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哈哈镜     
一天死几回 母亲对儿子抱怨说:“每天早上你一起床就说‘困死了’,吃饭时让你先洗手你说‘饿死了’,叫你做点家务你说‘累死了’,乘公交车你说‘挤死了’,乘出租车你又说‘贵死了’……你一天晚到底要死几回啊?”儿子手一挥。说:“烦死了!”  相似文献   

2.
余清 《家教指南》2006,(1):22-24
有一则童话说的是一个叫乐乐的孩子,要把自己的妈妈摆在柜台上,像其它玩具一样卖掉,原因是“妈妈倒不发火,就是太啰嗦——吃饭时她说:‘乐乐小心别噎着!’结果我真噎着了;过马路时她说:‘乐乐小心别摔跤!’结果我一分神,真被小蚂蚁绊了一跤!’,乐乐觉得整天哄着这样不称职的妈妈,是一件很累的事,所以要把妈妈卖了。  相似文献   

3.
做“饿”梦     
晚上,我看了一部恐怖(kong bu)电影,临睡前我担心地说:“该不会做噩(e)梦吧?”妈妈听了,眨了眨眼睛,笑着说:“不怕!我在你床头放一个苹果,万一做‘饿’梦,把它吃掉就不会饿了。”爸爸也跟着说:“我再给你加一盒牛奶,保证你不会做‘饿’梦。”  相似文献   

4.
捉“李鬼”     
晚上,我正在家里做作业。突然,后面有人在叫:“快捉‘李鬼’呀!”我回头一看,是爷爷。我惊讶地说:“‘李鬼’在哪里呀?”“看你的作业,‘弹琴’写成了‘弹’,‘休息’写成了‘体息’,这不是‘李鬼’吗?”爷爷笑着说。哦!我又写错别字了,我忙用手捂住作业。爷爷亲切地说:“做作业要认真,不能粗心大意,从小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一边听,一边点头。从此,我的作业里就很少出现“李鬼”了。王王令捉“李鬼”$湖南省衡阳市氮肥厂子弟小学二(1)班@汪宁  相似文献   

5.
2007年6月7日 晴 一下午都和朋友在一个悠闲雅致的地方喝茶,临晚,我说:“一起吃饭?”她坚决地说:“不!回家,今天是颠峰之战。”看着我狐疑的样子,她先笑:“红楼选秀啊,今天决赛。”继而她又大惊:“你不会告诉我你不看PE?初中毕业的时候留言。同学们都称你‘林妹妹’啊!”我惭愧地点头,[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感动的3个字     
佚名 《良师》2010,(1):60-60
丽丽今天早上来上班时对我说:“你知道吗?我老公昨天对我说了3个字,让我感动得不行!” 我一听,就知道她要告诉我哪3个字了,就说:“不就是一句‘我爱你’吗?看把你感动的!” 谁知她一摇头,说:“老土了吧!昨天我过生日,老公拿给我一张银行卡,并对我说了3个字‘使劲刷’。”  相似文献   

7.
《小读者》2011,(5):62-62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兴华学校七(3)班金禹丞来信说:“小冰对兔毛毛说:‘现在物价什么都在涨,萝卜涨得更快,要我是你的话,有机会一定会吃的。你怎么这么傻啊.过了这村就没这店啦!吃还是不吃,你自己选吧。’”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学郭丹来信说:“小冰拿出10块钱,对兔毛毛说:‘你想吃啥就买啥去吧.我实在是没辙了,你这个做兔子的不吃萝卜还想吃啥呢?”’  相似文献   

8.
一天,某青年教师一边拿着作文本,一边惋惜地说:“秦老师,你看,学生的作文写得多好呀,可惜就是分不清‘的’、‘地’、‘得’,唉!我不知讲过多少遍了,可就是没有什么效果!你说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9.
柔弱的人     
“可是我洗劫了你,鬼晓得,这是抢劫!实际上我偷了你的钱!为什么还说:‘谢谢’!”  相似文献   

10.
刘心悦 《新作文》2008,(11):26-26
我对爸爸说:"爸爸,我给你讲个故事吧!"爸爸说:"行!"我开始讲了:"从前,有个傻(shǎ)小孩,别人问他什么,他都说‘没有’。一天,有个人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他说∶‘没有。’‘你家住在哪儿?’他说:‘没有。’‘你穿衣服了吗?’他说:‘没有。’‘你吃饭了吗?’他说:‘没有。’"  相似文献   

