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略谈院校研究机构本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院校研究起源于欧关并流行于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它着眼于院校管理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对院校自身的运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院校研究在20世纪中期得到了较快发展,为美国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管理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借鉴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在我国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院校研究,设立相应的院校研究机构,将有助于提高我国高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院校研究”是指单个院校针对本校管理与运行中的实际问题所作的分析与咨询研究,是现代大学为改进本校管理决策和运行状况而设定的专门实践领域。院校研究在美国得以产生和发展,其重要的背景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和大变革。在我国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借鉴美国院校研究的成功经验与做法,推进院校研究在中国的实践对提高我国高等学校管理水平、促进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美两国高等教育体制、大众化阶段、数据收集等方面的比较,认为院校研究应坚持中国本位,借鉴美国经验,构建中国自己的院校研究系统,为中国高校的发展和决策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4.
蔡国春 《教育研究》2013,(12):129-135
高等教育问责制是院校研究在美国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在此期间,学术质量一直是院校研究密切关注的主题。当高等教育问责成为政府监管院校的重要手段时,院校研究得以发展并日趋制度化。随着高等教育问责主题的变迁,院校研究的质量旨趣日益凸显,在应对外部质量责任、促进院校质量改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美国院校研究在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功能与作用,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院校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院校研究”是流行于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术语。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每一次重大变化都对院校研究实践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院校研究在美国的产生和发展源于来自高等学校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驱动力。高等学校基于改进院校管理的需要是院校研究得以产生的内在动力,而政府和社会公众对于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关注所施加于高等学校的压力,则是推进美国院校研究大规模、制度化开展的根本原因。几十年来,院校研究的功能和领域不断扩展,为美国高等学校改进管理决策、提高办学效益、履行说明责任、赢得外部支持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一、美国院校研究的发展院校研究这一术语最早发源于美国,美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为现代美国高等院校的专门实践领域,该研究范围是在高等学校内部搜集各种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目的是为高等教育机构提供各类决策的信息支持,促进院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19世纪之前,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学校规模较小,内部组织结构简单,院校研究还处于萌芽状态。20世纪上半叶,  相似文献   

7.
院校研究概念与理论皆来自美国。美国高等教育的兴旺与发达,院校研究功不可没。上世纪80年代,我国本科院校的许多学者和部分教育界人士率先接受了这一理论,在他们的大力推介下,高职教育界开始逐步认识并加以重视。院校研究理论面向整个高等教育领域,对我国的高职教育事业和高职院校发展都具有普遍的实践意义和指导意义,迫切需要各高职院校引进、吸收和运用。  相似文献   

8.
如果建立了质的研究范式就可以建立起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科的体系。院校研究本质上是一种质的研究范式,其特征是对中国高等院校进行质的研究。院校研究与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范式就建立起了一种交集:质的研究范式。院校研究是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范式转型的可能选择之一。院校研究有可能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高等院校目前呈现出院校定位模糊、追求单一、质量不高等特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在于院校缺乏明确的哲学思想来指导,高等教育哲学的研究现状对此难辞其咎。为此,建议将高等教育哲学做整体高等教育哲学和院校哲学的区分,重视以院校为研究目标,为院校发展和实践提供哲学指导的院校哲学研究,以哲学流派为研究途径,建构院校哲学。  相似文献   

