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读者看报纸,可能不会想那么多,比如哪条是教育新闻,哪条足时政新闻,哪条是社会新闻……而对于我们记者来说,新闻有着严格的分类,记者也因为跑的战线不同,有着“时政记者”、“产经记者”等各类头衔之称。  相似文献   

2.
“主题”这个概念,源本于文学。而新闻之与文学,除了共同使用“文字”这个物质载体以外,实在没有也不应该有太多的共同性。“虚构”为新闻所绝对排斥,固不待言;即成“文学表现形式”,据说是应该大量应用于新闻写作的,其实也只是相对而言——新闻绝不容许“合理想象”,真要“描写”起来,行家们一定会有“笼子里跳舞”的感觉。“主题”之与新闻也大略如此。新闻教科书总是说新闻是有主题的,且后者如何如何重要。但实践常常使笔者感到惶惑:那些“某某会议召开、某某领导出席并讲话”之类的新闻,其“主题”究竟在哪里?“某某领导会…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民生新闻讨论,谈一下笔者的五点体会第一,民生新闻本身就是主流新闻。上到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下到最普通的下岗工人,都在关注民生,也无法回避民生问题。由此,民生问题自然是社会生活的主流,那么,以传播民生为内容的新闻自然也就是“主流新闻”。  相似文献   

4.
“新闻”一词在我们的使用中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新闻事实,或新闻信息。一是指新闻作品。“新闻策划”如果是指新闻事实的策划,有如企业在公关工作中,策划、制造出一些新闻由头,以便让新闻机构报道,那么这是不足取的。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是反映、报道事实。如果他们的活动本身也成了新闻,如“质量万里行”的报道活动,那只是“无心插柳”的结果,而不应刻意为之。否则他们的活动就有制造新闻、甚至使自己成为新闻之嫌,就会损害新闻工作的声誉。“新闻策划”如果是指新闻作品的策划,那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作品只有如何构思写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解读转型时期言论多元化的指导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红 《新闻界》2006,(5):80-80
“报纸不可无评论”,这是报界的一句老话,也是新闻界的共识。对于新闻评论的重要作用,我们用“它是一家报纸的观点和旗帜”来描述它。长期以来,我国的新闻媒介就是通过言论,来表达思想观点,评说新闻事件的是非丑恶,从而达到辩明是非、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通过新闻评论,我们能够把社会主流的声音表达出来,以此来传播社会主流意识。所以在社会舆论导向方面,新闻评论往往有着不可低估、引人注目的宣传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6.
署名忌扬名     
如果你留意一下南方一家大报评论版的栏目,你会发现在稿件末的署名上有一个小小的变化,那就是比较实在、具体。不那么唬人了,比如说,假如是新闻圈里的人写了评论,无论是什么来头,都是以“媒体人”称之。然而这在过去是没有的事。仍以新闻圈里的人写的文章为例,通常是署杂文家、时评家、著名报人、资深编辑、高级编辑、博士等等的。这些称谓无非是想抬高作者的身价而已。  相似文献   

7.
何谓“橡皮头精神”?就是一种可贵的韧性。韧者,柔软而坚固之谓也。据说《北京晚报》记者张沪有一个特点:为了采访到满意的新闻,不管你欢迎不欢迎,她都去“磨”;不管你提不提供方便,她也要去钻。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是个橡皮头,不怕碰钉子。”张沪这种“磨”与“钻”的“橡皮头精神”,就是韧的一种表现,也是我们党报通讯员必须具备的思想素质之  相似文献   

8.
大凡新闻工作者都有“赶浪头”之嗜好,里根遇刺引起美国与世界新闻界好一阵忙乱,上海“三“二四”列车相撞事故招来了众多的记者的前呼后拥,其实新闻并非象我们传统观念所以为的是“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的报道”那么简单;就是一泓清水之下也还存有潜流,一旦我们通过理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9.
2001年12月,一个作者署名加画像的新栏目在《沈阳日报》文化新闻版诞生。随之,圈天下新闻,用自己声音点评的《世明圈点》栏目,作为一种富有创意的新闻述评新形式,得到了辽宁省宣传部门的多次专文表扬,新闻界专家和广大读者也给予好评。办《世明圈点》的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办一个“叫好又叫座”的栏目,如同为报纸“画龙点睛”,可以增强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为媒体凝聚人气,提升知名度。创栏之始,我们便提出“圈点”全国较有影响的文化新闻,既可扩大信息量,又能表明主流媒体的态度。在形式上,用大白圈标明所圈(摘录)之新闻主体,用大黑点…  相似文献   

10.
在党报专刊的办报思路上,现在有一种令人忧虑的现象。这种现象是:专刊与新闻版的地位和作用被截然分割,新闻版姓“党”,是主流媒体;专刊姓“副”,担负着可读性、服务性、有用性等职能,因为新闻特别是主流新闻信息的“自觉缺席”被边缘化,只能作为正刊的一种“补充”而存在。之所以强调专刊新闻的“自觉缺席”,是因为即使是在有的党报专刊办报人眼里,专刊的新闻性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他们觉得,抓新闻、抢时效是新闻版的事情。造成这样一种误解的后果是:不少专刊的新闻含量低,含金量更低;缺乏有影响力、引起读者强烈共鸣的优秀新闻作品;编采人员…  相似文献   