11.
爷爷的热照     
这天中午,我在爷爷家吃饭。吃完饭,我从爷爷的写字台里翻出了一个绿色的小本子。我跑到客厅说:“爷爷,爷爷,我找到了你的热照!”大家一听,都很好奇,都跑过来看。爸爸说:“咱来看看,爷爷还有热照?”我觉得爷爷好像脸红了。我笑着大声说:“是自行车热照!”妈妈拿过绿色的小本子一看,笑了:“不是热照,是执照!孩子,‘热’比‘执’多了四点水啊。”哈哈,大家都笑了,我也笑了。这次,是我脸红了,以后读字一定要认清楚了再读啊。  相似文献   

12.
早上辰辰不好好吃饭,爸爸训他,辰辰顶嘴说:“哼!你不是好爸爸!我要换个新爸爸!”爸爸大惊失色,问:“那我呢?”辰辰头也不抬,说:“我要把你退回奶奶家!”  相似文献   

13.
在大陆境内最先运用“成语”作为广告词的先例已不可考。至今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用语是日本人做的,用的也不是成语,是俗语,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蓦然回首,如今满街跑的丰田车,早已无人称奇。由俗语到成语,广告人像约好了似的,一窝蜂地将广告与成语结成了一对。你有“‘咳’不容缓”(药品),我有“‘骑’乐无穷”(山地车);你有“‘鳖’来无恙”(补品),我有“一‘明’惊人”(明目器);你有“默默无‘蚊’”(驱蚊器),我有“无可替‘带’”(透明胶带)……没有预告,亦未履行合法手续,成语已然嫁给了…  相似文献   

14.
记得刚上小学时,见我的同桌是个穿得脏兮兮、流着黄鼻涕的男孩子,我便哭着求老师调换位子。老师不同意,还指着我的名字说:“亏你还叫‘宽容’呢!”我却不解其意,于是回家问母亲。母亲说:“你的名字叫‘宽容’,宽容就是要有大肚量,待人处事不能太计较。”  相似文献   

15.
爸爸戒烟记     
钟耀玮 《小读者》2011,(1):27-27
“终于水中捞到‘月’了!”我兴奋得大声呼叫。 爸爸是个“烟王”。他一天中不吃饭能挺得过去.但隔两分钟不抽烟,那就要了他的命似的。妈妈曾多次劝他戒烟,甚至以离婚相威胁,都无济于事。所以.妈妈失去了信心,说:“看来.要你爸爸戒掉烟.那是‘水中捞月’.根本不可能了。”我也无奈默认。  相似文献   

16.
国文课时,老师教我们尽孝,向父母嘘寒问暖,问他们一天工作顺不顺利、累不累等问题。第二天老师要同学报告父母的反应。一位同学说:“我的父母说:‘你缺多少钱,就说吧!’”另一个同学说:“我才倒霉呢!我父母问我:‘是不是今天发成绩单了?’”社会史讨论课上,教授向我们解  相似文献   

17.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平凡的生活中蕴涵着人间真情。“呼唤”不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吗?一次我在作文课上一提出:“谁能学学平日里你的爸爸妈妈,还有邻居朋友是怎样喊你的?”这下可捅蚂蜂窝了,学生们纷纷模仿:“‘妮,冷不冷,快烤火吧!’一放学回家,妈妈一边准备饭菜,一边问我。”“‘孬,快点回来吃饭哩!’星期日妈妈总是这样唤我。”“‘娅,给,用吧!’同桌说着把橡皮递给了我。”“‘媛媛,你妈没在家,来我家吃饭吧!’我一放学回家,邻居奶奶就喊我。”……这声声呼唤,喊出了人间的亲情、友情、乡情,喊出新鲜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小读者》2010,(9):66-66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神农镇李煜来信说:“桑德对小熊说:‘哈哈,你完了。’小熊嘿嘿一笑。突然,后面大叫一声:‘放开我儿子,要不我就吃了你!’桑德转身一看,有一只大熊,对大熊说:‘您慢走,您慢走啊,  相似文献   

19.
有一天吃饭的时候,儿子突然问我:“妈妈,竹签子怎样才能钉到指头里?”我说:“从手指甲里钉进去。”“啊!那真是太痛了。怪不得文章说‘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是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相似文献   

20.
高级教师     
一年一度的职称评定工作又要开始了.老虞又是第一个到校长办公室报名.说是要申报“高级教师”。办公室主任吴阳笑着打趣说:“老虞啊老虞,你我是多年的同事.平时也还说得来.我就说几句直话了——我劝你.这职称不要去评了。这评审费省下来给我买烟抽好了。抽了你的烟。我会说你一个‘好’的。这钱你当评审费交了.肯定又是白扔。不会有人说一个‘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