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艳 《山东教育》2002,(16):43-44
一、放手教学,鼓励创新在教学中,我们重视“学”、“思”、“乐”、“创”的结合,重点突出“学”,实现“学”的三个转变,即让学生从“学会”转向“会学”,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把教师的“教案”转变为“学案”,突现一个“创”字,把教室变为学生创新的场地,让教室的墙壁成为学生创新成果的展示墙。如在教学《月亮湾》这篇课文之后,我让学生盖上书中的图,自己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画。学生根据“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这句话,在本上画了一个小村子,村子的前面画了一条小河。在学生画时,教师要求学生专心、认真…  相似文献   

2.
根据人教版第12册第2单元“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要求,本次习作教学应以培养想像力为主要目标,在假设“我会克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想像克隆“什么”和“为什么”克隆。  相似文献   

3.
以“把——甩在身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根据自己的理解,把题目补充完整,例如“失败”“对手”“荣誉”……。  相似文献   

4.
根据民间舞的“广场性”和“情感性”特点,结合民间舞的特殊教学方法,从“营造氛围”、“激发情感”、“规范用语”入手,探索民间舞教学规范化效果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民间舞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等数学难学难教”,很难取得预期效果。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采用“暴露式”教学解决存在的问题,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根据法律服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特点,即人才培养的“五个阶段目标”,总结出实训教学手段的“十种类型”,实践教学的“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根据叶圣陶建议,1950年“国语”(小学)、“国文”(中学)始称“语文”。“语文”二字一般被人们误解为“语言、文字”或“语言、文学”。实际上,“语”指言语,即口头语;“言”指文章,即书面语,因此,“语文”的含义应是语言。基于以上认识,语文应属言语教育的范畴。  相似文献   

8.
美术“破绽”教学,是指美术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故意在教学中采用某一教学“失误”或“败笔”,以引起学生惊讶、欣喜、注意、接近的学习心向。这种“失误”咋看是败笔,其实,却是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妙笔。教师巧妙设计与合理应用教学中的某一“破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其中“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论的教学理论。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而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与《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是一致的。我在数学教学中运用陶行知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生成教学”和“有效教学”逐渐成为众人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图根据国内外对这两个问题的研究,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反思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上生成教学存在的两种无效现象,并提出相关的让“生成”走向“有效”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1.
“说课”是指对所确定“说课”题目的教学方案设计的表述。“说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位教师的教学功底;“说课”从不同角度可以产生不同的分类;“说课”的内容的确定根据构成课的基本要素和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来安排;“说课”是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也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理论指导,要体现素质教育的原则精神。关于“说课”的评价,一般而言,评课标准也应是评“说课”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张曰昌 《现代教育》2003,(22):56-56
分层次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把他们分成不同层次的“班级”,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和考核的一种教学形式,目的是使学生学有所得,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分层次教学一般有三种形式:“阶梯”分层法、“集散”分层法和“复式”分层法。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作文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涉及到多种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应用。当前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着重“知”轻“能”、重“外”轻“内”、重“写”轻“说”、重“文”轻“境”的问题。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网络技术改进作文教学。网络技术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素材,为教学联系生活实际提供了条件,扩大了学习时空,激发了学生作文兴趣,有利于促成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 网络作文的教学设计网络作文教学依靠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借鉴传统的作文教学经验,按照从说到写、从述到作、从仿到创的顺序,…  相似文献   

14.
“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是“自主学习”的核心思路之一。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常常表现为教师或学生提出一个“话题”,学生围绕中心话题去查阅资料,按照自己的学习方法去读、去想、去画、去写,从而达到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话题”的设计“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语文教学中的“话题”,能唤起学生注意,启迪学生思维,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因此,“话题”的设计一定要准确、简炼,要提纲挈领。根据“话题”所涉及的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话题”可设计成如下类型:1.概括内容型此类型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采用“演示实验”、“开门见山”、“设置悬念”、“创设情景”等多种形式的导入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第一步,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做法,在工具栏中点击“矩形工具”,把填充颜色选为“没有颜色”,在舞台上用“矩形工具”和其它工具作一个三角形(如图1),选中三角形,依次点击“插入→转换成元件→图形”,把三角形转换成符号。然后确定动画长度,在某帧(如第30帧)处插入关键帧(点F6)。依次点击“修改→转换→比例与旋转”,在旋转度中输入180,点“确定”。在1~30帧之间按右键,点“创建动画动作”。返回第1帧,选中拷贝三角形。  相似文献   

17.
这篇设计围绕教学目标,根据课文特点.采取了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探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1.以人为本:整篇设计以让学生“感受美、创造美”为主旨,以“小白杨找爸爸”、“父子3人为小白杨找到爸爸”、“小白杨写感谢信”、“小白杨送画”等构成教学主线,  相似文献   

18.
“假说”在探究教学中被表述为“猜想和假设”,是指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根据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进行理性思维加工以后,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所作的假定性解释和说明,表现为:一是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对问题或现象的成因进行猜想;二是对探究的方向或现象的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探究教学中的“假说”有何意义和价值?学生科学地提出“假说”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实现“假说”的优化教学?本文结合笔者的思考和实践,谈谈这几方面问题,希望对科学探究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起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健 《中学文科》2005,(1):70-70
根据教学安排,本着“以人为本”、“以实为要”的原则,笔者认为文科班的历史教学复习应分为三轮。  相似文献   

20.
小学美术“情境”教学是以“周围世界”为源泉,以情感为纽带,凭借“多讯道教学”来创设“美”、“智”、“趣”的学习情境,“亲”、“助”、“乐”的师生人际关系,激活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移情体验,激活想象,启迪创作灵感,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学模式。一般来说要根据不同素材不同情致来设置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