科迁移与发展模型,以14本CSSCI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从文献引用角度测量学科间的知识流动,对跨学科学术名词进行抽取,识别不同迁移类型的学术名词,并判断其发展趋势;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总结出学术名词迁移与发展特征。[结果/结论]文章直观全面地展示了不同的跨学科迁移类型与发展情况,旨在为探寻科学发展规律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