10.
陈亚玲 《高教探索》2006,(1):11-13,39
院校研究是美国一种卓有成效的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范式。本文认为未来的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应批判性借鉴院校研究的理念与方法,在研究重心和研究方法上进行改革,大大增强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11.
厘清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开展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前提,是获得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科学结论的保障。目前,学界对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逐渐增多,但对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内涵、基础、原则等基本问题仍然认识模糊。从本质看,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是对高等教育的研究,是相对于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其他学科方法的研究,是对高等教育同一问题运用两门以上学科方法进行的研究。从事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研究者一定要有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基础、高等教育哲学的理论基础和高等教育学之外两门以上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基础。进行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必须遵循外观与内省相结合、现象与规律相结合、方法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文章梳理国内近三十年高等教育区域化的研究成果,概括如下:高等教育区域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全面、系统;研究视角多样化,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研究范围全面,研究重心由宏观转向微观。今后,跨省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研究、不同区域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主题研究、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等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公开的数据库与相关期刊和书籍等,使用量化研究方法,对1979~2019年日本高等教育研究主题内容和方法等发展变化做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考察。本文主要发现包括:首先,1979年以来高等教育研究文献数量的持续增长说明,高等教育研究在日本并非一个日趋衰落或越来越不受重视的领域。其次,日本高等教育政策和高等教育改革措施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研究的主题变化及其数量。日本高等教育研究总体上比较注重研究与政府和社会变化的联系,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强调研究的实践性和针对性等。第三,从国别研究来看,日本高等教育总体上仍然一直重视对美国的研究,但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高等教育比较研究的焦点逐渐从西方、尤其是从欧洲大陆的主要国家过渡到东亚的中国和韩国。最后,过去40年高等教育的学术研究逐渐从重视史料及文本的整理和解读,转向更多基于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的量化研究。此外,与早期多注重介绍和翻译来自美国学者的研究相比,近年来的学术研究更强调原创性和具有新意。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关注的主要问题出发,我国学者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可分为3个阶段:以高职发展动因、内涵和办学途径为焦点的早期研究,以人才培养模式和学制改革为焦点的中期研究和以高职特色课程建构为焦点的近期研究。分析相关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研究问题与高职实践发展结合紧密,经验性、工作性研究成果较多,开始形成相对独立的研究队伍。  相似文献   

15.
由英国高等教育研究会主办的《高等教育研究》,是旨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且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具有全面性、独特性和权威性影响的国际性标准期刊。2001—2006年的《高等教育研究》论文选题和内容的研究与分析表明,世纪初国外高等教育研究的主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大学本科教学与课程研究"是国外高等教育研究的最热门领域,"大学生研究"将成为国外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论题,"大学教师研究"则保持不断增长的势头,"大学管理与高等教育政策研究"会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生教育研究"的领域将会不断扩展。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explores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 Asia. Drawing on scientometrics, the mapping of science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ublications of 38 specialised journals on higher education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The findings indicate a growing number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publications but the proportion of Asian publications in relation to the total world publica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remains stationary. The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community in Asia is heavily concentrated in a few countries and universities, resting on a relatively small number of core scholars who publish research in the international specialised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s. In response to increasing challenges in Asia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community in Asia needs to be expanded and include more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s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进入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理论研究在学科体系、质量话语权和质量内涵研究深入性上都实现了阶段性的突破。虽然,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目前的多样化突破有利于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体现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实践的需求,但是高等教育质量研究也出现各自为政,学科融合度不高等问题。未来高等教育质量研究将朝着综合化和分散化两个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微观研究是较少受到高教界同行关注的领域。从研究内容及研究角度对1997年至2006年近十年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高等教育微观研究的论文进行简要地分析与评论,可以清晰地看出国内高教微观研究已呈现出以下几个较为明显的发展趋势:日益重视决策、政策与规划研究;关注在较高层次上和多层面上研究高等教育质量与效益问题;更加重视“高等教育学科”基本理论与体系建设工作;高教领域高科技建设与基础性研究工作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以1980年至2019年中国知网收录的关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进行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回顾了近四十年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研究概况、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在此基础上,建议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研究能够加强作者与机构间的科研合作,加大研究的基金资助力度,借鉴国际经验创新中国模式,注重跨学科研究,凸显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高质量。  相似文献   

20.
对高等教育效率、高等教育公平和如何处理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三个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对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的概念需要在明确高等教育的定位的基础上,借助社会哲学的价值支持进一步廓清;对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的探讨需要从高等教育中具体的问题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证研究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