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人伊夫在《生活空间》中有一句话:“没有石头,水无法流通。”伊夫关注着生活,用最常见的生活细节,来揭示人生的哲理。笔者由此想到了学生的作文。一个教学班里,爱写作文和作文写得好的学生总是寥寥无几,但是为了完成作业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写,东拉西扯,七拼八凑,所作之文往往“假、大、空”。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写作缺少生活细节。  相似文献   

2.
“没啥可写”是众多中小学生写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学生为什么会感到“没啥可写”呢?我认为是学生缺乏观察、思考、不善于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指导,忽视了学生在课堂外的作文素质及有益活动的开展,致使学生没有作文的源泉。如何使他们走出作文难的困境,使他们愿写,乐写呢?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谈一谈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3.
说真的,要说学生爱写作文,十个中间怕只有两三个吧。写作文,是件伤脑筋的事,如果不是因为要考试,因为升学考试的语文试卷上作文的分数还占得不少,谁高兴去写它呐?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因为高考,因为作文如果写得不好会影响升学,所以,学生们也就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写。但这决不能说是“爱写”,而是“不得不写”。不得不写,如果会写,倒也是省心的事儿。现在的问题是,不得不写而且又不会写,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常见学生对作文有两种态度:一是兴趣不大。认为作文是一种“苦差”,他们多放弃作文练习,态度十分消极,所以始终写不出好文章。二是对文章有兴趣,课外读物多,爱练笔,作文愈写愈好。教师只要细嚼其因就会发现:那是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不同而造成的。我们都知道,文章是作者心灵的产物。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里已说过“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如果没有写作的兴趣,学生就根本不会对作文动情,也就写不出好文章来。相反,只要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情动而辞发了。所以我认为作文教学的关键就是鼓动学生写作的动情点,让学生改…  相似文献   

5.
很多小学生怕写作文,因为他们感觉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即使勉强写下来也是空话连篇。笔者在本文中从充分利用本地作文资源、想方设法丰富作文题材、以范文拓展作文题材、正确指导构思成文四个方面对如何让学生写的作文言之有物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大多学生苦于作文难,特别是刚刚跨入三年级的小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上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才能完成,学习写作的兴趣更是无从谈起。究其原因,是他们吸收不足,在作文中无话可说.无语可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吸收不足,又如何能尽情的表达呢!因此,针对三年级的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我在注意指导学生积累——解决“炊之米”,让学生充分的吸收,让学生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不爱作文主要源于“作文太难了”,“我从没写好过”而产生的恐惧心理。有了这种心理,他们不仅没有创作的灵感,就连动笔的勇气也消失了,为了消除写作中的心理障碍,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现在大多数中学生怕写作文,这是语文教师深有体会的。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让语文教师从繁重的作文堆里解放出来?“接力作文”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作文评改在“拟题-写作-修改”三个环节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古人说“善作不如善改”“文章不厌百回改”。长期以来学生的习作都是由教师来详批细改,而学生拿到作文本时认真一些的能看看评语,而大部分学生只在意自己的分数。传统作文教学中“评改”这一环节的作用基本上被架空。一位教师面对数十个正处于心理转换期的青少年,如何在自己的指导下从学生本人熟悉的人和事中开掘出所要写作的内容,抒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如何能够全面了解他们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体会到他们不断变化的所思所想,运用他们也许需要规范而又新鲜生动的语言,来改好自己的文章。如果在作文评改上没有新的突破,而仍然仅由教师一支笔褒贬是非,主宰乾坤,其结果势必导致学生作文的成人化倾向,这样也有悖于写作教学的初衷。  相似文献   

