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然而农村能源问题长期困扰着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源的短缺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能源现状,并提出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必然性及重要意义,最后,根据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给出了促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开发和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解决农村基本用电和基本用能的重要途径。可再生能源技术在西藏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利用初具规模。本文阐述了西藏新农村建设中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效益分析,并分析了可再生能源技术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逐渐的发展并使用起来。主要通过对可再生能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介绍,分析了可再生能源替代经济持续发展的模型,旨在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蔡立亚  郭剑锋  姬强 《资源科学》2013,35(2):250-260
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是各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各种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对各国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潜在资源量予以定义和整理,以此为基础提出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绩效指数(REPPI),对八国集团和金砖四国从2000年-2008年的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绩效进行动态评价.之后,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绩效与宏观经济条件、技术进步、电力消费和R&D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了各国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绩效的驱动力.结果表明:发达国家的REPPI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但REPPI的增长速度却低于发展中国家.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资源量丰富的国家,REPPI普遍低于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资源量匮乏的国家;技术进步和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R&D投入比重在推动REPPI提高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最后,给出了促进我国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广西各行业的调研,分析广西在"节能和能效、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甲烷回收利用、造林与再造林"等领域开发CDM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广西清洁发展机制(CDM)开发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西各行业的调研,分析广西在"节能和能效、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甲烷回收利用、造林与再造林"等领域开发CDM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鼓励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和措施,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规模和使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而我国也确立了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的比重达到15%的目标。21世纪,我国电力节能市场发展的美好前景和必然性给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商机。  相似文献   

8.
农村能源是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开发和利用农村能源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社会和谐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云南农村能源十分丰富,近年来,云南加快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成效显著,并从实践中总结了行之有效的作法和经验。云南农村能源开发,应针对存在的问题,遵循新的建设方针、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基本原则,进一步搞好农村能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合理开发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加强农村能源建设,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农村能源短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治理农业能源污染,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也是实现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前提。那么,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尽量多利用可再生资源,保护环  相似文献   

10.
谈我国新农村资源环境与能源利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严峻的环境问题,重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向农村地区的转移,破坏了农村的资源环境,污染了农村的生态环境。解决能源利用问题,开发可再生能源,有助于解决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改善我国新农村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农村的自然条件,利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对太阳能农宅和太阳能温室进行采暖,形成集太阳能房、浴室、厕所、猪舍、蔬菜养殖、沼气于一体的生态家园。通过试点工程表明,太阳能生态家园大大降低了寒冷地区农村冬季采暖能耗,使可再生能源得到综合利用,达到了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化石能源价格日益高涨,高煤价给农民日常生活用能消费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与民用燃煤炉相比,直燃式生物炉以农作物秸秆为燃料,经济环保,属可再生能源利用,发展前景广阔。为提高农村生物质能开发利用,促进民用生物质炊事采暖炉具行业发展,作者对生物质燃料直燃特点及燃烧过程进行了分析,针对其特性提出了民用生物质炊事采暖炉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3.
生物质能源作为取代一次能源的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国家层面的大力推广和广泛关注,本文从技术层面切入,通过技术专利概况分析,推测出生物质能源产业的技术发展趋势和技术空白领域,并运用SWOT分析法结合广西实际,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广西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提供可参考的资料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分布式热利用与综合利用是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重要方式。文章从建筑、工业和城镇化发展等领域分析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热利用与综合利用的需求,同时根据能源需求、技术发展进程,评估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热利用与综合利用的发展潜力,进而阐明了可再生能源梯级利用、互补利用与综合利用的技术发展前景和方向,并制定了技术发展路线图。明确提出了工业领域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的主要领域,太阳炉等技术是可再生能源热利用和综合利用的研发重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地考察广西的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发现目前广西农村普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与安全隐患,研究具体成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有效治理途径,达到改善农村环境、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李国柱  于歌  卢万合  牛叔文 《资源科学》2012,34(10):1839-1844
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区域差异明显。研究不同类型村落之间农村能源利用的差异性,有利于加强地方政府农村能源政策实施的针对性,真正做到因地制宜。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研究了陇中黄土丘陵地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村落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陇中地区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的村落差异明显且具有鲜明的组合特征,即丘陵山区以秸秆为主,煤炭、畜粪、太阳能、薪柴和沼气为辅;半山区以煤炭为主,薪草、秸秆、太阳能和薪柴为辅;川区以煤炭主,薪草、秸秆和太阳能。丘陵山区户均消费秸秆最多,川区最少,半山区居中;丘陵山区冬季取暖以煨炕为主,半山区煨炕和火炉取暖并重,川区以火炉取暖为主。本文针对不同类型村落的用能特点,提出相应的农村能源建设模式,即:以"五配套"为主的丘陵山区模式,以"一池三改"为主的半山区模式,以"四位一体"为主的河谷川区模式,从而为地区发展、环境管理提供政策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建筑能耗的快速增长,其占社会总能耗的比重也在快速提高,建筑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载体,其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对于国家调整能源结构、实施国家能源战略、满足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等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历经从无到有、由点连线、由线到面3个阶段、近10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区域化、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我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还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为了实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消费比例占建筑能耗15%以上的目标,需要从发展路径、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等多方面推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将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结合在一起,直接向用户供能,剩余电能通过智能微网并入电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统便于实现冷、热、电等多种能源的互补利用,满足用户的多种能源需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未来二三十年,将是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方式和能源结构调整变革的关键时期。文章着重讨论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智能微网在能源结构调整和转变中的意义、作用和发展潜力;分析其技术发展状况和未来新技术发展的前景;探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智能微网技术与产业未来的发展模式、发展路线图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并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有利于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政策与保障措施,提出若干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施行改革开放政策已近40年,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都获得长足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时期。值得注意的是:民族地区部分农村却逐渐出现衰败现象,阻滞了新常态时期民族地区各领域的进一步健康快速发展。实现农村复兴的根基是土地,加快土地流转进程是实现民族地区农村复兴最为关键的举措。目前,我国学界对广西农村地区土地流转状况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在对广西部分农村地区展开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阐释了经济新常态下广西农村土地流转的阶段、诱发因素、方式与特征、参与主体等,并对土地流转进程的发展趋向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20.
谢静 《大众科技》2014,(9):240-241
目前广西区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已十分严峻,相比较城市的环境保护问题长期受到众人关注以外,农村的环境保护却相对薄弱和滞后。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也是影响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现要解决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