11.
成为主流媒体是每一个媒体的梦想。要成为主流,在无法放弃社会新闻的前提下,必须改变社会新闻的传统报道方式,寻找一种社会新闻的崭新报道方式,把社会新闻变成人人需要的“实用新闻”,加大社会新闻的服务功能。让读者感觉到:社会新闻不仅“好看”,而且“有用”。那么,怎样增强社会新闻的服务性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正在1987年度上海好新闻评选的会议上,听到一种说法:新闻改革也有“京派”“海派”之分。据说“京派”的新闻改革主张以思想性为主,层次深、抓大问题,敢碰群众中的难点与热点,缺点是不注意短、新、快、活。“海派”的新闻改革则比较贴近群众生活,大量引进社会新闻,“飞入寻常百姓家”,版面较活,新闻条数较多,缺点是浅。这样的说法也不无道理。就这一届获一等奖的15件新闻作品来说,以头版头条入选的为数很少,  相似文献   

13.
侯磊 《军事记者》2012,(5):29-30
新闻故事化,在增强新闻文本的可读性、易读性方面显示出了很大优势,深受读者欢迎。尤其是近些年,随着业界的关注和讨论,故事化写作已从新闻生产的后期处理影响到新闻采集、报道策划等前端环节,越来越多的新闻人在报道中讲究如何讲故事.如何用故事吸弓1人。那么,新闻故事化真的就那么“必须”吗?我们需要对此作一些辩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读者对新闻究竟有哪些心理要求呢?这些心理与新闻背景又有什么关系呢?就积极而一般的心理特点和要求而言,读者对新闻的心理要求主要有六种,它们与新闻背景交代与否有着密切关系。一、求新心理。“新”,是新闻的基本特征,也是读者心理要求之一。读者总是喜欢那些事实新鲜,表现手法和角度新颖的新闻。新闻之“新”首先源于事实本身,但不可否认新闻之“新”也常由新闻背景衬托出来。二、求近心理。读者喜欢阅读的新闻,其事实要与自己的地域近、职业近、年龄近、生活近。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应从读者上述心理着眼,尽可能满足读者在“接近”方面的心理要求。而新闻背景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新闻不能商品化,那么新闻到底是不是“商品”呢?比较科学和贴切的说法,还是必须坚持讲两句话,即:新闻有商品属性,但不能就此推论出新闻就是“商品”。新闻的载体——报纸、新闻稿、电讯稿等是特殊商品。有的同志不赞成加“属性”、“特殊”这样限定性的辞语,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有勇气面对新闻是一种商品、新闻媒介是商品的现实。事实果真是如此吗?这就未必了。相反,我们说,新闻有商品属性、新闻的载体是特殊商品,正是面对现实对新闻这一极为复杂的事物作了“适度”分析、并有着  相似文献   

16.
不配也罢     
据说南京电视台最近革故鼎新,推出了“配乐新闻”.引起了圈内外人士的瞩目。报道说,这种新闻不但配以音乐,而且“有时没有对白和旁白,完全用音乐和画面说话”.有时是音乐伴奏下的“点评”.有时又“扫描”成了一段配乐散文……多少年来,我们看到的新闻都是基本不变的枯燥面孔,如今出来个配乐新闻,真让人开了眼界,长了见识,观众上帝不禁要为自己的耳福眼福额手称庆了。不过,看了报纸上语焉不详的介绍,又对这一创举的意义产生了怀疑。你看.明摆着是散文和点评,配上音乐就能变成新闻吗?恐怕没有那么便当。比如用猪肉烧成的肉饼…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但建国以来长时间,我们对马克思的新闻活动和报刊思想的学习和研究做得非常不够,系统认真的研究更是缺少.十年动乱期间,与马克思主义背道而驰的“语录新闻学”风行一时,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关于报刊和党的新闻工作的学说被割裂和歪曲,就剩下那么几条用随心所欲的大小标题(如“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之类)编排起来的片言只语,据说这些就是无产阶级新闻学的“真谛”.粉碎“四人帮”以后,随着新闻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新闻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教训需要我们总结,新的历史时期新闻工作中  相似文献   

18.
准确地判断一条新闻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并使它得到恰当的处理,是我们办报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企业报的编采人员也必须掌握这一基本功。企业报姓“企”,有着自身的特点。它是以反映发生在本企业内的各种新闻信息为己任的。这就决定了它在判断、衡量某一事实能否构成新闻,其新闻价值是大是小时,有它自己的尺度,而不能不顾自身的特点,去盲目套用大报的标准来判断衡量新闻价值。那么,企业报办报人员应如何判断某一事实的新闻价值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9.
新闻是什么?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然而老话说,熟知非真知。以为自己很清楚的事情,其实未必就一定是那么回事。我们每天都习惯性地看新闻,但是否认真想过什么才是真正的新闻?我们能那么肯定地说在新闻媒体上天天播放的就是新闻么?如果不全是,那么那些我们认为不叫新闻的东西又该叫什么呢? 作为“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起码应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新”,一是“事实”。如果只“新”,而没有成形儿的“事实”,那么不能称其为“新闻”。与之紧密相关的,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说话”、“开会”能不能算构成新…  相似文献   

20.
“新闻策划”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的基本特征是以报道事实来反映社会生活的——那么,新闻工作者为了某种目的,可不可以自己去“策划”、“制造”事实,并且由他自己来报道这个事实呢?“新闻策划”论的同志不但认为可以,而且把它称之为“新闻的新增长点”,据说这种做法还“丰富了新闻的含义”云云(1),真是礼赞有加!“新闻策划”也好象真的“丰富了新闻的含义”,惹得众多新闻界同行的关注,竟成了当前一个热门话题!我拜读了一些讨论文章,发现对这个概念原来有两种不同说法。一些同志所讲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报道工作的策划;而另一些同志讲的“新闻策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