10.
有人认为: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天经地义,不容代替。应该承认,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许多人已总结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如精批细改,多批少改等。可是当把七十名学生的作文收上来,往前面一摆,我常觉得,它们像一座大山,于是我便每灭挖山不止。愚公移山,尚且感动了上帝,派了个神仙把这座山搬走了,可我面前这座山搬去又搬回,非到退休那一天方能有尽头。最遗憾的是,越是中下等生越是对老师不辞辛劳的移山行为无动于衷。我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批语,他们常常连看都不看,接到刚发下来的作文本,往书包里随便一塞了事,虽然有些学生读了老师的批语,读完之后便算了事,根本不去深究老师的批改,这次作文批语上,明明写着过渡不自然,他下篇作文照旧过渡不自然。教师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究其原因是教师的改与学生的学脱了节,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作文批改只是教师的“单边活动”,从实践中我认识到:这种置学生于一旁,教师单纯的书面批改,即使是红字满篇,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独立修改文章的能力也是事倍功半的。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小学生对作文普遍存在恐惧心理,一提到作文就脑子一片空白,那么而如何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孩子们愿意写、喜欢写、乐于写,是新课程标准的重点,也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要变革传统的作文“难”,必须走出标准化的束缚,走向个性化的表达,以“立足自我,走向生活”为方向,让学生在不知不觉、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作文。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2.
陈慧容 《天津教育》2002,(11):39-4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生学会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最终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小学生不爱作文、不会作文甚至害怕作文的情况普遍存在。掩卷而思,我觉得,从教师方面看,片面强调“多写”,忽略“多读”;重形式训练,轻内容指导;重作文专门技能训练,轻作文基本能力和习惯培养是很重要的原因。为改变这种状况,几年来,我运用迁移原理,帮助学生读中学写,培养他们的作文兴趣和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的主要做法是:一、重视阅读时“解题”,解决学生审题难问题审题是作文的第一关,明白了题意,才能精心构思。…  相似文献   

13.
冉云娥 《湖南教育》2001,(14):27-27
让学生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从“无话可说”变成“有话想说”,是作文教学的教学追求。作文教学应该让学生作文灵动起来。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说:“作文是生活的需要”。作文与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教学中,凡是写得较好的作文,都是学生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然而许多学生一提到作文便唉声叹气,不会写,不爱写。似乎作文难在无话可说,无情可写,无情可抒。究其原因,是学生作文远离了生活实际。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状况呢?  相似文献   

15.
作文素有语文“半壁江山”之称,它在高考语文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纵观现在的学生作文,行动上“懒”,心理上“怕”,思维上“窄”,语言上“瘪”,技巧上“拙”,从作文中看不到他们鲜活的个性,更看不到他们锋芒的才情,大部分都是拼凑“克隆”,这不得不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6.
康宝清 《考试周刊》2010,(25):57-57
一个人从小到大,无论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上,作文都是十分重要的。你要说话、交际、写报告、通书信、订合同,要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都离不开作文的基础。语文教师应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当成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去做。有的教师或家长为了“从小抓起”,就从一年级起,硬性布置他们每日写一句话或一则日记。过着单调的生活,又背上沉重的包袱,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写话产生怕、厌、烦的心理。  相似文献   

17.
李日贤 《考试周刊》2012,(22):53-54
想象作文训练是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指导学生写好想象作文,有助于他们活跃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作者结合自己执教的《打鸟的启示》一课,从选取材料激发学生“想写”,启迪学生“敢想”,“融情”细节之中,“口头表达,铺就习作之路”四个方面谈了如何指导学生写出一篇较为理想的想象作文。  相似文献   

18.
江萍 《中学文科》2007,(12):63-63
作文,是不少学生感到头痛的问题,作文教学更是不少语文老师感到困惑但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作文教学“活”起来,我一直在努力,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许丽华 《时代教育》2007,(7Z):113-113
作文是语言的训练,也是思维的训练。新课标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如此可见,作文是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想象是作文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思维形式。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仿”写是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在作文教学中,“仿”写是一柄“双刃剑”,引导得当,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使用失策,则会禁锢学生思维,束缚学生手脚,妨碍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不少中学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将“仿”写教学束之高阁,唯恐学生“东施效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